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23送灶王爷,大年三十再接下来;过年不忘祭祖,祭祖之后才真过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初一龙灯、狮灯舞起来……“百节年为首”,对于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大的岁时节日,这些年俗里的文化我们就该时常温习,好好和当今的生活融合起来。
过年活动纷繁隆重,农村大多以祀神祭祖、敬老爱幼、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是几千年来积淀了内涵厚重的年俗文化,更是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的感恩情,涵盖各个地区,渗透生活各个领域,仪式虽然丰富多彩,但是蕴含的情感却是相同的。
中华民族的年节文化,鲜活地体现在大雅大俗的民俗文化中,这种具有民族气派、民族特质的文化异彩纷呈、气势宏伟、雅俗共赏。千百年来,过大年已成为我们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基、民族的标志、民族的身份,民族的精神家园,并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高度认同与模仿借鉴。
正是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我们中华文化的年俗文化,在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有的年俗文化是民族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永恒的向往。保护传承好年俗文化,是对民俗文化创造和民族的尊重,也是保护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的一个有效的载体。
所以,当春节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大家再来进行一次年俗的温习,尤其是我们的广大青少年,更有必要进行年俗文化的温习和补习。这些才能让我们这些年俗文化的记忆得以传承下午,让一些年俗文化得以发扬广大。才能更好地守住我们文化的根,守住春节的美好,和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记忆。
我们重温传统习俗,并不是简单模仿古人的形式,或者大家在家里简单地吃吃喝喝,照搬照旧,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与情感。要将年俗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简单地理解,更不能随意去否定。我们要秉承优秀传统年俗的内涵,勇于感恩自然、感恩社会,用年文化中的精神特质来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才是过年带给我们时代最大的文明享受,和节日的美好元素。(王磊)
[下一篇] 传统年俗大会回放
[上一篇] 李艳华儿歌——错了歌: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