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走进清华一》之《听徐林旗大师说清华》
《走进清华一》之《听徐林旗大师说清华》
作者:路庆
   清华,梦一样的名字,诗一般的意境,她是孕育出大师名家、国家领袖、盛产高徒的文化圣地。自少年时代起的清华梦,就像幻境一样在脑海中久久盘旋,能够踏入清华的殿堂,是亿万人一生的梦想。

                                                        ——题记


       十二月初,单位组织百人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第一个报名。兴致勃勃进京,准时赶往火车站,验票时发现票面信息与身份证号不符,众人几番解释,检票员才给予放行。在此提醒大家,集体购票时千万要仔细核对将身份证号。


      天黑时到京,一行人在班主任胡老师,校车魏师付的带领下赶往清华校园。热情的魏师傅一路给大家介绍清华的概况,首先是,清华一大怪“东门威武朝南开”;紧接着魏师傅告诉大家,当晚用歺是在清华园里的万人公共食堂。饥肠辘辘地同学们一听,万人大食堂,那得多大的地儿呀!一下车,大家冲进食堂就是一通参观,楼上楼下,上万种食品、各式各样,看得人眼花缭乱,什么都想尝尝,可又不知道吃什么好。最后,还是保温桶中的玉米面清汤最受欢迎,端起大海碗,一口气喝了满满当当两大碗,那叫一个舒服。一同学说:“你喝的可不算多,有位女同学一口气喝了三大碗。”“早知道这汤不收钱,咱应该多喝几碗……”一同学打趣道。


       万人食堂,万种食品,唯有玉米面汤给大家留下难忘的记忆,回来几天了,还有同学见面说起,念念不忘。

      喝了个汤饱,幸福的坐上魏师付的校车赶往住地。车子在校园里的道路上平稳地穿梭着,车里的同学们一个个瞪着眼睛使劲儿向外张望,看见啥都新鲜。冷不丁,小杨同学冒出一句:“呀!清华校园的路上还有扔着的垃圾袋!”有趣的魏师付笑呵呵地应和道:“清华大学的人喝醉酒同样也吐呀。”有同学小声说道:“到底是清华大学……”

     说笑中,同学们到了下塌的洞洞宾馆。


       第二天早七点,在宾馆不远处用了早饭,赶到学校,受魏师付的诱导,好多同学直接跑到清华园牌楼前等着合影,又跑回教室楼前各种组合摆拍。李森林院长,李德泉主任,胡小青主任也亲切的和新同学们合影留念。


      开班典礼上,李森林院长的致词非常好,李院长语重心长的告诫同学们:要学会学习,学会生话,学会沟通,学会做事。“四学会”令同学们深受启发,感到离大师更近了一步。

      正式开课。一中年教授信步走上讲台,缓缓地作了自我介绍:“我叫徐林旗”。梳理得井然有序的高分头,像极了地质图上的地质界限;光亮的额头,清秀智慧的脸上洋溢着极具感染力的笑容,一见面就让人觉得格外亲切。普通的运动外套,普通的花格衬衣,绣着军旗的军用背心(有大师讲过“热爱军旗、国旗是爱军爱国的体现”。)普通牛仔裤,普通黑皮鞋,就这样一位穿着普通,走大街上没人看的教授,在讲台上站着、不停歇地连续讲了三个小时,期间还会时不时的比划着。百名同学都瞪大眼、张着嘴、静静的听着,没人走动,没有手机声,没有瞌睡打盹儿的,因为徐教授一直在亲切的称呼大家——同学们!这百名离开校园多年的同学们都醉了,恍惚回到了自己几十年前的课堂。


         徐教授说:“我们清华的同学,进了清华门,就是一家人。清华20多个学院,60多个系,只缺军事学科,但百年来清华出了不少将军,飞天人景海鹏同学是清华的研究生,百年清华种下了25万金种子。原两届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同学当年是既是学霸又是文艺队长,五门功课四门5分,一门4分,学霸被学姐看上,双双分配到甘肃贫困区锻炼成长,同学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参观一下胡刘同学当年谈恋爱的亭子哈……”


      徐教授三个小时的讲课中,不完全统计,掌声26次之多,笑声32次,每说到好词时必说:“候院长说,候院长又说……”共53次。有5次让同学们感动的要掉泪。如讲到,在跟随季羡林大师回山东给父母上坟时,季大师九十高龄在父母坟前跪了下来……徐教授泪水涟涟,同学们也是个个抹着眼泪。当讲到他为自己的父母洗脚时,同学们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动。百年清华,百位世界级大师,才有了无数像徐林旗这样的高徒。

       徐教授精彩绝伦的演讲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十二点半,突然,徐教授给同学深深躹了一躬:“同学们,超时了!对不起!”此刻康康主任突然大声喊:“同学们,全体起立!自发同时为徐教授深躹一躬!此刻,好多同学们两眼饱含着激动的泪水”徐教授又回敬一躬,起身时,我看到教授脸上激动的泪花……

   补记:
   走进清华,人生难忘,用不同角度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琢磨。下课后,徐教授签字赠书,同学纷纷要交书费,徐教授说啥也不要,并打开书告诉同学们,书分上下两册,要同时看前面文章,才能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
   一个心底善良的文人,他是多么想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这些无知者啊!徐教授的校友情结,人文精神,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的淋漓尽致。
   按理说,写大师是不知天多高,地多厚,可分明在清华校园听大师授道悟道了,又怎能不将这美好的时刻记录下来?此时耳边又想起徐教授的话“同学们,学会幸福,学会快乐吧!”


