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坛资讯 > 北京采风(总第54期)
北京采风(总第54期)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本  期  导  读
   【会员作品选登】
   ★深切怀念刘祥老师/王安
   ★照亮夜空的启明星/高玉娟
   【抗疫情作品选登】
   ★寄托与哀忧会长出力量
   ——清明节写给抗疫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与遇难同胞/孙朝成

   【会员作品选登】
   深切怀念刘祥老师/王安
    惊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通州区作家协会主席,《运河》杂志执行主编刘祥老师不幸因病去世,内心充满悲伤,谨以此文,抒发怀念之情。
    刘祥老师是通州张家湾人,怀着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他用文笔热情讴歌通州这片热土,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曲艺等诸多方面。其中《大顺斋糖火烧》作品,以其新颖、独特的通州地方特色,荣获当年文化部群星创作优秀奖。《运河组歌》更是一部巨作,这个作品还被拍摄成电视风光片在全国热播,《运河组歌》是一张熠熠生辉的烫金名片,让世人更加了解运河,热爱通州,刘祥老师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坛大家。
    第一次拜读刘祥老师作品是在1999年,这一年的秋天,我有事去文化馆,常富尧老师送给我几本《运河》。其中有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当年刘祥老师参加北京民间艺术研究会,骑着自行车沿运河南下采风时所写的纪实散文。文章中不仅记录了运河沿线的名胜古迹,还详细介绍了各地不同的淳朴民俗风情。由于我很喜欢历史和地理,所以对刘祥老师的纪实散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回到家,坐在炕沿儿上,全神贯注用了一个多小时把文章读完。手捧着书闭上双眼,仔细回味才体会到,刘祥老师用渊博的知识造就了自己扎实的写作功底,读完文章,更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令我至今难忘。
    我本身是个相声爱好者,平时喜欢写一些相声段子。2013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开始向通州《运河》投稿。眼看着投稿时间过去半年多了,也没有音讯,我知道刘祥老师当时任执行主编,负责刊物校对及最终定稿,一天到晚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我心里总想打听一下投稿的事情,可是又怕打扰刘祥老师正常工作。我只好选择在一个星期日晚饭之后,拨通了刘祥老师的电话,我先问候一声:刘老师好,我是相声作者王安,今天给您添麻烦了。电话里传来一阵语速很慢但又充满温馨的话语:啊,想起来了,你以前发过来一个自己写的相声作品,那个作品我看过了,首先一点要肯定,你的创作热情是好的。随后,刘祥老师又耐心仔细为我讲解了曲艺(相声)创作基本要领,并重点提示我今后要多听多看名家的经典作品,反复品味其中的内涵,这样才能够稳步提高自己的创作作水平。
    和刘祥老师的这次交谈使我受益匪浅,一年后,我把自己的作品反复修改之后,又发到了《运河》刊物邮箱。几个月后,我接到了邮局邮来的一本《运河》刊物和一张汇款单。我急切打开还带着油墨香味的刊物,看到了自己创作的作品终于被出版了。仔细看完全文我发现,有的重要地方是经过再次修改了。我心里明白,这是刘祥老师对作品做了重新修改。当时我心潮起伏,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刘祥老师的感激之情。是啊,刘祥老师那样一个有名的文坛大家,每天的工作是那样忙碌,还能抽时间为我这样一个无名作者修改作品,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继续加倍努力写好新的作品,以此来报答刘祥老师。
    2017年6月份,我参加了《颐和西集》一书的研讨会。刘祥老师作为特邀嘉宾,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在当时我坐在刘祥老师斜对面位置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刘祥老师,他和蔼可亲的面容,严谨细致的文章分析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7年11月底的一天,我接到好朋友吴德龙的电话,通知我做好准备,明天一起到通州刘祥老师家里取新书。第二天上午9点钟左右,我们驱车来到通州一处很普通的居民楼下。下了车,登上狭窄的楼梯,来到一户人家门口。听到我们的敲门声,主人打开门。由于我从前在会议上见到过刘祥老师,所以一眼就认出是他。刘祥老师站在门口,满脸笑容说道:欢迎、欢迎,里面请坐。吴德龙忙着给我们介绍:这位是刘祥老师,这位是王安。刘祥老师与我们一一握手相互问候。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开始交谈起来。刘祥老师亲切得问我:你还坚持写相声吗?我说: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写作,以后还想学习写作民俗、文史,还望您在这方面多多教导。刘祥老师一听十分高兴,勉励我,民俗、文史写作很讲究接地气,作者不光要多看书,拓宽自己知识面,更要多深入民间体验生活,从中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坚持自己的风格,写别人不曾写过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最有价值的民俗、文史。
    大家在一起交谈了足有一个小时,吴德龙和我知道刘祥老师工作很忙,于是站起身,和刘祥老师告别。临别时,刘祥老师还送给我一本厚厚的《刘祥作品选》。并再次叮嘱我:多看书,知识丰富了,才能写做出更好的作品。
    时间过得真快,和刘祥老师那次见面一晃已经过去二年多了。今闻刘祥老师不幸因病去世,内心充满哀思。刘祥老师那和蔼可亲的面容还在眼前浮现,谆谆的教诲依旧在我耳边回荡。(2020年4月3日)

