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会员作品选登】
★刘祥老师——我生命中的摆渡人/李延芳
【抗疫情作品选登】
★解禁/连伟丽
★抗疫斗争中的中国速度/孙朝成
【会员作品选登】
刘祥老师——我生命中的摆渡人/李延芳
庚子年的春天,这个本是草长莺飞,和风送暖,风筝蹁跹的季节,却给人留下了太多沉痛的记忆,恩师刘祥的去世就是其中最重的一笔。
去年冬天,我偶然听说刘祥老师生了重病,心里一惊。一打听,他年初就生病了,住院一段时间,后来好多了。刘祥老师最怕惊扰别人,也不想让外界知道他生病的事。我只好打消了前去看望的念头,在电话里和刘老师闲聊一阵。听刘老师说话,精神头似乎还可以,我稍稍放了心。
春节时,我又给他打电话,他的声音平缓,带着吟吟笑意,一如往昔。
3月24日上午,突闻刘祥老师与世长辞的消息,我不敢相信。紧接着各方消息纷至沓来,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疑。
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几个转折点,生命中的摆渡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刘祥老师就是我的摆渡人,在我生命的至暗时刻,是他把我载到了光明的彼岸,是他赐予我幸运的光环。
泪眼朦胧中,我依稀又看到他站在我身边,一脸慈祥的微笑,就像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样。
那是2001年,也是一个春风拂面的3月。刘祥老师来我们村走亲戚,无意间听说村里有个女孩能写,还在北京电台获奖了,热心培育文学青年的刘老师当即决定登门来看我。
十多年后,刘老师谈起第一次见到我时的感受:“(一见到她),我的心‘唰’的一下就凉了,她得了非常严重的类风湿,出不去,只能在家里,她能行吗?但我还是希望能出这样的人才,身体是个弱势,但是有崇高的理想,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非常勤奋,就有可能出成绩。身体弱势,意志强势,这样的人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更应该是一种鼓励。”
初次谋面,刘老师送来了他的文集和几本《运河》杂志。他说:“《运河》里有个‘新秀’栏目,如果写得好可以在那里刊登。”当时,我一点儿没感觉到他的心凉,只觉得他像个和蔼可亲的邻居,娓娓鼓励我尝试文学创作,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出别人没有的感受。他的话,春风化雨,在我心里句句生根。那时的我正无所事事,惋惜光阴虚度,又无可奈何。刘祥老师为我敞开了一道高不可攀的文学之门,可是,我能行吗?我激动又胆怯地向那扇门里张望。
写什么呢?过往的经历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窝,我以稚嫩的笔触如实描摹,一篇自传体小说《珍爱生命》很快完成了,我誊写在一沓信纸上,惴惴不安地交给了刘祥老师。没想到这篇青涩的作品,得到了刘老师的高度重视,同年9月,在《运河》上刊登。我手捧杂志,嗅着那一缕墨香,心里说不出的狂喜和感动。
刘祥老师鼓励我多看书,勤练笔,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还给我送来了很多稿纸。看着那些排列整齐的小绿格子,我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写在信纸上的一行行小字,刘老师审阅修改起来得有多累。
刘祥老师和我是同乡,都是听着大运河的波涛长大的张家湾人。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写出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歌词。他的诗文里渗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字里行间是千古悠悠万物葱茏的剪影,云水相依笔笔生辉,真情厚德脉脉生香。他是通州的一面旗帜,更是我心中永恒的灯塔。
刘老师倾注心血更多的是《运河》杂志和《运河文库》,像孩子一样在他的呵护中成长。2003年秋天,又一套《运河文库》丛书问世,10部中有我1部,这是我第一次出版个人文集,之前根本不敢想象,感激和兴奋无以言表。刘老师特意找了一辆车,帮我把一捆捆新书运回家。
平时,我们联系不多。刘老师很忙,我不忍打扰。刘老师体谅我出行不便,也从不叫我参加活动。那次送书,他特意多停留了一会儿,指指旁边的电脑说:“现在上网很方便,你可以通过网络多多接触社会。”我告诉刘老师,我也觉得自己的底子薄,想有一些突破,已经报考了高等自学考试,想静下心来学习,打好基础。刘老师笑着点点头,眼里全是期待。
这以后的若干年,我先是忙于学业,毕业后又在网上工作,精力不够用,写作的时间也少了。每次通电话,刘老师都会先问我:“最近身体挺好的吗?”听到我肯定的回答,他笑呵呵的接着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有空就写写,稿子给我也行,给别人也行。文联的活动挺多的,有时间多参加……”
我没去过刘祥老师家,几乎每次给他家打电话,他都立即接听。想来电话就放在他的写字台上,他长年累月伏案工作,日夜苦行。惜时如金的刘祥老师忙于弘扬运河文化,忙于著书立说,忙于发现新人、培育新人。他一生为文,谦逊低调,默默无声做学问。他多次谢绝媒体的采访、友人的邀约,但对于文学青年的点拨提携不遗余力。
2016年初,刘老师欣然接受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的邀请,甘于为我做“绿叶”。当时主持人恳切邀请刘老师单独做一期节目,他婉言谢绝,一再推荐其他同事去讲讲。录完节目出来,天上飘着细碎的小雪渣,我和妈妈要送刘老师回家,他执意不肯,说不顺路,他还要去一趟文化馆,就裹紧外套匆匆走了。
2016年春的一天,我一到“通州榜样”颁奖典礼的现场,就看见刘老师已然坐在了台下,准备为我颁奖。从上午彩排,到下午正式录制,刘老师搭上了一天的时间。事后,我歉疚地说:“这得耽误您多少活儿啊!”刘老师依旧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这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刘祥老师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滋养了多少人的精神世界,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如果当初没有遇到他,就不可能出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我的余生也只能是苟活于世。一万次感谢,能否换他暂且留步?
