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一墨才情任旖旎 ——书法家老琴评介
一墨才情任旖旎 ——书法家老琴评介
作者:钟叔谐

 \
 

    老琴,姓名秦发艺,男,1954年生。启功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一级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中华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名家,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大风堂书画院副院长,石家庄日报高级记者。
 

 

(一) 老琴的书法是属于写得好看与漂亮一类的,是一种唯美的理性的书风。看上去秀美文雅、挺拔大气、端庄高洁,字里行间都散发出浓重的文人气、书卷味。达到了雅俗共赏、曲高和众的效果。 老琴回顾个人学习书法的经历说,前几十年主要专注临习古碑帖,从魏晋跟下来,尤其临二王、欧柳米赵下了功夫。后来,启功大师极美的书法深深吸引了他,他开始临习启体。他坚信,随着历史的洗涤遴选,启功必定会和欧颜柳赵一样,被历史确立为一代大家。有人劝老琴,要脱开启功体,说学启体,再怎么写也还是启功体。老琴说,自己是启功书法艺术研究员,就是学习研究启体,传承启功书法艺术的,脱开启功去写别的?还叫什么传承。 老琴书法传承启体,特别注重结体。力求静笔,其总体结构方中见长,多见竖势。挺拔尽显秀美气质,宽绰而见虚灵之气。以粗细变化构建阴阳平衡,运笔俯仰呼应,各有所据。撇捺开张,线条对比强烈,时而纤巧,时而厚重,时而疏密有致,笔势波折,起伏跌宕,巧于变化。用笔流转自如,使转细微,温润含蓄、不激不厉,气息盈满。在温婉圆润的笔法中,表现轻重适度的节奏,俊雅优美的韵律。在老琴的字里,透过鲜明的启体风格,又依稀可见二王欧柳等古人结体用笔的痕迹。这是书者上追古人一脉传承的鲜明印痕,也是对古碑帖并临不弃的结果。漫长岁月,历经苦练,博众家之长。他凝神启功书法艺术,深得启功书法一脉的精髓,又融合进个人的开悟。其字秀雅中带遒劲,灵动中求幽静。超逸出尘,隽永大美、一身正气。在浓浓的文化味道里表现出高雅的意境。

 
\
 

(二) 老琴先生的书法,追求形式内容的完美统一。他的作品,形式唯美,内容不落俗套,追求新意。他认为,书法艺术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绝不能是惟形式的。中华文字的伟大使命从古至今就是记录和表达。发展到今天,毛笔字记录功能已弱化到殆尽,但表达功能没有弱化。“文以载道”是古训。启功先生说:“写什么,要有自己的东西”。欧阳中石先生说:“书法首先是内容,文以载道嘛。”老琴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书法创作中不仅追求好看,还特别注重可读。他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的大美。 他说,如果总把那么几句词写来写去,几十年不变,就把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给写得窄小了。书法内容还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不能天天白日依山尽,处处黄河入海流,人人宁静致远,家家厚德载物。好端端的词都写滥了,写成了俗套。古人说文以载道,指明文字是载体,道才是主体,道在文之上,在内容里面。因此,一幅书法,具有美和道两个方面的同时表达。他指出,书法的现实中,有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就是惟形式,惟书写,内容成了附属。似乎写什么不重要,怎么写很重要。必须警惕,这样的书法路子,势必将鸿大引向狭小,将深邃引向肤浅。