    作者王安,男,1964年出生于北京市西集镇辛集村。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两河文学社社员。 

    照亮夜空的启明星/高玉娟
    夜色朦胧,大运河畔灯光依旧璀璨,这一天是2020年3月23日,我和先生漫步在公园里。突然天空中滑落一颗流星,一闪而过,心里顿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我知道一直惦记的刘祥病危正在医院治疗,会不会?我赶紧打消念头,连连骂自己晦气,并向上天祈祷:保佑恩师平安归来。
    一晚无眠,早晨被手机一连串的手机铃声惊醒,通州区的作家群公告了刘祥去世的消息,而且注明疫情期间不做集体告别仪式。群里接连的信息不断,我分明听到了无数人的哭声。此时,我悔,我恨,昨天晚上为什么有预感而没有重视,如果我打一个电话给恩师,至少还能见他最后一面。这个遗憾将伴我终身。
    认识刘祥老师也是巧缘,我因为身体不好在家里养病,收入有限不得以开始写文章,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不是纯粹走文学的道路,更多的是挣点稿费,贴补自己生活需要。同是西集镇的老作家于腾龙看过我的文章,把我介绍给刘祥老师,当时他是《运河》杂志的执行主编,还是通州作家协会的主席。通过电话我谈了自己的生活状况,以及经历,又打印了几份发表在《通州时讯》的稿子给他看。我小心翼翼,因为自己很微不足道,而刘老师是通州文化名人,怎么能够为我这样一个人操心呢?但是出乎意料,刘老师第二天把我的稿子重新修改了一边,不仅包括文章内容,更细致到个别的词句,甚至是标点符号。
    那天终于见到了刘祥老师,我看着他慈祥的笑容,听着他平易近人的话语,让我的心里倍感温暖,更让我增强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和生活的信心。
    不到一周的时间,我的作品《心路》《媳妇》陆续发表在《运河》杂志上,并得到不少朋友的鼓励,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刘祥老师的帮助。
    刘祥老师一直关注着我,帮助我在文学道路上大胆向前迈进。
    2012年国家出台新政策,我重新回到教师岗位。但面临教育改革,我做为中年人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但又要服从上级的安排。也许比较敏感,也许天生的神经质,到了岗位后我发现很多都是新人,他们都用怀疑的眼光看我,毕竟自己在家休息了那么多年,刚拿起教科书,还面临着新的中学生,心底难免没有底气。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刘祥老师听,他安慰我说:“先以教师的工作为重,业余时间搞创作,是金子总能发光。”最后让我写下我的工作单位地址,默默的放进他的衣兜里。从此以后,我常收到《运河》杂志,上面不但有我的文章,还有一封刘老师给我的亲笔信,他在信中鼓励我要勇敢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坎坷,还鼓励我拿起手中的笔,在写作中不断进步。
    非常感恩刘祥老师。我工作不久就结婚了,我家的小区中上园九号院紧邻着刘老师的家,我和爱人到西上园买菜也经常看到刘祥老师和老伴儿一起遛弯。每当看到我,他都很高兴,总要和我聊聊写作那些事,我有时竟然忘了买菜,回到家才发现菜篮里还是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工作上慢慢熟悉了业务,工作越干越起劲,和同事相处也和谐多了。
    2016年的一天,刘祥老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申请入会的事情已经批了,让我出来领取通州作家协会会员证。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天已经黑了,他还穿着夹克衫,黑裤子,脚踩一双运动鞋,慢慢踱出小区大门。我马上迎了上去,从他的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会员证。我心里清楚,会员证里有他对我的殷切期望。
    无论怎样,恩师也离我而去,痛苦流泪过,愤恨苍天过。我记得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刘祥老师永存我心中。
                              2020年4月3日星期五 

