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征稿评奖 > 从采风中汲取创作灵感
从采风中汲取创作灵感
作者:龚蕊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他又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和创作灵感。20215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市月季博览园考察时又鼓励文艺爱好者“好好采风”。当月15日,河北省采风学会召开会议,专题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教导精神。

学习和座谈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字”指示精神,对我们这些采风会员来说尤为亲切、感受多多。说起采风,它的缘起,正是我国民间文艺史上的一段佳话。所谓“风”者,民间歌谣也。远在西周时代,我国就有采风的优良传统。其时的采风,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是“观风俗,知得失”,从采集的民间歌谣中了解民情民意,以察时政之得失和人心向背;二是记录、保存了精美的民间口头文学,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范本或再创作的素材及参考资料。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来自于对民间的采风。

当历史的长河流淌到今天,作为全国第一个采风社团——河北省采风学会开展的采风活动,可以说是对古代采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赋予这一活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使这一古老而又伟大的采风传统焕发了新的生机。采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事实证明,无论是作为专业的文艺工作者,还是业余的文学爱好者,关起门来搞创作是不行的,文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到民间去采风,关注我们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浏览祖国风光旖旎的大好河山,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现在,深入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养分,进而发现美、创造美已经成为广大文艺人员的自觉行动。深入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而采风活动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自20209月加入河北省采风学会以来,我曾跟随采风团去外地采风五、六次之多,在采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汲取创作的灵感,对文学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成为会员一年半的时间里,在执行会长赞扬和其他会员的鼓励下,陆续创作了一些诗歌、散文甚至歌曲,这些作品的文笔虽然有些稚嫩,但其中却蕴藏着学习写作的宝贵资源,可以说采风活动给予了我本人思想上、创作上的养分,使得创作的动力不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几次采风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让我懂得了这样的一个道理:采风是文艺家们向人民群众学习、关心民间疾苦、了解民风民情的重要途径,民间文艺哺育了并将继续滋养文艺家的艺术创作秉赋,激发和启迪文艺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由于自己长期在河北博物院做志愿服务,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文物知识和历史知识,对文博事业情有独钟。通过在不同地方的采风活动,使我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好河山的亲近感油然而生。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1日前后,河北博物院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我把在浙江嘉兴南湖采风时的一些所得、所悟、所想,撰写成文《永远的丰碑》(诗歌),和其他的志愿者老师一起,以满腔热情、满怀挚诚,以深情诵读方式致敬经历百年风雨涤荡的中国共产党,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最诚挚的生日祝福。这篇作品也以微视频形式先后在民盟河北省委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展播,我本人被民盟河北省委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非常欣慰的是,这篇作品文字版还被河北省采风学会微信公众号《采风世界》采用登载。另外,在2021年河北省采风学会举办的“第四届河北文艺彩凤奖”评选活动中,根据在南湖的采风,我创作的诗歌作品《红船颂》荣获三等奖,给了我莫大的惊喜和鼓励。

通过采风活动中的参观、交流学习,我自己得到了很多的收获。记得加入采风学会不久,我随团在巨鹿宋城遗址采风时,了解到巨鹿的湾子村——冀中南一个无法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准确位置的小村落,因宋代古城遗存的发现及大量文物的出土,一夜之间“网红”国内外,被誉为“东方庞贝”。据巨鹿宋城文化研究会的王占强老师介绍,自巨鹿宋城发现以来,湾子村不再只是周围方圆村民眼中的那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子,而是具有了科学的含义,逐渐成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心向往之的神秘殿堂。今天看来,虽然巨鹿宋城遗存相比罗马庞贝并没有那么规模宏大,但是在昔日这里却是一个热闹非凡之处。在遗址中除了发现有瓷器、木器等器物以外,还发现了房屋建筑的遗迹遗物,由此不难看出这里曾经的辉煌。由于巨鹿宋城是因黄河决堤被瞬间掩埋,当时的建筑形制、街道布局、生产生活器具,甚至当时的生活场景,应该原汁原味地封存于地下36米深处,没有遭到后世战乱、城池重建等人为破坏,伴随着中外专家学者的多次勘探及初步发掘,一致认为这里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宋代县城遗址。在巨鹿,无论是如今寂静无声的唐相魏征故里,还是浓缩了900余年风云变幻的巨鹿宋城遗址,都无言地诉说着千年文明的缘起与脉络,给我以深深的心灵震撼。这时我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作品的大致构思,回到石家庄后利用两天时间就写出了一篇散文《巨鹿古郡,那遥远的淡淡乡愁》和一首格律诗《巨鹿采风赋》,被收录在采风成果《古郡宋华》这部作品集中。应该说,这两篇文章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完成,还是得益于采风给予我的帮助。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作品集部分内容的校对工作,对我以后的写作成长极有裨益。

如果说资料的搜集是采风活动中一个基础性工作的话,那么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则是采风的又一层含义所在。之后的邢台临城采风,我们一行人游岐山湖、登天台山、访绿岭小镇、观崆山白云洞、居栖心湾康养中心......一处处美丽的风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虽然这些经历也会带给我们相对刺激的感官享受与冲击,但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只有经历过、到达过,才会更有感触。对于采风工作而言,也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只不过我们的采风与旅游玩耍有着质的区别。

通过参加采风,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他们一起参加采风活动,能有效地产生互动,在交流中互相学习、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譬如摄影家以他们的慧眼不断地发现着美,用相机把大自然的美在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美,并以这种美去感染和教育他人。而作家、书画家则以他们独到的见解、视角,以笔为媒,往往可以使一个普通的题材变得鲜活而灵动。与他们一起活动、交流,我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学素养从中得到了升华。

行万里路,采千年风。采风活动使我的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解放,这也许是众多采风会员的共识。虽然我们生话在现实之中,难免有局限性,但只要不断地走出去,亲近大自然,走近人民群众,体察民俗民风民情,坚持采风,将自己永远置身于人民生活这—文学艺术的“源头活水”之中,我们就能更加贴近生活、充实自己,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发现和创造美,并把它变成读者喜爱的美文、书画。好好采风,这是我们广大文艺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采风会员的崇高使命。

[下一篇] 关于第二届“雁翼诗歌奖”征稿启事

[上一篇] 河北馆陶“公主湖”诗词楹联有奖征集启事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