河南文友吕建国点评:
清华大学,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有多少人在为踏进清华之门努力,年少轻狂的我们也曾做过这样的梦,走进清华。然而现实世界一次次摧毁了一个个做梦人构想的美梦,我们被无情地抛弃在墙外,在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堂里摸爬滚打,永远没有毕业的那一天到来,直至生命尽头。作家在华甲之年有幸走进清华,近距离感受清华人的风采,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进圆先喝汤,那怕三五碗,个中真滋味,只有自己知。也许这汤曾经养育了几代清华人,让他们睿智提升,成为社会的精英,反正我是没喝,不知何味,所以才成为了我现在的自己。清华名人辈出,举世闻名,从徐林旗老师一堂生动的讲课,学员们无声无息洗耳恭听,不难看出清华人的底蕴,一节课32次笑声26次掌声足以证明清华人的实力。因为有了象徐林旗一样的一大批清华人的不懈追求,清华大学才能名扬四海。作者用独到的眼光观察着身边的一切,对徐林旗老师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把老师的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期待看下回。

山东作家评论家老蒋点评:     
    这篇随笔尽管篇幅不长,文字不多,但化繁为简,短小精悍,圆熟流利,句法自然,将清华的风采、大师的神韵描述的真切感人。取得这样的效果,与作家敏锐的观察,深切的感悟是分不开的。同时,作家精心选择写作素材,只抓住清华大学和教授们的鲜明特色来写,挥毫泼墨,娓娓道来,从而使笔下的清华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令人神往。写有内容的短文比写长文更难,从中也足以看出作家路庆写作功底之厚,功夫之深。

石家庄文友路东海读后感:        
路庆先生率百名法官走进清华,又一次深造。百年清华,浩瀚学海,大师奠基了清华,清华成就了大师。聆听教授治学,其才子巨匠,言必有中,引为师为友,泛见贤思齐之心。回顾先生过往,早已斐然成就,依然笃实谦恭,求知若渴,以忘我的意境,著书诲人,祛邪扶正,此篇清华随笔,叙先生学海拾贝,亦在传播人文精神。

中国北极村文友张璟方读后感: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做事,学会幸福,学会快乐”,简单的话语给迷茫的社会人指明了人生方向。动情的讲座,深情的鞠躬,教授们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家”的敬业与用情,告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每一天每一件事。小说通过细节刻画,将清华的精神反映地淋漓尽致,通过作者的笔端,我们不难理解清华为什么是名校,清华的教授们为什么是“大家”了。读完此文,让我更觉清华的魅力所在,更令人充满向往,期待自己能有幸到清华接受圣洁的洗礼!

台湾文友张宏读后感:
读路庆小小说《走入清华》后心情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跟随小小说的白描叙述的随笔随想,路庆此篇的善心善念喜知识从集体购票分票的细节开始传经授业…由微见著,北开校门及万人食堂的玉米面汤与清华教授学者相得益彰,文中语言质朴纯厚而不失生活情趣,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令人信服观察细致入微的具体数字,让读者如同置身于清华大学的校园与讲堂,聆听目睹感觉了各有千秋学者智者的广博学识与大家风范……谢谢路庆,这一路跟随学习走来,从您身上让我们学习到太多的东西与精神,让我们进一步学习到何为传道悟道,何为顶天立地勤勉忠善,何为自我要求与管理,何为虚心进取永不放松学习,永不言败。

天津作家评论家大万读后感:
读了文章,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对清华大学的仰慕之情。一次培训学习让作者与清华园有了零距离的接触,而徐教授的授课使路庆真正体悟到了清华的精神和魅力。优雅的校园环境固然美丽,而它浓厚的历史,人才辈出的荣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之才。清华园是庚子赔款后在我国成立的第一所大学,从此奠定了全国大学领头羊的地位。1989年的时候,我有幸在清华近春园附近小住,独自一人领略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心旷神怡同时,年少的我默默下定了决心,一定好好学习重返清华。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清华情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路庆的《走进清华》以点带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介绍了清华。我想作者的初衷也是激励学子,以清华为榜样,以清华为目标,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圆了清华梦,跻身国家高级人才的行列,为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

广东文友梅西点评:
小小说结尾太有穿透力了,让人久久难以忘记,听三小时课能记住一句话也是收获,可路庆小小说。同学全体起立,自发的饱含激动的泪水为徐教授深深的躹了一弓,教授又躹了一弓,抬头时教授眼含泪花……太精典了,谅想在清华这一幕不会多见,真情真景真场景学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遥思。盼望着看走进清华二。

西安交大李校长读后感:
这么珍贵又高大上的学习机会,正像路庆老师说的,和大师零距离了,真正聆听到了大师的声音,清华大学是多少悻悻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走进清华让我们羡慕路老师有如此宝贵的清华学习之旅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朴实又才高八斗的徐林旗大师,大师辈出的清华,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学术清华人文清华的风范,年少时多少回梦里清华园,而今依然……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人在囧途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