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小人物的大爱情怀(纪实散文)
小人物的大爱情怀(纪实散文)
作者:莲花香片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他的宽度。是的,我们晋州爱心协会的陈会亮真真切切的印证了这句话,爱,果然使生命厚重。陈会亮,晋州桃园人,45岁,2013年确诊胃癌。一个生命随时进入倒计时的人,你能想象得到吗?他用自己单薄的身躯,除去化疗的时间,常年坚持做公益。在我们晋州城乡,如果你提起爱心志愿者协会,很多人会满怀激动的心情向你讲述那众多的感人事迹。这个由民间志愿者自发组织的善的机构,在姬建辉会长和众多的如陈会亮般的会员们的努力下,爱心善举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

   布衣百姓,羸弱之躯,自然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激烈壮举,陈会亮只是在安安静静听从自己的内心做着爱的付出,不求任何的回报。自然,行善,偶一为之不难,难的是经年累月,难的是默默坚守。到今天我提出要采访他的时候,他的回答依旧是,自己只是做着一些心里觉得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值得宣传的。开始就听说陈会亮为人低调,做好事从不留名。自2010年加入协会以来,他每次活动都参加,而且总是默默无声做事情。2012年底他发现自己得了胃癌,依然瞒着别人做公益慈善活动。在做手术前,他却忍着胃部疼痛帮着得白血病的孩子在广场进行募捐。在做了胃切除手术后,身体非常虚弱,他还关注着志愿者的每一次活动,用QQ或电话联系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一连几天我要求采访,都被婉言谢绝。最后拗不过我行善不为宣传,可善行必须弘扬的理由,才算勉强答应。

   陈会亮没有谈自己多少,只是那么动情的讲述让人骄傲和感恩的爱心志愿者协会。他说最早的时候,是协会的创始人姬建辉成立了一个爱心QQ群,每逢节假日,会长就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访贫扶困,有时三五人、有时十几人,大家凑些钱买些生活必需品或学习用品,一起到贫困家庭中去送温暖,足迹遍布整个晋州,后来发展到无极、藁城等周边县、市。随着活动的开展,爱心团队逐步扩大,从最初的十几人、几十人,到上千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齐聚在传递爱心的大家庭里。随着人员的迅速增加,志愿者队伍迫切需要一个正式组织,于是,姬建辉和大家商量后决定成立“晋州爱心志愿者协会”。在晋州市委精神文明办公室的监督指导下,晋州爱心者协会注册为正式机构,以社会弱势群体为对象,专门从事公益志愿帮扶。协会自20104月开展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日行一善,传递爱心,关爱弱势,共建和谐”为宗旨,广泛开展各种爱心公益活动。

    日行一善,传递爱心。说得多好!陈会亮说,他参加的第一次爱心活动就是捡垃圾,可别小看这捡垃圾这么不起眼的活儿,每天,大街小巷总有一些不那么自觉的人,不肯多走几步路寻找垃圾箱,将喝过的汽水瓶子,啃剩的水果核儿,吃完的各种小吃的袋子,竹签之类总是随手一丢,随手扔在地上的烟头更是比比皆是,虽然吸烟者都知道用脚碾灭,不会引发什么危险,可地上总是有了小小污点。尤其在信誉楼和几个大商场附近,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环卫工人即使一整天手脚不停也不能保证地面的干净。这就像人的一张脸,眉眼儿再漂亮满脸的麻子坑也难看。所以呀,协会打出的口号是:“捡起的是垃圾,净化的是心灵!”我们的志愿者们只要有时间就组织一次活动,虽然每个人现在随手捡垃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可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影响力更大,这不是作秀,是一份爱的影响和感召。每一次的集体活动,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好些人看到我们没有一句怨言将他们随手扔的垃圾捡到袋子里,再看看我们的志愿者标志,常常受感动,一句话也不说就和我们一起忙碌起来。现在呀,我们好多人都几乎是捡垃圾上瘾了,只有走出门,看见地上有垃圾不捡就难受。而大街小巷,这两年垃圾明显的也少了起来。

    安安静静坐在一边的陈会亮的妻子微笑着接过话来说:他呀,何止是捡垃圾上瘾,献爱心都上瘾了,前一阵子父亲过生日,一家人热热闹闹在一起,按说在这特殊日子里他应该在老人身边多陪老人说说话,毕竟是风烛残年了,自己身体也不好。可下午有活动,去看望一个无儿无女家里又意外失火的贫困老人。吃过了午饭他就坐不住了,一个劲儿的抬头看表。难怪人说知子莫若父,还是做父亲的理解儿子,看他那魂不守舍的样子,问清缘由就催着他快走,别让大家伙儿等得着急,自家父子随时可见,贫病交加的孤寡老人早一点儿探望就能早一点儿温暖。

