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期间,成立于1938年的晋察冀边区抗日群众剧社的足迹踏遍太行山麓。著名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曹火星就来自群众剧社。当时,歌曲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是毛主席在“中国”的前面加上了一个“新”字,真是一字之差,不同凡响。以后,著名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作者王莘也曾是群众剧社的社长。
1944年,爸爸因工作需要,从八路军安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调往晋察冀边区抗日群众剧社工作。领导分配的主要工作是画布景,制道具,刻蜡纸,印剧本,待剧目排练好后再到涞源、涞水、易县等地演出,宣传抗日,鼓舞八路军的士气。
由于日寇围剿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封锁,根据地的生活十分艰苦。八路军军装一年只有一身。炎炎夏日,没有办法,战士们只有把冬装里的棉花掏出来,把夹袄当作单衣穿。时间长了,衣服脏了,没得换怎么办?连死都不怕的八路军战士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爸爸和战士们借着到池塘或者山沟里山泉洗澡的机会洗衣服,而后把洗干净的衣服晒在山石上,等晒干了再穿上。到了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大家再重新把棉絮放回去,一件“新的棉衣”就诞生了。
经历那个年代的人大都知道,歌剧《白毛女》不仅剧本写的感人肺腑,而且演出也获得了极大成功。据说初次在延安演出时,现场群情激愤,反响巨大,甚至出现了一位八路军战士举枪要打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陈强的情景。
为进一步扩大影响,让更多的八路军战士尽早地看到《白毛女》,剧社接到剧本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排练。最初上演的几天,大家对各个角色的表演及剧情、台词还不太熟悉。于是,团长安排剧社的一个演员在戏台侧幕后小声念台词,给台上的演员提示。一次,当剧情演到地主黄世仁带着狗腿子穆仁智存心要霸占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到杨家逼债这一幕时,一直在侧幕提示的人低声念着杨白劳的台词、表情及动作:“少东家,我没欠这么多钱呀!括弧,做惊讶状,反括弧”,台上演杨白劳的演员当时对剧本还不太熟悉,跟着就把:“少东家,我没欠这么多钱呀!括弧,做惊讶状,反括弧”顺嘴说了出来。这时,剧社的人在后台听到后都小声地笑了,幸好台下大部分八路军战士没听清是怎么回事,也就过去了。有了这回教训,剧社的演员们下功夫抓紧看剧本背台词,把《白毛女》演的有声有色,场场爆满热烈的掌声,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
群众剧社活动在太行山脉,既要给八路军部队演出,又要因地制宜搞创作。在晋察冀根据地,一个很隐蔽的山沟里,有八路军的一个兵工厂,那里有一些机器设备,如车床、钻床等,能够制造地雷、手榴弹,因为TNT黄色炸药很难搞到,只好用黑色火药,但是威力不大。另外,兵工厂也能修理一些从战场上缴获的日本鬼子的武器,可以拼凑三八大盖枪,对于那些实在打弯了的刺刀和不能修理的,先放起来,以后有条件再修。正如那首《游击队之歌》里唱到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在这个八路军兵工厂里,爸爸遇到了自己的表哥,是爸爸的姑姑嫁到安平县城乔家生的儿子。乔表哥知道爸爸是搞美术宣传的,而且很想要一套木刻刀。因为当时在延安,著名的八路军画家彦涵的木刻就有很多反映八路军战斗的作品。如《狼牙山五壮士》、《夜袭阳明堡机场》,这些很有战斗气息的木刻深深地感染了爸爸。彦涵是一位爱国进步青年,当年从南方坐火车到达西安,从西安和广大爱国进步学生步行11天到达延安。在延安鲁艺学习了很长时间,后在国立杭州艺专学习绘画,爸爸从心里很敬佩彦涵,以后调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又和彦涵同住在北京后海——中国美术家协会宿舍的一个院子,这是后话。
因为当时的游击环境,美术材料和用品非常稀少,物资极为匮乏,而木刻就十分适应八路军的游击生活,几把木刻刀,一块梨木板,就可以刻木刻了。彦涵的木刻朴素、粗犷,带有浪漫主义激情的独特风格。
彦涵的木刻《狼牙山五壮士》,经在延安的周恩来副主席之手交给了美国朋友,并由美国《生活》杂志社以袖珍版出版。据说,这套《狼牙山五壮士》木刻连环画曾发给在远东战场上的美国士兵,以中国八路军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他们。
乔大伯用破旧的日军三八大盖儿的坏刺刀、破枪托子、子弹外壳给爸爸做了一套木刻刀子,还用破旧皮子打了一个盒子专门来放木刻刀,这下可把爸爸高兴坏了。早就想学习木刻,苦于没有木刻刀。就是用这几把木刻刀,爸爸曾创作了木刻《解放张家口》。
现在,这套木刻刀还在我家保存着,是我家的传家宝,也是抗日战争留下的文物。( 佟小马口述 任之柱整理)
责任编辑: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