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传说故事 > 69、我讲龙故事:五龙口记
69、我讲龙故事:五龙口记
作者:韩中清

青山仰望五龙口,绿水环村林木深。

九域图形龙脉广,高天厚土有真金。

“五龙列阵,四海藏蛟。”据史料记载,一千年前,后晋皇帝曾在这儿厮杀。当地人介绍,“其实咱们村子最早叫兴龙铺,我小时候用的布袋、柜子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这可能与附近众多带龙的地名有关。”爷爷介绍说,火车北站在他小时候有一条河,叫“卧龙沟”,自五龙口南门流向西史赵村,西史赵村西头有一座古庙,叫“五龙庙”,现在每年农历的十月二十五就是五龙庙会。村子因为临近卧龙沟,来往需要坐船才能通过,就形成了渡口,在渡口周围慢慢开了供住宿吃饭的馆子,而且生意兴隆,后来就由兴龙铺改为了兴隆铺。

针对郑州市高新区石佛街道办五龙口村村名的由来,记者咨询了石佛街道办地方志专家,终于获知原委。据五龙口村村志记载,五代后梁末帝时(公元913年),郑州防御使王彦章,山东郓州寿张人(见民国五年郑县志),在未居官前因穷困潦倒,在此以摆渡为名,专拦劫过路贪官与奸商。石敬瑭、刘知远、石重贵、郭威和柴荣等路过渡口时,曾与拦劫他们的王彦章厮杀过一场。

后来,石敬瑭等人利用后唐末年天下大乱之机,夺了李从珂的皇位,先后建立了后晋、后汉和后周,当了乱世皇帝。于是人们把石敬瑭等五人说成是“五龙”,把他们与王彦章大战的渡口称为“五龙口”,并在此地建了五龙庙,塑有石敬瑭、刘知远、石重贵、郭威、柴荣五人金身,让他们永享人间香火。人们认为既然五龙在此集会过,五龙口必定是块风水宝地,就紧靠五龙庙附近定居下来,并以五龙口作为村名,到明朝时期,村民们汇众积财,在村东门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有“五龙困彦章”的传说(此碑已毁)。

1927年,冯玉祥督豫时,曾在五龙口村驻扎,他将五龙口村改为“五权村”。蒋介石于1928年2月在郑州阅兵时,曾到五权小学参观过。后来村名又恢复为五龙口村。

历史研究学者、黄河水利委员会职工李矗森昨日也给本报打来电话,叙说了他的故乡新密市袁庄乡龙泉村龙泉寺的由来和神奇之处。李矗森说,龙泉寺三面环山,所在地被称为龙湖地,建于明朝景泰四年,也就是1453年,寺旁有龙泉和凤泉,凤泉也被当地村民称为凤凰池,直到现在,龙泉泉眼依然出水不断,十分兴旺。据李矗森讲,龙泉寺石牌坊上,至今仍留有一副少见的对联,没有横批。“上联是:‘仰望青山龙湖地’,下联是:‘户对绿水凤凰池’,横批位置只有一幅精美的双龙戏珠的雕刻纹饰。”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就叫中国,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很多人都熟悉,也承载了太多中华儿女对发扬光大龙文化的寄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虽然对郑州地区的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郑州乃至河南地区在中华龙文化中有何地位,都不太清楚。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龙文化研究权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翟智高。对郑州所处的“中华龙脉”的地理位置之重要,翟智高进行了充分肯定。

据翟智高讲,从中国地形图上看,宝鸡、咸阳、洛阳一线为秦岭,向东北经中条山、太行山、燕山到北京,整个山形地势状如巨龙,北为龙首,中为龙腰,西为龙尾,这些地带出过帝王,或能够安葬帝王、护佑王室后裔的山水之脉,历来被称为“中华龙脉”。古代都城皆选定在巨龙身上,比如龙腰部位的西安、洛阳,龙脖部位的安阳。自洛阳龙门经嵩山到郑州的山脉地貌,似龙的巨大前足,状如巨螯,而郑州正好位于龙足上,是“中华龙脉”胸部最为开阔的地带,用“举足轻重”来形容郑州在“中华龙脉”的地位,再恰当不过了。

(据《大河报》记者 李岩 温中豪文章整理)

[下一篇] 68、我讲龙故事:九龙山仙

[上一篇] 70、我讲龙故事:二龙戏珠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