    陈会亮目不转睛的看着妻子,居然几分羞涩的样子笑了。

    陈会亮的妻子是一位初中老师,长得文静秀丽,他们还有一位读中学的儿子,看丈夫认真的样子,倒想起他又一件爱心成瘾的事情。原来儿子参加中考那天,妻子也要监考,偏偏那天爱心协会也有活动,要整理送往贫困地区的捐赠衣服,捐赠衣物很多,分拣打包很麻烦,需要人手很多。一直很支持丈夫奉献爱心的妻子那日希望丈夫不要去参加了,毕竟是孩子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能否进入一所好高中对孩子一生很重要,而自己要监考又不能顾及孩子,所以让他在家好好准备改善伙食,母子们回来能有一顿可口舒心饭。妻子说得恳切,丈夫也答应的爽快。可是,她们母子走出家门以后,他一个人在家却是坐立不安,头脑里闪动的是协会的朋友们满头大汗忙碌的身影,他无论如何也坐不住了,灵机一动,淘好了米,定时闷上米饭,将冰箱里的蔬菜泡在盆里。平时一直很节俭的陈会亮把抽屉里的钱都揣上,出门从不打车的他很潇洒的打车去了放衣服的库房。一边低头拼命忙碌,一边不忘看看时间,还好,任务提前完成。顾不得和朋友们寒暄几句,他急忙打车去饭店要了孩子爱吃的鱼和肉带回家,又叮叮当当炒出妻子爱吃的色香味俱佳的素菜。等妻子和孩子走进家门,热腾腾的四菜一汤已经在餐桌上摆好。

    陈会亮说,其实他最亏欠的是妻子,自己这一病,家里减少了收入,妻子既要照顾自己和孩子,又要照顾多病的老人,学校里也是一大摊子事儿,整天就像陀螺一样。可她一点不反对自己去献爱心,反倒说参加爱心奉献活动是做善事,做善事心情会好,而心情好了对身体才好。

   陈会亮说,他们爱心协会不是仅仅捡垃圾,捐衣物,协会会员各行各业的都有,年龄不同,性格有异,协会根据工作性质,分了五个小组,包括敬老组、助残组、招募组、助学组和后勤组,使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大家都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可以让生活困难的人变得充实,也会让所有充满爱心的人,生命更有意义。协会创办以来开展了许多活动,如“全国助残日助残活动”、“关爱失独老人”和“ 暖冬行动”等,在春、秋两季会举办相应助学活动。今年,又定期去敬老院举办饺子宴,活动很受欢迎。

    听着陈会亮讲述他们协会的活动,心里很感动。虽然说他讲的这些与一些感天憾地的惊人壮举比起来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的,可红尘忙碌,大家不过凡夫俗子,庸常人生里,惊天动地能有几人,可如果天长日久,爱心善举能成为每一个公民的生活习惯,那世界会是温暖天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将不仅仅是一个美好名词。就像《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一样,人民谦让成风,人人唯恐自己粘了别人的便宜,以吃亏为美德,那该是怎样的境界呀!

   想来,不曾沦为沙漠的人心随处可见,只不过有时候为一己私欲的贪婪所遮盖,渐渐失去了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光芒。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直为内心羞于承认的狭隘与自私寻找着冠冕堂皇的理由,悄悄对自己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是吗,我无权无财,保持自身的干净就不错了,哪里有能力去照顾他人。

   坦白讲,一时的豪气有时候能使人性的光辉一瞬间淋漓尽致发挥到极致,而经年累月默默的付出便是一份人间大爱了,非至真至纯不能为。我这样说,绝对没有对英雄人物半点儿的不恭与不敬,只是客观地从人性方面来剖析,所谓的一日施爱易,终生行善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在今天人心因为经济大潮的淘洗逐渐荒漠的情况下,对与陈会亮来说,一个生命随时都会提前结束的绝症患者能够默默坚守更是不易。因为疾病,家庭收入的减少而医药费的猛增,会给一个家庭顶梁柱内心的非亲历不能理解的愧疚与压力,对生命本能的贪恋也会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恐慌与忧伤。按常理来论,他完全可以选择寄情山水,娱乐怡情,让生命充分享受减少遗憾的生活。可是没有,他将自己除去住院治疗之外的时间全部用在了行善施爱的义举中,投入到别人看来几分犯傻的行为里,并且乐在其中。也许,正是在这里他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想起一个故事讲的关于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同样的一盆汤,同样的长柄勺,天堂里的人吃的红光满面,笑逐颜开。而地狱里的人个个愁眉不展,饿得面黄肌瘦。为什么呢?原来天堂里的人彼此将长柄勺喂向对面人的口中,而地狱里的人则拼命想自己吃到,可是勺子永远与嘴巴保持了距离。

   人性本善,可这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今要大力提倡,全民弘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个社会败坏了的风气,是需要一代人,甚或几代人的努力来完成。好在,亡羊补牢,未为迟晚。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一项艰巨的任务,正需要从小事儿做起,需要一份善的影响。

   不善言谈的陈会亮几分局促的讲着参加的协会活动,由衷的说着,做好事多好呀!

   陈会亮,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可他无怨无悔的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无限的燃烧,真正做到了我没有办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这样的生命难道不值得我们景仰?不值得我们对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命深深感恩吗?如果这一种大爱大善能够成为一种自觉,成为所有人生命中的一种习惯,那这世界该变得多么美好。

    天堂,也无非如此吧!

[上一篇] 【散文】燕赵颂

[上一篇] 树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