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才,号文盛,别署对月轩主人,1953年10月生于黄骅,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院院长,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河北省书画诗词研究院副院长。
艺术评论
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善写榜书之人,他就是河北省书协副主席、河北省书画院院长陈茂才先生。每次路过河北会堂门口,都会重新感受一下陈先生题写的《河北会堂》四个擘窠大字,一股恢宏气势,裹挟着端厚和平扑面而来,令人仰视之余,暗生佩服。
中国书法最基本的艺术因子是点线。一个成熟的书家对点线的运用,除去字体结构、形体的关系、妙肇神采的把握外,与个人的性情、学养、审美情趣有很大关系,更本于“法乎其上、法乎自然”的高境界,散怀抱,求神采,游于艺,追求“有法而无法,无法而有法,法无定法为妙法,妙法无法为定法”的艺术规律。我初见陈先生的榜书作品,就被其作品的点画之完美、线条之质感、用笔之老道、取势之险峻、神采之飞扬所撼动。张怀瓘书论里说:书法与文学相比,是可“化育天下”,“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定已见其心”。书法是图形的语言表达形式,点与线的精到比文字更为直接简约。一幅得意之作,往往是作者从大千世界汲取各种生命和知识的形式物化之美,化为变化无穷的笔墨语言的体现。能现作者意,撼观者心。
陈先生谈书法,思维清晰,出口成章。他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佛、儒、道的经典章节、句子,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他说:书法之美,贵以载道。唯有透过笔墨看精神、品韵味、悟本源才是追求书法的正途。书法艺术的厚重与不朽是因为它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学习、研究、揣摩和感悟,需要不断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溶化和浸润。书法人应该求本溯源,“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这些年,我在书法道路上不懈躬行,方知书道难,真的是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坚持,能够鞭策艺术家终生临池,笔耕不辍,追根溯源。先生从不讲自己的书法成绩,说的是对自己题写的好多匾额作品的不满意。他这温文尔雅、谦和朴诚的性格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古有“字如其人,笔正心正”之说。赏析陈先生的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先生个子高猛,俊雅倜傥,气度非凡,人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他的大字气和、小字精到,既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精华,又注入了时代审美的个人认知,形成了独到的书法语言。其正书出于北碑与唐楷,行草宗法旭素及山谷、王铎等,小楷师法“二王”。观其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清静典雅,宽松流畅,灵巧工谨。行书变化多姿,转折、顿挫、运笔沉着痛快,点线俊美,下笔斩钉截铁,如断金切玉,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变化多端,给人清新愉悦之感。其行草条屏,飞动连绵,一气呵成,雄浑豪迈,蔚为大观。其书法艺术师古不泥古,既有古典书法的神采和意趣,又具有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美感品质,这就是书论里的“随心所欲,不逾规”。
陈先生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不忘积极做文化交流的使者,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高层文化交流活动,2005年9月,随河北省文化代表团出访欧洲,其作品被比利时首相、王储等诸多政要悬挂与收藏。2010年以来,先后三次代表河北省文化艺术家参加“河北文化宝岛行交流活动“。他在舞台上、写字场甚至餐叙间的演讲,充满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自爱、自尊和自觉,深受岛内外各界人士的称道。近日又被委以重任,组织并参与书写石家庄一号线地铁站名,并受邀书写“河北吴桥国际杂技艺术学校”等书写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陈茂才也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陈先生工作室陈列着十个木刻贴金榜书“寿”字,章法得当,布局合理,浑然天成;笔法娴熟,中锋为主,万毫齐力,一笔贯底,刚柔相济;字法险峻,草书结体,形神兼备,一气呵成;用墨浓淡适中,酣畅淋漓。观之,充盈着一种高贵典雅的自然仪态,没有一丝世俗气,抹去岁月的锋芒,婉转蕴藉,大美而不言,是岁月的大写意。他说:我书写的寿字,制作成金匾,意在免费赠送给有故事、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百岁老人,尽点孝道。
这就是一位书家的宽博胸怀和人生境界。
[下一篇] 京剧抒怀 翰墨放歌——赏析刘金凯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