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我最怜君中宵舞 (连载)
我最怜君中宵舞 (连载)
作者:韩联社

                                                                  我最怜君中宵舞  

                                                                                              ——陆游与辛弃疾

                                                                                              韩联社  

                                                                         (八)

                  

         乾道八年(1172年),32岁的辛弃疾由临安调任滁州知州。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濒临长江,地处江淮要冲,西毗庐州,东邻楚州、扬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此地为吴国、楚国分据,号称“吴头楚尾”;秦末楚汉相争,这一带烽火接天,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壮和“霸王别姬”的悲歌。这里山妩水媚,人杰地灵。琅琊山、皇甫山、凤阳山、神山,山山黄叶飞;女仙湖、碧云湖、卧牛湖、高邮湖,湖湖连天翠。当年北宋文豪欧阳修贬黜滁州,“挥毫万言,一饮千盅”,在这里写下了旷世名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辛弃疾由京城掌管粮食储备及官员禄米供应的司农寺主簿调任滁州主官,从升平歌舞的温柔之乡,来到了烽火遍地的前线重镇,其慷慨悲郁之情,滔滔似水。侵略者的铁蹄,曾经怎样的践踏蹂躏这一片锦绣江山啊!据《滁州市志》记载:“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金兵进袭滁州,十一月滁州沦陷……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将萧琦攻滁州,守臣陆廉弃城而逃……隆兴二年(1164年)十一月,金兵攻陷滁州……”
      对江淮一带的抗金形势,辛弃疾数年来一直梦绕魂牵。几年前,他向孝宗皇帝进奏《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指出:“虏骑之来也,常先以精骑由濠梁破滁州,然后淮东之兵方敢入寇;其去也,唯滁之兵为最后。由此观之,自古及今,南兵之守淮,北兵之攻淮,未尝不先以精兵断其中也。”他建议,“当取淮之地而三分制,建为三大镇,择沈鸷有谋,文武兼备之人,假以岁月,宽其绳墨以守之,而居中者得节制东西三镇……”
       辛弃疾心目中的“沈鸷有谋、文武兼备之人”,大约不是别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满江红·过眼溪山》)。可是,曹操与刘备早已灰飞烟灭,孙仲谋也已化为轻尘。在国家危亡的历史关头,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者,舍我其谁也?如今,他终于衔皇命来到了前线重镇滁州,为国家肩负起冲锋陷阵、收复河山的英雄角色——“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灵山齐庵赋》),“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九万里风斯在下,翻覆云头雨脚,快直上昆仑濯发”(《贺新郎·拄杖重来》),“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
       辛弃疾的心底,回荡着隐隐雷霆;临安朝堂之上,抗金之声激越高亢。那是宋孝宗立志雪耻的一段时间,抗金老将虞允文出任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即将离京赴川,督师北伐。
       虞允文(1110年--1174年),字彬甫,四川仁寿县人,南宋抗金名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率领金军主力越过淮河,直逼长江。两淮前线,宋军全线溃败,野蛮的金军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时任中书舍人的虞允文,被派往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犒师,正值完颜亮大军万马呼啸,准备由采石渡口横渡长江天险。虞允文眼见形势危急,刻不容缓,毅然竖起大旗,把沿江宋军组织起来,浴血奋战,一举挫败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的阴谋,赢得了历史上著名的“采石大捷”。完颜亮望着浩渺翻腾的长江水,知道天堑固若金汤,无法逾越,只好大叫三声,下令退师。从此,虞允文成为南宋朝廷抗金派的中流砥柱。据说,毛泽东读罢《宋史·虞允文传》,慨然写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这时候,正是南宋兴师北伐、收复中原呼声最强烈的年代,寰宇之内,四面雷声,五岳耸立,八荒呼应。辛弃疾一到滁州,立即大刀阔斧,厉行改革:其一,减免赋税。百姓历年积欠之租税,一概免除,小商小贩之赋税,减去七成。其二,鼓励农耕。给逃荒流民以土地、牲畜,钱粮,令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农耕之余,练兵习武,时刻准备拿起刀剑,支援前线……
与此同时,他还组织民众,烧制砖瓦,砍伐林木,修建了两大建筑:一是在城内兴建了“繁雄馆”,相当于今天的“农贸市场”,其间店铺酒肆林立,四方商贾云集,交易繁荣活跃。二是在西郊兴建了“奠枕楼”,意寓天下太平、安居高卧,临风唱诵。“繁雄馆”意在追求经济繁荣,“建设物质文明”;“奠枕楼”意在追求盛世气象,“建设精神文明”。两幢建筑,如一对“双子星座”,矗立在滁州大地之上。工程告竣后,许多名士挚友登临送目,作文赋诗以记其盛。辛弃疾的好友崔敦礼作了一篇《滁州奠枕楼记》,云:“自是流逋四来,商旅毕集,人情愉愉,上下绥泰,乐生兴事,民用富庶……”
