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鬼圪针
鬼圪针
作者:张炳吉

 


 

五马山南北走势,南偕济水,北挽槐河,西侧赤壁巍峨,东侧坡缓谷幽,因而东坡树木较多。东坡上除了苍松翠柏还有树中珍品绒花树,有被刘秀封王的樗树,有富贵典雅的藤萝花树,以及奇姿异态的茶叶树。然而,数量最多、最为蓊茏葱郁的还是漫山遍野的鬼圪针。

圪针,在五马山一带指的是带针刺的、像酸枣树一类的植物。“鬼圪针”,乍一听叫人感到凶险、阴毒。其实,鬼圪针是较为珍贵的灌木,多生长在坟茔地边。春夏季节,它通身翠绿,开着淡淡的小花,立秋后天气变凉,它又由绿变白,因而人们称其为“鬼圪针”。鬼圪针生命力极其顽强,一旦出土,五六枝甚至十几枝树条都会从一个根部争着、抢着肆意地疯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长到一人多高。鬼圪针枝条的上下长满了一两寸的长刺,在长刺上又生出短刺,短刺上又生出倒钩刺。由于鬼圪针喜欢扎堆长,往往一株挨着一株,一簇连着一簇,郁郁葱葱,密密实实,形成刀墙剑林般的令人生畏的屏障,即使武艺高强的飞天大盗遇到连片的鬼圪针也插翅难飞。

五马山天干地旱,草木欠丰,为何只有鬼圪针苍郁繁茂?鬼圪针为何只长在五马山而其他地方难觅踪影?这里有一段沧桑悲怆的故事。

五马山是著名的古战场。史志上记载的大的战事有三次:靖康元年(1126年)马扩领导的抗金斗争;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沙真领导的抗金义举;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大名总管彭义斌与蒙古大将史天泽的决战。三次刀光剑影,次次如火如荼,尤其是马扩领导的抗金斗争最为惨烈。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占领中原后拟向山区赞皇进军,而五马山恰是进入赞皇的第一道屏障。赞皇、元氏、高邑等地的民众利用这一有利地形自发组成了抗金义军。义军推举从金军脱险的和州防御史马扩为首,后又将徽宗之子高宗之弟信王赵榛从金军救出,拥其为主,号令一方,建立了声势浩大的数十万义军队伍。义军操练兵马,摆兵布阵,在五马山建筑了朝天关、铁壁关等防御工事,不断给金兵以沉重打击,有效阻滞了金兵西进的铁蹄,成为北方抗金义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后来,恼羞成怒的金兵调集多路兵马全力围攻五马山,义军将士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金军久攻不下后,用计切断了义军的汲道。义军缺水断粮,但仍然斗志昂扬,发誓即使死了也要变成圪针阻敌进山。义军与冲入山寨的金兵展开了空前的肉搏,用刀砍、用石砸,用牙咬,但终因寡不敌众,朝天关、铁壁关相继失陷,十几万义军血洒疆场。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民族压迫与侵略的斗争就这样惨败了。

传说,过去五马山只有酸枣树,没有鬼圪针,五马山寨被攻破义军惨遭杀戮后,五马山尸首成堆,血流成河,大片的酸枣树竟一夜之间变成了鬼圪针。鬼圪针厚实得像一道墙,茂密得过不去人。后来人们为了上山方便,在树林中砍伐出一条小路,但时间不长小路上又长满了鬼圪针,于是人们再次砍掉,鬼圪针被砍掉后就会又长。多少年过去了,砍了长,长了又砍,鬼圪针总也砍不败。因而迷信的人们猜测说这是战死疆场的英烈们显灵,由于英雄们保家卫国的信念坚毅,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阴魂不散,执着地坚守自己的阵地久久不肯离去。

过去我总是厌恶、畏惧鬼圪针,总觉着它是魑魅魍魉的化身,是阴森、荼毒的象征,躲得越远心里才觉得越踏实。当我拜读了先辈们英勇悲壮的史诗后,再看到这漫山遍野的鬼圪针时,我倏地觉得,它们就是民族英烈的化身,它们就是英烈们不朽的丰碑,它们就是五马山上不倒的长城!正是有了英烈们鲜血的浇灌,鬼圪针才一茬接一茬的繁茂地生长,为贫瘠的五马山添绿加翠;正是有了一代接一代的后人对先驱的怀念,鬼圪针才年年开出淡淡的小花,作为岁岁对先烈们微薄的祭奠。

                     

[上一篇] 英雄喋血勇猛善战——记抗日英雄许秉钧

[上一篇] 树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