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我的退休读书生活
我的退休读书生活
作者:王磊


著名广播剧作家刘康达由衷推荐:
   《岁月悠悠——王磊回忆录和作品集》是一位共和国同龄人的人生记录和时代写真。此书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王磊作为老知青和资深报人、学者阅历非常丰富,文章涉及门类广泛,内容厚重;是因为他那质朴优美的散文笔法,十分鲜活细腻,情趣盎然;更是因为他那深沉的“仁者爱人”情怀和鲜明坚定的百姓立场,使字里行间洋溢出扑面而来的“人味”。王磊是在身患癌症后抱病完成此书的,就为把自己亲历的时代和人生经验告诉后人。他这位有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凝结成文字,以表达对亲友、对晚辈、对家乡、对祖国的挚爱,尤其难能可敬!

我的退休读书生活
王磊

   读书与生活相伴,这是我坚持数年的个人生活方式。我感受到:读书使人心静。退休后我更加珍惜较宽的个人空间,在纷纭复杂的浮躁社会中,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是难得的享受。阅读古往今来优秀的文艺作品,读一些名人传记,探讨历史真相,研究一些没有定论的历史问题,使我经常有新的感受。每当这种时刻,我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作延续性的思考并写在读书卡片上,或摘抄精彩片段。退休十年来,坚持至今,收益颇大。
   在读书中我发现,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人生态度。
   人的一辈子真的很短暂,珍惜现在的时间才是关键。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在有限的时间中拓展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生命才有意义。曾国藩有句名言:“人的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有读书可以转化气质。”气质决定人的意念、心态,它是分为正负能量的,从书中汲取真善美,心态平衡,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给人带来正能量,使人获得高能量生命,延年益寿;反之,心胸狭隘,怨气足,脾气大,心浮气躁,使人得到负能量,就是生命高耗能,伤身害命。现代科学的研究,说明读书对人的生命的重要意义。一个人在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在领略作品的语言美的同时,还可以分享作品中肆意流淌的喜怒哀乐,感受人间最真实、最质朴的感情。
   读书分为粗读、浅读与精读、深读。年轻时有书便读,往往读故事,注重情节和人物。现在读同样的书,更多的关注语言之美,内涵之深,体会作者的苦心和感情,看得更深入了。这是老年人与年轻人读书的着眼点不同。
   我年轻时读的《潘先生在难中》,觉得没什么更深的内容。现在看就不同了。这是叶圣陶在1925年写的。以军阀混战兵荒马乱、人心惶恐、百姓流离失所为背景,写小学教师潘先生携妻儿仓皇逃难中,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欢喜的心理。听说战事临近,不顾一切逃跑,但又怕上司责怪,匆忙撇下妻儿返校。战局紧张,胆怯地躲进教堂,恰巧遇到上司,极尽逢迎。战事停了,本来厌恶军阀,但又为军阀胜者歌功颂德,同时也为自己盲目逃难既花费冤枉钱又孤单而懊恼。潘先生在难中的精彩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份斯文、威严而灵魂利己、浅薄、苟且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不难想象,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类似潘先生式的人物。仔细琢磨,叶圣陶对社会和人的观察极其深入。很多人和事,是你必须要路过的驿站,你身边的“潘先生”,让你尝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看优秀文学作品,懂得社会和人生,这是作家创作的意图。
   从学生时代就熟知的俄国作家果戈里,他笔下《外套》中的那个可怜的小公务员,毕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却长期过着贫穷屈辱的生活。辛辛苦苦攒钱做了一件外套,却被人抢走,他小心翼翼地央求警察局等各级官员帮他找那外套。官员们装腔作势,推推拖拖,无人理睬。现在重读这篇小说,不是看故事,而是看作家如何刻划了一个当九品小官的办事处主任。果戈里笔下的这位主任,态度和气派是很有威风和庄严的,要求部下“严格、严格、再严格”,谈话总是声色俱厉。每到一处都让人肃立迎候。小公务员卑躬屈膝地去求他。这位主任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故意说“现在没有空”,叫小公务员外面等候。过了好长时间,终于“召见”。一看小公务员身上穿的旧外套,就十分看不起,以短促而生硬的声调说:“您有什么事?”,没待小公务员说完,主任就教训道:“您不懂得规矩吗?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您不知道办事的手续吗?你要先向办事处递交呈文,呈文递交给股长,再送给科长,然后再给秘书,再由秘书送到我这里……”噢,170年前的俄国官员作风,与我们今天的社会多么相像啊!我就见到过与这位主任极其类似的“主任”:电话通知要到哪个单位去,单位的领导班子全体都要早早地站在大门口等候,稍有怠慢,就脾气发作。果戈里太伟大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类人物的嘴脸,百年后,在中国还能看到这些“主任”!
   因为喜欢读书,从年轻时就常买书。1979年,人们的思想还被禁锢着,上海文艺出版社就大胆收集出版了1957年被打成“右派”、被批判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作品,以《重放的鲜花》为书名出版。我到书店看见,立即买下。现在早已绝版了。退休后,再重读,爱不释手。王蒙、邓友梅、刘宾雁、刘绍堂等这些熟悉的作家,当年就站在民众之中,干预生活。李国文的成名作《改选》,是非常正能量的作品。作家真实地刻划了一心为工人办事的前工会主席老郝,又以漫画式的笔法勾画了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现任工会主席,两人形成鲜明对比。工会改选前,工会主席排斥老郝,取消了他的候选人资格。但工人们要民主,全体投票选举了老郝。在热烈的掌声中,大家欢迎年迈的老郝上台讲话,四下寻找,在一个角落里,老郝死了!
   看后,让人多么痛惜。作家告诉人们,“在我们国家,使工人群众行使真正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权力是多么重要。”李国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受到二十多年的迫害。从中,我们悟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政治文明的实现还很遥远。
   人民文学出版社从1978年开始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精心选编了《中国现代散文选》,收集了从1918年到1949年250名知名作家的散文,七卷本,350万字,十分珍贵。我1983年买到后,这套书始终陪伴在我身边,对我当编辑记者时的写作起到了重大作用。退休十年,我反复重读,获益颇丰。