       辛弃疾还经常陪友人拄杖而行,攀登风光无限的琅琊山,慷慨悲歌,抒豪情,寄壮志。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夏日雾气蒸腾,冬天白雪皑皑,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峰峦密郁泉声上,殿参差树色中”。据史书记载,琅琊名胜,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琅琊刺史李幼卿。他在南山凿石引泉,梳其流以为溪,命名琅琊溪;在溪岸建华坊,筑禅堂,起琴台。琅琊山上的琅琊古寺,即为李幼卿与僧人法琛所建造,初名宝应寺,后改名化禅寺,规模宏丽,景色绝美,鼎盛时期,僧人多达八百余人。唐宋以降,出守滁州的文人骚客,如韦应物、独孤及、李绅、李德裕、王禹偁、欧阳修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优美诗篇,以欧阳修《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最为著名……
       一天,辛弃疾与好友李清宇登临奠枕楼,四面景色来眼底,天风浩荡吹征衣,李清宇即席填词,辛弃疾依韵奉和,写下了著名词作《声声慢·奠枕楼和李清宇韵》:“指点檐牙高处,浪涌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浪涌云浮”的岁月,尽管“太平万里”,却已经“千骑临秋”。金兵如万顷恶浪,席卷中原大地,眼看要逼临江淮了,朝廷一味隐忍苟活,何日是尽头?
       从乾道八年(1172年)到淳熙元年(1174年),短短两年间,朝政风云突变,形势出现了大逆转:65岁的老将虞允文,鬓发粲然,心雄天下,面对国家破碎之残局,目眦尽裂,立志雪耻!他披星戴月,往来驰骋,筹划抗金大业,终因劳累过度,午夜喋血,遽然辞世,孝宗皇帝的抗战决心,随之瓦解,辛弃疾随后调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满怀凄迷离开了滁州。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算来,十分好月,不照人寰。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5岁的词人,正如日中天,却以“老”自况。其中的百般滋味,揉碎心间,湮没岁月之中了。奠枕楼头之风月,光晕惨淡。尽管他拔剑在手,剑刃生寒,北伐梦想,却已经倏忽成空了。酒尽醉倒,弓弦空鸣;目断秋霄,愁肠百转——长安故人,可曾笑我情痴如许?
       此后,壮怀激烈的辛弃疾,被派往各地担任地方官。他的非凡军事才略,成了朝廷镇压地方骚乱的雷霆与利剑;而在中原大地上肆虐的金兵,却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种局面,令人错愕,辛弃疾仰天长啸,徒唤奈何。他虽不满朝廷腐败懦弱、丢弃半壁江山,却不遗余力为之效忠;他虽视民如寇,残酷镇压,又对百姓的灾难寄予无限同情。“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他在上奏皇帝的《论盗贼札子》里,一边慨叹自己“孤危一身,荷陛下保全,事有可为,杀身不顾”,因为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一边同情劳苦大众,“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不铲除这些祸乱天下的蛀虫,就不可能天下太平。他期望皇帝“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弥盗之术”,不要一味地残酷镇压。
       然而,他的廉价同情,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作为朝廷的封疆大吏,他对治下百姓反抗的镇压,是极其冷酷无情的。在任江西提点刑狱期间,他指挥麾下与武装暴动的“茶商军”鏖战。“茶商军”是一支由茶农、茶贩组成的武装力量,驰骋在江西、湖南、湖北一带,横刀立马,呼啸腾跃,与腐败的官军英勇作战,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成为南宋小朝廷的肉中刺、眼中钉,诬之为“茶盗”、“茶寇”。辛弃疾抚髯微笑,霹雳雷响,牛刀小试,大获成功,短时间内便将“茶商军”打得丢盔卸甲,并设计斩杀了“茶商军”统帅赖文政。有功于朝廷,却留恨于百姓,留憾于后人。
        在湖南安抚使任上,辛弃疾创建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豪气冲天,“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宋史·辛弃疾传》)。
        据记载,在创建“飞虎军”的过程中,他的雷厉风行,坚毅果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人向皇帝告黑状,皇帝勒令停建军营,他将皇帝诏令藏起来,下令军营必须在一月之内建成。为赶工期,他令大牢中的囚犯上山采石,以石抵罪。因连日大雨,无法烧制屋瓦,他令长沙市民每户献瓦二十片,立付现银,两日之内便全部到位了。他的这些重大举措,在当时赢得了一片喝彩,后世许多人也称许有加。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飞虎军”创建之后,并没有驰骋中原,歼击金寇,而是“雄镇一方”,成了朝廷镇压人民反抗的铁拳;其二,大雨绵绵,长沙几十万百姓必须在两日之内凑齐屋瓦,有多少人被迫掀掉了自家房顶的瓦片?那些抵制命令者,肯定会受到霹雳严惩;对那些“钉子户”,甚至会动用武力,强行拆屋取瓦。军营如期竣工,那些百姓的房屋,却颓败不堪了。辛弃疾此举之可歌可泣,是否应该打一些折扣呢?

                                   


韩联社,笔名萧含,学者,作家,燕赵晚报原副总编

河北省藁城市人,1982年3月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七七级。

河北省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散文艺委会副主任。

著有文集《家园里的流浪》,

历史文化散文集《我为峰》《孤鹜已远——与古典诗人的灵魂对话》

中篇小说集《清明前后》,杂文集《秋风集》,

诗词集《独吟楼诗草》《红船与白夜》等。 




[上一篇] 鬼圪针

[上一篇] 树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