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刘祥老师——我生命中的摆渡人
刘祥老师——我生命中的摆渡人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图为刘祥先生

   在这个草长莺飞,和风送暖,风筝蹁跹的季节,我的恩师刘祥永远沉睡在了春天里,享年69岁。
   3月24日上午,惊闻刘祥老师与世长辞的消息。春节时,我给他打过电话,他的声音平缓,带着吟吟笑意,一日往昔,怎么会?怎么会?各方消息纷至沓来,铁一般的事实再难质疑。
   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几个转折点,生命中的摆渡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刘祥老师就是我的摆渡人,在我生命的至暗时刻,是他把我载到了光明的彼岸,是他赐予我幸运的光环。
   泪眼朦胧中,我依稀又看到他站在我身边,一脸慈祥的微笑,就像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样。
   那是2001年,也是一个春风拂面的3月。刘老师来我们村走亲戚,无意间听说村里有个女孩能写,还在北京电台获奖了,热心培育文学青年的刘老师当即决定登门来看我。
   刘老师第一次见到我的感受,10多年后,他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说:“(一见到她),我的心‘唰’的一下就凉了,她得了非常严重的类风湿,出不去,只能在家里,她能行吗?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出这样的人才,身体是个弱势,但是有崇高的理想,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非常勤奋,就有可能出成绩。身体弱势,意志强势,这样的人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更应该是一种鼓励。”
   初次谋面,刘老师送来了他的文集和几本《运河》杂志。他说:“《运河》杂志有个‘新秀’栏目,如果写得好可以在那里刊登。”当时,我一点儿没感觉到他的心凉,只觉得他像个和蔼可亲的邻居,娓娓鼓励我尝试文学创作,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出别人没有的感受。那些启迪和激励的话语,像春风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种子,在我心里句句生根。当时的我正无所事事,惋惜光阴虚度,又无可奈何。刘祥老师为我敞开了一道高不可攀的文学之门,我激动又胆怯地探进了头。
   我的第一篇自传体小说《珍爱生命》很快完成了,誊写在一沓信纸上,交给了刘祥老师。这篇青涩稚嫩的作品,得到了刘祥老师的高度重视,同年9月,在《运河》上刊登。我手捧杂志,嗅着那一缕墨香,心里说不出的狂喜和感动。
刘祥老师鼓励我多看书,勤练笔,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还给我送来了很多稿纸。看着那些排列整齐的小绿格子,我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写在信纸上的一行行小字,刘老师编辑起来得有多累。
   刘祥老师和我是同乡,都是听着大运河的波涛长大的张家湾人。他的诗文里渗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字里行间是万物葱茏的剪影,云水相依笔笔生辉,真情厚德脉脉生香。他是通州的一面旗帜,更是我心中永恒的灯塔。
   2003年秋天,刘老师编辑的又一套运河文库丛书问世,十本中有我一本,这也是我第一次出版个人文集。刘祥老师特意找了一辆车,帮我把一捆捆新书运回家。
   平时,我们联系不多。刘老师很忙,我不忍打扰。刘老师体谅我出行不便,也从不叫我参加任何活动。那次送书,他特意多停留了一会儿,指指旁边的电脑对我说:“现在上网很方便,你可以尝试着通过网络多多接触社会。”我告诉刘老师,我也感到自己的底子薄,想有一些突破,已经报考了高等自学考试,想静下心来学习,打好基础。刘老师笑着点点头,眼里全是期待。
   这以后的若干年,我先是忙于学业,毕业后又在网上工作,精力不够用,写作的时间也少了。每次通电话,刘老师都会先问我:“最近身体挺好的吗?”听到我肯定的回答,他笑呵呵的接着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有空就写写,稿子给我也行,给别人也行。文联的活动挺多的,有时间多参加……”
   创作、编辑、出版,惜时如金的刘祥老师忙于弘扬运河文化,忙于著书立说,忙于发现新人、培育新人。他一生为文,谦逊低调,默默无声做学问。他多次谢绝媒体的采访、友人的邀约,但对于文学青年的点拨提携不遗余力。
   2016年初,刘老师欣然接受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的邀请,甘于为我做“绿叶”。录完节目出来,天上飘着细碎的小雪,我们要送刘老师回家,他执意不肯,说不顺路,他还要去一趟文化馆,就裹紧外套匆匆走了。
   2016年春的一天,我一到“通州榜样”颁奖典礼的现场,就看见刘老师已然坐在了台下,准备为我颁奖。从上午彩排,到下午的正式录制,刘老师搭上了一天的时间。事后,我歉疚地说:“这得耽误您多少活儿啊!”刘老师依旧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这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刘祥老师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滋养了多少人的精神世界,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如果当初没有遇到他,我的余生只能是苟活于世。我的一万次感谢,能否换他多留一天?
   刘祥老师倾尽心力打造中国作家之乡,呕心沥血壮大运河文脉,众多文学爱好者在他的扶持下,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只要你有才华,我就尽力为大家搭一个平台,让你们有施展才华的地方。我只希望做学问就是做学问,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学问就做大了。”而今言犹在耳,恩师已逝。他用勤勉仁善的一生写就了一部传世经典,热血丹心,翰墨留香。
   3月26日,是刘祥老师安葬的日子,风雨交加,天地同悲,运河之子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家乡,离开了他歌咏不尽的故土。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飞出了人们的视线,只留下一双双遥望的泪眼和不眠不休的思念,世间再无他的身影,耳边再无他的声声教诲。

   我想,他已化身一粒种子深植于这个春天,滋长出的一枝一叶都将是他献给这片土地滚烫的诗篇,借风儿诉说无限深情和期盼。

文/李延芳

责任编辑:清风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山里人--山里情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