 
\
 

(三) 在文字文学方面,老琴有独特的潜质,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有超强的创作和讲解能力。因此他能够在个人书法专栏《观字悟理》中,通俗的解说出深刻内涵。他有几十年从事传媒的经历,使他深谙传播规律,对受众心理有深刻的理解。他特别注重书法受众的感受。他说,书法是大众评判,不是个人自我评判。受众说好才是好,自以为是、自卖自夸、自我感觉良好,都是偏颇狭隘,都是前进中的障碍。老琴的很多书法作品,每每产生共鸣,被很多不相识的人因为喜爱而接力式转发分享。这就是艺术感染力使然。 老琴不仅写书法,还研究书法理论、书法美学、书法与现代视觉艺术等等学术问题。比如他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的书法展览,撰写文章对书法的馆展与网展做透彻分析。认为网络的兴起,使馆展的作用已经大为弱化,而网展则快捷方便,成本低,好操作,容量大,展期长,观者多,覆盖广,不受时空限制,能更新,易分享,可互动,等诸多优势。他凭籍深厚的理论研究能力和独到的艺术鉴赏能力,近年来发表书法论文与艺术评论数十篇。还时常赏析名家书画有感而发写出评论文字,被大家称其精辟、独到、深刻。 老琴对书法有深刻的认识,他确定书法艺术是视觉艺术。不认同某些瞬间表现的艺术、线条艺术,黑白艺术……等说法。他明确指出书法尤其楷行,只有笔划没有线条,线条是绘画里面的,线条之说把写字当成画字,是对书法的误导。他反对丑书,说故作丑陋,章法淫乱,像孩童涂鸦,如瞎马拉车。轻说是掩饰没有真功夫,是书家之败笔,重说是对传统的亵渎,是故意制造文化垃圾,概若人品出了问题。他说,既然书法是艺术,就具有艺术属性,那就要遵循艺术规矩。要有美的视觉,有美的感染力。他认为,好书法有三个主要标准,即有美感,易辨识,内容不落俗套。

 
\
 

(四) 老琴创作的书法专栏《观字悟理》,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独创。目的是为书法内涵增加宽度和厚度,使书法在传播中带给受众更多的内容,获得文化认可。他解释说,现在书法的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传播范围比过去丰富快捷了很多,书法受众也增加了千万倍。过去,形式仅仅是平面形式,纸质的和装裱悬挂的。受众也仅仅是参观展览的那千八百人和数量不多的登堂入室观看者及阅览者。传播也仅仅是限于有面对的机会观看和书报刊上的刊发,大量优秀书法作品实际无缘面世。现在借助网络新媒体和手机,可以大量的及时的把书法作品递送给世人,人们欣赏书法非常方便,可以随时随地的大量的观赏。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受众对书法要求也高了,不仅看字,更看内容。《观字悟理》专栏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书法如何更有内涵,如何做到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如何增强艺术感染力,如何实现书美书教两相宜?老琴先生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着。他在新媒体开办了书法专栏——《老琴书法,观字悟理》。至今已发表有五百多期。引起了书画界的关注。知名的艺术门户网站大家艺术网辟专栏进行连载式精选刊发。 《观字悟理》的模式,是创作一幅书法作品,然后对这幅字的内涵作深刻生动的解说。以独特深邃的视角深挖掘,以凝练隽永的语言说开去。融知识、感想、分析为一体,可读性非常强。下面列举两例—— 比如他写的一幅作品仅两个字:“温和”,他在专栏里做了这样解说:“温和——这个词应该把两个字分开来理解。温,是多么宜人多么中庸多么平和多么细腻,多么善解人意!它不冷不热,不文不火,不湿不燥,不桀不弱。呈现出来最可人的一种状态。和,则是很内敛很聚拢很善意很谦逊很自信很亲爱。呈现着一种心胸广阔的博爱情怀。温和的话语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功德。温和的言行最适于人类交流,让人如沐春风,可以使一场不愉快消匿于无形,可以将傲慢与粗暴感化致服。”寻常的两个字,一经书法“观字悟理”,便不寻常了。 再例如他写了一幅书法“静能生慧”,做了这样解说:“静,是人静心静环境静。慧,是聪慧智慧涵养慧。智与慧常常并用,但两者不同。智,侧重于迅速解决问题的聪明。慧,侧重于推理、判断、谋划事情的谋略。所以才有急中生智,静能生慧之说。 慧,体现着风物长宜的素质,融通万向的能力。静是条件,慧是基础,智是表现。智慧一体是最高境界。心静宽似海,人静稳如山。佛家语: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道家说: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

 
\
 

多年来,老琴作品参加全国各种书展,获多项大奖,作品被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等多家知名机构以及收藏家收藏。老琴先生的作品还多次作为国礼珍品赠送给国际政要名士。流传海内外,被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收藏。

 
 
 
\

 
 


 

[上一篇] 墨浓才高----访书法家颜默

[下一篇] 我为什么写陈忠实传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