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种诗郎
种诗郎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

“种诗郎”是对诗人赞杨先生(张炳吉)的雅称。

一、“种诗郎”的来源

“种诗郎”的来源有二。一是由于赞杨先生曾经刻诗于石、埋石于地,视为“诗种”,期待来年“诗种发芽,自己诗兴大发。结果他真的如愿,走上了诗歌创作之路。二是由于诗人梁剑章访问赞杨先生居住的种诗草堂之后写的一首词。他在这首题为“水调歌头·赞皇行中有一句:山野顺风座,点赞种诗郞鉴于此,文学界熟悉赞杨先生的很多人都称之为“种诗郎”。

  1、赞杨先生的“种诗”经历

种诗草堂位于河北太行山区,是诗人赞杨先生读书写作的营地,也是文人墨客经常雅聚的场所。

早些年赞杨先生的长兄在这个山上驻守护林时,赞杨常来此看望长兄,并把自己写的一首诗刻于石,立其庭院之中。彼时逢夏,雨水频频,导致地面下陷,刻石被埋。长兄拟挖出刻石被他制止。他认为被埋的刻石是个“诗种”,“诗种”将来一定会“生根发芽”。他的这种想法从夏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春。此时,他果然诗兴大发,认为是“诗种”“发芽”了。受到暗示的他趁机创作,诗作连连,从此开始了自己以创作诗歌为主的路子(原来以创作散文为主),并将此石命名为“诗种石”,将这座房子命名为“种诗草堂”

种诗真的可以得诗?佛洛伊德心理学认为,当人提出一种假设并极力希望它变为现实的时候(极度暗示),这种结果就可能真的出现。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诗”可以得诗。

“种诗得诗”的消息即出,文坛骚动,众说纷纭,来此探究竟者不绝于道,更有半信半疑者将自己的诗作或写于石或书于纸,埋于此地,以待来年妙笔生花。未成想,十有八九竟能遂愿。于是乎,每年开春,山下冰河消融,山上诗人涌动,渐成游山踏青、赏花种诗、写诗吟诗的文化时尚。鉴于此,赞杨先生扩垦“诗田”,以供更多的诗人“播种”,并准备在诗田一侧竖诗圣尹吉甫雕像一尊,在诗田另一侧竖诗仙李白雕像一尊,以供诗人祭拜,祈祷暗中相助;同时,将诗田划分古风区、五绝区、五律区、七绝区、七律区、词区、现代诗区等七八个种植区域,以便诗人来此都可挥锹对应“播种”了。

2、梁剑章《水调歌头·赞皇行原文

屈子魂归日,粽米又溶江。轻车驶向古邑,稻麦闪金黄。记得唐风宋曲,记得核桃红枣,记得酒流觞。天子命名地,端午正骄阳。

攀峭岭,拨紫绿,摘幽香。圆圆润润,饱含幸福入心藏。畅意人生雅趣,评述毫间佳句,思绪远飞扬。山野顺风座,点赞种诗郞

注:“种诗郎”指种诗草堂“堂主”赞杨先生。

二、“种诗郎”赞杨先生的简历

种诗草堂“堂主”赞杨先生,本名张炳吉,河北赞皇人。1983年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军队工作,先在军校学习后到部队任职,曾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并荣立战功。1988年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历任中共河北省委信息中心副主任、省国家保密局副局长、省委保密机要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等职,2021年提前离岗,闲居种诗草堂。赞杨先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散文世界》等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并获诸多奖项,其《白马泉的品格》一文入选北大基础教育文库和中学生课外读物;先后创作并出版了散文集“三路”:即,《乡关路远》《路在门外》《一路风情》;主编诗文集三部:即,《恰逢枣花簌簌落》《远方的风景》《古郡宋华》。2014年11月赞杨先生发起创办了全国首个采风社团——河北省采风学会并任会长;次年5月创办了全国首个以发布采风作品为主的网站——采风网并担任总编辑。











[上一篇] 晋州书法传奇——黄彬波

[上一篇] 甄门弟子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