   除了古今中外文艺作品,我更关注当代和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国社会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有人以为,这些内容早已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可关注的。
   其实,读史的人,是对历史真相与细节的探究,不是从结论到观点的重复与演绎。你若深入其中,将获得很多意外收获。建党95周年前,我探讨建党初期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并写出了近万字的“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一文。
   中共初期,共产国际和苏共斯大林把中共作为自己的下属,在根本不了解中国国情的情况下,随意发指示,给陈独秀带来极大困惑,造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苏共把责任全部推到陈独秀身上,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
   我们的党史对这个结论延续了六、七十年,很多专家学者呼吁重写这段党史。
   为了深入了解工农红军长征,我从书店搜集到国家领导人的《关键会议亲历实录》和国民党军官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等书。据记载,红军长征,多次寻找方向,官兵都不知道向何处去。在长征过程中没有“长征”一词。红军到陕北后,毛泽东的一首七律《长征》,才称为长征的。长征的起源和决定,党史并没有细说。事实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做了准备,拟突围出去在南方建立新的根据地,但没有确定时间,一个秘密情报决定了10月8日出发。这个决定有一段历史事实: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秘密会议,详尽制定了最后就地剿灭剩余的10万红军的“铁桶计划”。参加这次会议的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兼保安司令的莫雄,曾参加北伐,1930年巧遇地下党,与周恩来、李克农建立了秘密联系。莫雄在军事会议结束的当天,就带着绝密文件下山,交给中共联络员、保安司令部机要秘书项与年,内容有兵力部署、战斗序列、进攻路线、作战图表等全套机密。项与年决定自己亲自去送到瑞金,连夜用药水把情报写在4本学生字典上。他从南昌乘车到吉安,进入泰和,再从山区直插兴国、于都。他到泰和山区后发现每个村子都有大量敌军,只好在山林中穿行。经过几天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兴国。可是封锁更加严密,每个村子都有碉堡,各路口都有关卡。心急如焚的项与年实在没有办法,就抓起一块石头敲下自己的四颗前牙。第二天,双腮红肿的项与年,头发蓬乱,衣服破烂,成为老叫花子,蒋军哨兵捂着鼻子把他赶走。项与年混过了敌人层层哨卡,最终到达瑞金,把绝密文件交给了周恩来。临时中央“三人团”惊诧之余立刻意识到中央红军面临极度危险,当即决定实施战略转移。毛泽东当时不知道,后来听说了,称赞莫雄和项与年“功绩巨大”。项与年随军长征,后去香港从事地下工作,1978年病逝;莫雄解放后任广东政协副主席,1980年去世。
   我读书资料来源三个方面:一是家里多年存书,二是到书店特别是书市购买,在朝阳公园书市购买了六本一套的《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精选出的历史真相、真人真事,阅后让你感慨良多;三是到官方网站搜寻有关资料。现在家里的书够看三、五年的。看书的时间做好安排,一般是上午两小时,中午一小时,不影响早锻炼和做家务。下午乘车到女儿家接外孙辅导学习,晚上再抽出一小时。出门乘车、医院候诊等拿本书看,时间过得很快。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因为我们是倒计时的老人啊!
   有人以为自己老了,干什么都没意思,其实那是从内到外的退化,是逐步走向空的过程,只有心灵的充实才能弥补空的缺憾。有一个真实的人物和故事:在美国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老奶奶,叫“摩西奶奶”,她的一句经典名言:“做你喜欢做的事,哪怕你现在已经八十岁了。”摩西奶奶出生在1860年,原本是一个农场工人。76岁开始绘画,80岁在纽约举办个展,引起轰动。在20多年的绘画中创作了1600多幅作品,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展出。她用明快的色彩画出一些欢乐的场面,如农夫抱柴生火,铁匠钉马掌,小孩肚子贴雪地滑下坡等。摩西奶奶100岁时收到一封来自日本的信件,这个日本人就是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渡边淳一。他在信中说,从小就喜欢文学,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工作,他不知该不该放弃收入稳定的工作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希望得到指点。摩西奶奶对这封信很感兴趣,立即做了答复,就是前面的这句经典名言。从此,日本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从这个故事我们得到启示,对于一个珍惜生命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心里想做什么就去做,不管自己的年龄有多大,生活状况如何,跟这些没有什么关系。何况读书呢。 
                                  (2017年3月)
王磊,1947年出生,5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1968年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赴内蒙凉城插队。此后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先后在《乌兰察布日报》社、《北京民政报》社任编辑记者和总编、社长等职务,写作新闻、报告文学和文艺评论等百余万字。长期深入基层,关注百姓命运,歌颂改革功臣,揭示社会问题,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领导的重视。倡导并擅长以散文笔法写作报告文学和新闻。曾获得30多个内蒙古、华北地区和全国的新闻奖项。



刘康达,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通州区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退休)。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创作《运河人》《共和国赤子》《扫雷英雄杜富国》等广播剧作近30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5项、中国和国际各种奖项20余项。出版130万字的《刘康达剧作集》。获北京市“劳模”称号,个人传略被辑入《中国戏剧家大辞典》。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沙县小吃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