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
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一下历代名家书法!
1 东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2 西晋 陆机 《平复帖》
3 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
4 晋 王珣 《伯远帖》
5 东晋 谢安 《中郎帖》
6 南齐 王僧虔 《万岁通天帖》
7 唐 欧阳询 《季鹰帖》
8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9 唐 柳公权 《草书蒙诏帖》
10 唐 李阳冰 《小篆城隍庙碑》
11 唐 孙过庭 《书谱》(局部)
12 唐 李世民 《温泉铭》(局部)
13 唐 武则天 《升仙太子碑》(碑额)
14 唐 陆柬之 《文赋》(局部)
15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局部)
16 唐 李白 《上阳台帖》
17 唐 贺知章 《草书孝经》(局部)
18 唐 张旭 古诗四帖(局部)
19 唐 怀素 《草书自叙帖》(局部)
20 唐 杜牧 《张好好诗》
21 五代 杨凝式 《韭花帖》
22 五代 徐铉 《今有私诚帖》
23 北宋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24 北宋 黄庭坚 《松风阁》
25 北宋 米芾 《蜀素帖》
26 北宋 蔡襄 《虹县帖》
27 宋代 吴琚 《急足帖》
28 宋代 陆游 跋 《北齐校书图》
29 南宋 赵佶 《欲借风霜二诗帖》
30 北宋 李建中 《土母帖》
31 北宋 欧阳修 《致端明侍读尺牍》
32 范仲淹
33 北宋 秦观 《摩诘辋川图跋》
34 北宋 蔡京 《节夫帖》
35 南宋 米友仁 《动止持福帖》
36 北宋 林逋 《松扇五诗卷》(局部)
37 南宋 岳飞 《书谢眺诗》(局部)
38 南宋 文天祥 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
39 秦桧 书法 《深心帖》
40 南宋 陆游 《怀成都诗卷》
41 南宋 范成大 《雪晴帖》
42 元 赵孟頫 《秋深帖》(局部)
43 元 杨维桢 《城南唱和诗卷》
44 元 鲜于枢 《杜诗魏将军歌》
45 元 康里夔夔 《述张旭笔法卷》(局部)
46 明 祝枝山 《前后赤壁赋》(局部)
47 明 文征明
48 明 宋濂 王洗 《烟江叠嶂图跋》
49 明 唐寅 《落花诗》
50 明 朱元璋 《大军帖》
51 明 徐渭 行书《花卉图卷题诗》
52 明 张瑞图 《草书千字文》(局部)
53 明 黄道周 《孝敬定本》(局部)
54 明 王铎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55 明 董其昌 《草书手札》
56 明 释担当 草书扇面
57 明 吴承恩 《扇面七言律诗》
58 明 米万钟 《草书扇面》
59 明 倪元璐 《行书尺牍》
60 明 陈洪绶 《行草尺牍》
61 明 于谦题公中塔图文徽明
62 明 王守仁 《铜陵观铁船歌》
63 明 解缙 《自书诗》
64 清 傅山 《草书七言诗轴》
65 清 查士标 《行书送友人诗扇》
66 清 邓石如 《隶书论书立轴》
67 清 康熙 《草书八言联》
68 清 雍正 《行书夏日泛舟轴》
69 清 乾隆 《御书洪咨夔春秋说论隐公作伪事》
70 清 慈禧 太后
71 清 八大山人 《行书题画诗》
72 清 蒲松龄 《聊斋诗存》(局部)
73 清 金农 《漆书汲古处和四言联》
74 清 郑板桥 《行书论书立轴》
75 林则徐
76 清 刘墉 《论书轴》
77 清 赵之谦 《汉歌隋文隶书联》
78 清 张裕钊 《六言联》
79 清 杨守敬 《行书七言联》
80 清 康有为 《行书对联》
81 清 吴昌硕
82 民国 孙中山
83 民国 袁世凯
84 陈独秀
85 毛泽东
86 于右任
87 周恩来
88 蒋介石
89 鲁迅
90 齐白石
91 郭沫若
92 陆维钊
93 沈尹默
94 林散之
95 沙孟海
96 王蘧常
97 启功
98 沈鹏
99 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