刘祥老师倾尽心力打造中国文学之乡,呕心沥血壮大运河文脉,众多文学爱好者在他的扶持下,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他苦心栽培的文学之树郁郁葱葱。
“只要你有才华,我就尽力为大家搭一个平台,让你们有施展才华的地方。我只希望做学问就是做学问,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学问就做大了。”为了这句话,他燃情一生。直到病重期间,他还在家人的搀扶下勉力坐到电脑前,争分夺秒地处理工作。而今言犹在耳,恩师已逝。他用勤勉仁善的一生写就了一部传世经典,热血丹心,翰墨留香。
运河之子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家乡,离开了他歌咏不尽的故土。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飞出了人们的视线,只留下一双双遥望的泪眼和不眠不休的思念,世间再无他那熟悉的身影,耳边再无他的谆谆教诲。我想,他已化身一粒种子深植于大运河畔的春天,滋长出的一枝一叶都将是他献给这片土地滚烫的诗篇,借风儿诉说无限深情。
悲痛中,有一种力量在心底积蓄、升腾,沿着他的期盼走下去。
作者李延芳,女,生于1976年10月,肢残,大专学历,居住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北京市通州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残联《挚友》杂志通讯员。
【抗疫情作品选登】
解 禁
文/连伟丽
从冬天开始
把它禁在哨里
悲愤交加
禁在一朵樱花里
一座城市,隐约
可见黄河性格的城市
我们把它禁在口罩里
消毒液,内分泌和神经里
甚至禁在炊烟里
阻止了多少失调和紊乱
今天,我们用长江的指纹解锁
密码是天佑中华
我看见那把钥匙
印着心连心的颜色
庚子仲春,湖北武汉解禁之日
2020-04-08
作者连伟丽,女,诗人、书法家。北京市人,本科学历。书法师承欧阳中石弟子云志功老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中级教师,北京生态摄影家协会监事,中华传统文化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北京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
抗疫斗争中的中国速度
一位诗人抗疫斗争胜利的感言
文/孙朝成
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的跟踪观察
诗人笔下会发出怎样的感悟
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的激烈战斗
诗人笔下会要做出怎样的回顾
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的波澜起伏
诗人的笔下会响着怎样的旌鼓
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的惊心动魄
诗人的笔下描着怎样的画图
是统帅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反应
几百支医疗队在几天内火速派出
是全国上下第一时间联动
一条防线在几天内火速构筑
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紧急集结起联防联控的队伍
是第一时间开辟科研战场
治疗方案一版又一版火急推出
是第一时间调集精兵强将
一场阻击战火急部署
抢出时间就是抢出生命
抗疫战斗创造出惊人的速度
两座医院在十天内建成
那是火神与雷神惊天的震怒
十几座方舱医院神话般出现
将疫情用精准施控制服
几百支支援队伍汇集湖北
转瞬间将肆虐的病毒果断封阻
中国方式创造出的中国速度
让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呼
中国速度创造出的中国经验
为整个世界提供了信心与鼓舞
这是大情大爱创造的速度
不容有一分一秒的犹豫与耽误
这是大智大勇创造的速度
是十四亿人急如星火的付出
这是上下一心创造的速度
是联防联控的呼应与部署
这是一盘大棋创造的速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
在中国土地上创造的中国速度
让战争刚刚发生结论就早早作出
在中国土地上创造的中国速度
让疫情刚刚肆虐就遭到早早封阻
从死神手中抢出来的速度让人惊诧
也让大洋彼岸的幸灾乐祸者顿时瞠目
此时,有谁还在诋毁我们的努力
此刻,有谁还在轻视我们的制度
从战士手中创造的中国速度
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从拼搏中创造的中国速度
为中国力量做出诠释与备书
中国速度就是中国关爱
是对每一个生命的精心守护
中国速度就是中国效率
是对每一个战机的把控与添补
中国速度就是争分夺秒
中国速度就是一再加速
抗疫胜利是抢出来的胜利
能抢出时间就能决定胜负
中国速度就是中国发展
中国速度就是中国脚步
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速度中体现
我们的每一次成功都会在速度中突出
中国速度是中国自豪
它会让中国赢得永恒的进步
2020.3.26——28
于南国威尼斯城米兰园
作者孙朝成,诗人,诗评家,歌词作家。1947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居北京。系 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自1998年以来,陆续出版了现代诗、传统风格诗、歌词、诗论等著作20余部。是红色旅游歌曲《魂牵梦绕西柏坡》《延安放歌》《放歌井冈山》《历史记住了双城堡》的词作者。
主 编:刘维嘉
副主编:张 丽
编 辑:任淑敏 杨 梓 张德虎
责任编辑: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