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王书芝:缘
王书芝:缘
作者:王书芝

书法家马国芬

       现在终于可以将书法家马国芬老师寄给我的墨宝与圈里的朋友共赏,赏马老师章草体书法刚柔并济的独到气韵,更赏马老师对艺术追求完美的精神。

       对于书法,我是“门外汉”,对于章草体更是一无所知,可就是一味地喜欢,盲目地喜欢。喜欢马老师字与字之间的布局、勾连,大字后面必是小字,繁体之后定是简笔,参差不齐,疏密有致。另外,马老师的字,圆转如篆,点捺如隶,点得苍劲有力而又活泛,撇得潇洒疾速而不失内敛,收放自如,恰到好处 。用刘维佳老师的赞誉,真是“老辣劲疾,灵动飘逸”,飘出墨香,逸出芬芳。我终于明白了马老师头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桂冠:“北京市书法协会会员”、亚洲美术家协会会员、央视教育频道“水墨丹青”“名家讲堂”特邀书画家、河北兴隆书院副院长等。

       我既是“门外汉”,自然不能在此装模作样地大谈而特谈马老师的书法作品,只能谈谈马老师对艺术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人的真诚及带给我的感动。

       拙作意外获奖, 2019年12月14日奔赴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有幸参加了“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三届河北省文艺彩凤奖颁奖大会”,各地的文学艺术家欢聚一堂。16日笔会上,在省采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万文丽女士的引见下,荣幸地结识了书法家马老师。文丽女士,皮肤白皙,娇小玲珑,隆冬时节主持15日晚宴时,穿一袭得体雅致的旗袍,惹人爱怜。她光艳地一站,有人就脱口而出:“秀色可餐”,自然是餐不得的!她秀口一开,玲玲作响,我则想到了青花瓷瓶。人海茫茫,在新乐能够如此一饱眼福,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缘,我与文丽女士的缘。

作者与省采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万文丽

       马老师风格迥然,笔会上她黑色的羽绒服一脱,大笔一挥,移笔泻墨,屏气凝神,一挥而就。表情是会传染的,围观的人、索要墨宝的人也屏气凝神,间或啧啧称赞,人越聚越多,其中就站着一个我。随着她笔锋地外藏里露,皴擦游动,我想到了“笔走龙蛇”这个词语;随着她腕部地上提下拉,左推右进,我想到了太极扇,想到了中华好神功。马老师每写完一幅,就笑眯眯地送到索求者的手中,书写时的坚毅睿智和豪气无影无踪,满目和善,一脸慈祥,玲珑秀美难以隐藏。“挥起笔豪气冲天,放下墨笑容可掬”这是我那时那地的感受。

       终于轮到我了,马老师看看我,把半生半熟宣纸对折两下,在案板上一展,当即胸有成竹地挥笔而下,“书香染指”。四字如鱼腾浪,富有动感,那“书”字如鱼头俯冲而下,那“香”字如浪花飞扬,那“染”字似波涛翻滚,那“指”字像鱼尾翘起。其中那个“染”字让我琢磨半天,初看像一“波”子,再看似一“满”字,根据意思,误认为是“满”字。“书香满指”,一直“满”到马老师和我微信语聊时,才恍然大悟,可见我对章草体的无知,愧疚之情顿生。京城里的马老师会不会有种庙堂之物落入民间的感受?

       虽沦落民间,可那使转如草、提按如楷、波折如隶、圆转如篆、流便如行的字体,腾起波浪,氤氲墨香,那波浪让我心湖荡漾,拿到手里怕淋了,装到包里怕皱了。老天真会考验人,返程时偏遇雨雪,一路上我呵护有加,宁可自己淋着,决不让雨滴靠近背包半步。过安检时,我是一百个不放心,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装有墨宝的背包,脖子左转九十多度,只见背包过帘子时,眼睁睁看着它被撞而倒,心里咯噔一下,脱口而出:“完了,完了。”气得安检员呵斥道:“还没有完呢,着什么急!”

       坐火车倒汽车,总算到家了,推开门,东西往地板上一扔,迫不及待地取出墨宝,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到底还是破了点相,“指”的右上方破裂了两处,好在字迹完好无损,让我想起来就心疼半天。我将它平铺在沙发上,竖立在靠背上,远观近瞧,频频拍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长长地吐了口气,颇为喜欢。连忙选好悬挂的墙壁,联系装裱最好的师傅,正在我陶醉于此时,收到了马老师的微信:“妹妹好,笔会的作品有些不理想,想重写一张,给你寄过去。请不要把笔会的这张装裱了,撕掉吧,一定写幅咱都满意的。”

       “天呀,我已经十二万分满意啦!”

       “哪里,纸墨欠发。”

       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也好,又多了一幅墨宝。第二幅墨宝伴随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如期而至,果然比第一幅更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幅墨宝显然是马老师用精心挑选的洒金瓦当纸书写而成,也是马老师带着浓浓的两地情泼墨挥毫一气呵成的。字迹具有庙堂的威严之象,庄严大气,雍容华贵,气度非凡,雅气十足。难怪马老师能够荣获“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中国邮政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出版限量收藏版邮册个人专集。第二幅墨宝无论是书法还是内容,我都喜欢。马老师慧眼,她知道我目前欠缺的,更知道我所追求的,愿马老师的墨宝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在我文字的沙漠里咬牙前行。

       感激之余,心里总是过意不去。经有缘人文丽女士引见,仅一面之交,能让一位年近七旬的书法家,顶风冒雪为我这无名之辈邮寄墨宝,不能不说这是缘上缘,是邯郸与新乐的缘,是邯郸与北京的缘,更是峰峰与新乐的缘、峰峰与北京的缘。说到邯郸,说到峰峰,踩着陶土,摸着瓷片的我,不能不想到彭城的陶瓷。“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可见彭城陶瓷的影响力。人们常将“陶”、“瓷”放在一起进行描述,但是“陶”与“瓷”是有区别的。陶器和瓷器都是由泥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都有着“浴火重生”的经历,但陶器不施釉或施低温釉,因此显得有些粗糙,但朴实之中透着坚定和睿智;瓷器则多施釉,于是外表光鲜亮丽,于华彩之外显出玲珑和秀美。这不能不想到马国芬老师的书法和为人,她前世一定是陶瓷,是白底黑花的陶瓷,是宋代遗落民间的陶瓷。

左是作者王书芝,右是书法家马国芬

       作者简介:王书芝,中学级教师,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发表散文多篇,其中散文发表于《散文百家》、《西部散文选刊》、《散文风》、《渤海风》、《邯山新韵》等杂志及各级网络平台。其中《老妈的老井》获“张骞文学奖佳作奖”;《村里这群“疯”女人》荣获《当代人》主题征文优秀奖,《机灵哥》获河北省名作单片散文二等奖等。喜欢文学和朗诵,用文字涂抹生活,用声音传递真情!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马占顺:昨晚的月光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