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诗歌作品 > 做一个孤独的凡人
做一个孤独的凡人
作者:刘兴国


做一个孤独的凡 人

读到网上一篇文章,说:优秀的人喜欢独处。独处,可以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我认为这个观点基本是成立的。

在现代车马喧啸的时代,“浮世绘”席卷人间,真难得独处。

独处与孤独不是一个涵意,但它们象田野里两棵树,根,相挽在地下,根,相触在云里,它们有着同一样的寂寞,不见得同一样情怀,与生养它们们的土壤有关。

做一个孤独的凡 人

我不喜欢孤独,喜欢独处,但往往独处的前缀是孤独,是独自一人对立于一个房间,一处田野,一道山岗。

在家乡的时候,单位忙碌了一个星期,周末总要到田野上去,不是去聚众谈喧,只愿去寻一个僻静之处,安安地坐上一个时辰。看两只喜鹊在空旷的田间输电塔上飞来飞去,看一群小蜂在一片杂花上欢乐地汲取,或发现一个村妇手上挽着一个书包走娘家,欢欢跃动的身影延续着中国几千年的风俗,或是看到远处一个汉子一边轮抡着铁锨浇水一边高歌,唱的南腔北调。这时的心间充满舒服和喜欢,觉得生活幸福的象一股清水从心间往外溢出……

搬进京城了,其实处地并不十分繁华,但却沒有家乡田野的味道,周围是高楼,钢架桥,轻轨地铁,京周公路上湍急的车流人流,人生地不熟,孤独感时而生出。更多时候是一个人孤独地站在窗前,凝望对面的山岗,岗上的绿树,飞来飞去的白鸟,(它们有时是鸽子,有时是水鸟)和山上的轻雾。很感谢这道山岗,它叫雾岚山,有些诗意。好几次,触景生情,记起李白的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心融景合,静谧无限,连一支羽毛落地的声音都沒有,我谓之是一种“沉静的孤独”;沉静的孤独是人生一种坚实的状态,它会生出巨大的定力,风吹不动。

做一个孤独的凡 人


有时厌倦了,去山野寻找孤独。爬上一座山岭,穿过一片松林,仰臥在一座凉亭上。听山鸟儿在耳边啾鸣,看一束朿山草在风中微伏,脑海里浮出恣意的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是一种“享受型孤独”。什么都不想,只弹拨心中琴弦,让自己听;呼一曲长歌,让松林听;俟一轮明月,让天宇听;这是心灵最美好的时光,人生最无虑的状态。

极无聊的时刻,天寒地冷,踏着一地白雪恍入孤独。沿着一条河漫步,望河中冰草雪白,岸上万物尽素,周围山岭岑寂,四周空无一人,眼前顿现“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种“失落型孤独”油然而生。一时前路渺茫,踯躅彷徨,不知怎样是好,进退维谷。想到住室温暖如春,和出城时妻子的嘱咐,一个人在雪野伫立良久。

做一个孤独的凡 人


孤独的心景有多种类型。或达古通今,或曲伏万状,独处的思索由此而生。

被疫情封闭的日子里,千百万人共享“孤独”。背负深重灾难,心念灾区同胞,孤独是一种“焦虑型”的。耳边听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呼喊,感到激动时,也会生出“马思边草,雕盼青云”的冲动,但无力马上漫过心头。面对多起凡人壮举,献身英烈,也只能写几首小诗为他们鼓劲为他们礼赞。激动过后,赞颂过后,痛惜过后,仍然是锅碗瓢勺,仍然是书学食炊,一切复归自然。雁过消声,船过无痕,生活就是这样。

做一个孤独的凡 人

我们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孤独的凡人。(为他人树碑立传是他人的事),也许至到最后时刻你才参悟:当生活中的不幸消失繁华落尽,当生命终老焰火将熄,孤独奉上最后一粒灯火,照耀着一个个平凡而平静的脸,陪伴你我人世的最后一支蜡烛是:孤独。(关占彬


2020年3月7日

做一个孤独的凡 人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春在何方

[上一篇] 西域行吟——古风 抗疫初捷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