刘祥(中)、高玉娟(左)


    作者高玉娟,现任西集中学教师,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通州作家协会会员。


   【抗疫情作品选登】
    寄托与哀忧会长出力量
    ——清明节写给抗疫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与遇难同胞/孙朝成

此刻,流水鸣咽,青山垂首
此刻,国旗半降,气笛低奏

此刻,医院肃然,街道人立
此刻,城市无语,乡村泪流

今年这个清明节特别悲伤
全中国的悲伤都集中在这个时候

今年这个清明节特别哀忧
全中国的哀忧都凝聚在送别的路口

肆虐的疫情刚刚被制服
满天的阴霾刚刚被赶走

你们却在清明前与我们告别
告别在即将全胜的关头

英雄的战士投身英勇的战斗
壮烈的牺牲壮烈着战斗的春秋

前赴后继杀开一条血路
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时候

牺牲与遇难都是一种站立
英勇无畏在前行中牵手

国旗半降为你们致哀
你们的离去书写了不朽

哀鸣的气笛寄托了怎样的哀思啊
哀思又传递出怎样的付出与承受

一路走好啊,你们的离去是民族的伤痛
——伤痛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搏斗

一路走好啊,你们的离去是社会的悲愤
——悲愤的平抚要经几多的夜晚与白昼

此刻,我们要用气笛声为你们送行
——让青山绿水将你们迎候

此刻,我们用鲜花覆盖你们的鼾声
——让芬芳的清爽与你们相守

此刻,我们用泪水洗亮你们的英名
——让长长的叮嘱伴你们好走

此刻,你们用牺牲换取了胜利
牺牲与胜利告别于决战的前奏

此刻,我们用低吟为你们送别
在你们的墓碑前摆上祭奠的酒

此刻,我用诗句为你们饯行
用我的倾诉伴你们的长久

此刻,民族用悲哀聚集力量
飘扬的半旗托起了灵柩

逝者的梦与生者的泪
汇聚在清明节这个悲伤的时候

江上的风与风中的气笛声
萦绕在十四亿人的心头

安息吧,我们的同胞
振奋吧,我们的亲友

今天是清明,说出我们的期待
今天是清明,种下我们的忧愁

期待与哀忧会长出力量
在这清明节难忘的时候
2020.4.4
于海口南国威尼斯城米兰园


作者:孙朝成——

    诗人,诗评家,歌词作家。1947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居北京。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自1998年以来,陆续出版了现代诗、传统风格诗、歌词、诗论等著作20余部。是红色旅游歌曲《魂牵梦绕西柏坡》《延安放歌》《放歌井冈山》《历史记住了双城堡》的词作者。

主  编:刘维嘉 
副主编:张  丽
编  辑:任淑敏  杨  梓  张德虎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下一篇] 北京采风(总第53期)

[上一篇] 河北省采风学会理事李爱红创作“抗疫”文学作品成果丰硕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