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一团火“精神——老北京回忆
”一团火“精神——老北京回忆
作者: 马占顺

       “ 一团火”精神这是谁的代名词啊?在我的记忆中这是咱北京的张秉贵!

      张秉贵是王府井百货大楼一名普通的售货员。  “一抓准”、“一口清”这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站柜台创造出来的名词。当时张秉贵是糖果售货员,他反复思考和磨砺出来的售货技术以及常年“热乎乎”的服务态度,把看似简单的服务工作升华为艺术。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张秉贵在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9年9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1955年9月25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个大型百货商场——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建成开业。当时37岁的张秉贵报名参加招工考试,虽然已经严重“超龄”,但是他最终凭借优异的个人表现,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国营商店售货员。

      1959年下半年,根据工作需要,张秉贵从糕点柜台调到糖果柜台。当时百货大楼可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每天一开门,顾客们就蜂拥而至,糖果柜台前经常排起长龙似的队伍。这似乎让张秉贵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节约时间,张秉贵在业余的时间里,找来跟糖果差不多分量的小石块,来回称重掂量,寻找手感,反复琢磨,最终练成称重“一抓准”技艺。

      他抄下上百种糖果的价签,自己绘制表格,列出各种糖果斤两的价格,苦练心算本领。售货时,张秉贵边称重边默叨数字,手里刚称完,嘴上就报出价格,即便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也能做到一口报价。这种“一口清”的绝活,50秒钟就能接待一个顾客,赢得了不少宝贵时间, 受到了广大顾客的赞誉。

      张秉贵还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

      张秉贵不仅技术过硬还注重仪表,坚持每周理发,每天刮胡子、换衬衣、擦皮鞋。他还注意研究顾客的不同爱好和购买动机,揣摩他们的心理。为了精通商品知识,每逢公休日张秉贵就蹬起自行车,来到工厂、医院和研究单位,学习了解糖果知识。由于熟悉顾客和商品的特点,张秉贵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顾客推荐商品。

      同事们形容张秉贵,“一进柜台,就像战士进入阵地”。售货员的工作一上班站立就是八个小时,一般早晨精神饱满,服务态度较好;下午人就疲倦了,不太爱说话,也懒得动弹,甚至对顾客冷漠。

      张秉贵却不然,从清晨开门接待第一个顾客,直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个顾客,自始至终都能春风满面,笑容可掬。他到了退休年龄,体力明显不济时,一上柜台还是表现得生龙活虎。到了下班后,他却往往步履蹒跚。同事们说他是“上班三步并作一步走,下班一步变成三步迈”。

      在30多年工作的时间里,张秉贵接待顾客的数量都数不清,他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

      张秉贵常说:“售货员要用一团火来温暖顾客,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家后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的一点贡献。”

      精湛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张秉贵为“新中国第一店”赢得了闪亮的金字招牌,他也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先后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特级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

      一次,张秉贵应邀在外地介绍经验,会后大家希望他作一次售糖“一抓准”的示范表演。那时他已经65岁,又处在陌生的场地和环境,糖果的规格和北京也不一样,“一抓准”还能不能成功呢?张秉贵明知有困难,但想到要推动青年们练基本功,还是愉快地答应了。“5两”“4两”“2两”……张秉贵每次都是一抓准。

      ......

     张秉贵胸前佩戴者“优秀售货员”的这座半身铜像,1988年就闪耀在川流不息的人们眼前。革命前辈陈云题写的“‘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2022年11月6日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红楼影院——老北京回忆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