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们正在编辑《韩氏古今诗词精选》一书。从西汉、东汉、唐、宋、元、明、清年代选稿情况看,发现一大批诗词精英人物,以及先贤们的趣闻轶事。今天再次选发韩愈的诗和故事,请您欣赏。
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
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
放朝还不报,半路蹋泥归。
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出门各有道,我道方未夷。
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欺。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
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集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于一身。刘禹锡称他可与孔子并肩:“高山无穷,太华削成。人文无穷,夫子诞生。”苏轼对他称赞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弱,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曾国藩夸他,无所不能:“韩公如神龙万变,无所不可。”韩愈,凭借一篇《师说》成为百代之师、万师之首,为后世众人传道受业解惑。
苦难是强者诞生的摇篮
大历三年,韩愈刚出生时,他的家境还算不错,祖辈曾在朝堂或者地方当官,他父亲韩仲卿官至秘书郎。日子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一家人也整整齐齐,衣食无忧。只可惜好景不长,韩愈三岁那年,父亲骤然长逝,随之家道中落。父亲去世后,韩愈由兄长韩会照料抚养。长兄如父,本以为兄长会陪伴韩愈直至他长大成人。然而,命运善妒,吝啬赋予世人恒久的平静。父亲去世的第九年,兄长韩会因故受牵连,被贬到韶洲当官,刚上任没多久,便病死于任上。
韩会早逝,韩愈先是随嫂嫂回到河阳老家安葬兄长,而后叔嫂二人又离开河阳,去到江南宣州定居。从河南到韶洲,再从韶洲回到河南,而后又由河南去往江南,一波三折,这一时期韩愈都是在困苦与颠簸中度过的。到底是怎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也许正是经历过这样的流浪生活,尝过别人没尝过的苦,走过别人没走过的坎坷,韩愈才越发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因而更加奋发图强,刻苦读书。据史料记载,韩愈三岁便能识文断字,不到七岁便熟读诸子百家,他一度勤奋刻苦到无需旁人督促勉励就能自己专心致志。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竹杖芒鞋又何惧,只管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也可任平生。也正因为有这种不惧苦难,敢于直视困难的勇气,才有了后来的有口皆碑,广交天下文人贤士,好友满江湖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科举屡败屡战,强者不畏失败
贞元二年,韩愈离开江南宣州,只身前往长安进京赶考。
期间,他曾投奔于家族中的一个兄长,想以此获得当地官员的举荐,但最终一无所获。第二年,韩愈在宣州取得乡贡资格后又去了长安。然而,偌大的长安城里,竟无他的容身之处。落第长安城,韩愈生活无依无靠,就在举目无望的时刻,千里之外又传来族中兄长死于非命的噩耗。真真是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此后的第三至五年,韩愈都在为科举考试废寝忘食,劳心劳力。这三年间,他参加过三次科举考试,结果都败北而归。屡次惨遭挫败,韩愈决定暂停学业,他从长安城返回宣州,在那里呆了三年。贞元八年,韩愈从宣州出发前去长安,准备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终于成功考上进士第,算是一只脚踏进了进士的大门。可是,第二年参加吏部考试时,他又失败了。而且,那一年,他嫂嫂去世了。接到消息,韩愈从长安返回河阳老家,为嫂嫂守丧五个月。丧后第二年,韩愈再度去长安参加吏部考试。同以往一样,这次他又没考过。贞元十一年,韩愈第三次参加吏部科考,结局仍然以失败收场。期间,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回复。许是不堪重负,韩愈彻底离开长安这个伤心之地,回程途中折返去了洛阳。四次科举考试,三次吏部考试,从19岁第一次参加科考算起,韩愈前后参加了十五次科举考试。十五年寒窗苦读,最终在34岁那年,他才正式入仕。他用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和时间,才终于得偿所愿。其中艰辛不必言说,光是这份坚持与毅力,就足以让人动容。好在,世上也没有白走的路,你想要的一切答案,时间都会给你。
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贞元十二年,韩愈因受人推荐,得以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并出任当地的节度使观察推官。在位期间,韩愈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贞元十五年,举荐韩愈当官的人逝世,韩愈随其灵柩离镜。在他离开的第四天,当地突发兵变,军中大乱,韩愈因先行一步离开而免遭此祸。
同年秋天,韩愈应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的邀请,出任节度使推官。年关将近,张建封派他去长安给皇帝拜贺,面圣时韩愈谈论直爽坦率,刚正不阿,却不擅长处理一般的人情世故。第二年春天,韩愈便离开长安回到徐州,又在夏季离开徐州,回去洛阳。贞元十七年,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而后又被晋升为监察御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任职监察御史没多久,韩愈就因被人谗害而被降职,贬为县令。就职县令期间,韩愈凭借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获得赦免,随后他又被召回长安,正式担任国子监博士。然而,官位还没坐热乎,他又因直言不讳被贬了。任职时长没几年,被贬的次数却数不胜数。韩愈认为自己才学高深却屡次遭贬斥,心有不甘,便创作《进学解》一书来自喻。
当朝宰相看完他的创作,对他深表同情,觉得他有史学方面的才能,于是任命他撰修当时的史册史书。好日子没安生几天,韩愈的仕途风波又起。元和十四年,皇帝派使者前往凤翔迎接佛骨,当时长安城内掀起一阵信佛狂潮。韩愈却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直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属荒唐之举,要求皇帝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皇帝听闻勃然大怒,想用极刑处死韩愈,幸而被朝臣极力劝谏,韩愈才免于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皇帝将韩愈贬去潮州当刺史。职场如战场,韩愈虽屡屡被贬,却依然不忘初衷,无论在哪里当职,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正应了那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巨星陨落,一切过往如云烟
韩愈对中唐时期的文学贡献,举世共睹。晚年的韩愈,他的生活依然起伏不断。长庆二年,他任命吏部士郎,次年六月晋升御史大夫,时刻为朝廷奔走卖命。只是很可惜,他刚任职不久,便因不参拜宦官而被同僚弹劾,随后又被宰相上书参奏他同事关系不合,接着被贬到浙西去当观察使。长庆四年,韩愈因身体不适告假回家休养。本以为短暂休息过后,很快就能再次走马上任,回到官位。然则没有,同年十二月,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停止了呼吸,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七岁。
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在长安的怀抱中离开人世,这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一种成全与慰藉。韩愈死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赐谥号文。于次年三月,下葬于河阳。巨星陨落,中唐文坛里从此又少了一颗明亮的文星,多了一份黯淡。纵观韩愈一生,跌宕起伏不断,但无论面对何种遭遇与困境,他都始终不忘初心,上为朝廷,下关百姓,如同蜡烛般尽情燃烧着自己的热忱。做人当学韩愈,于苦难面前百折不挠,于困境之中砥砺前行,于迷惑之时坚守自我。初心不变,始终方得。
(此文转自网上,略有修改,作者不详)
[上一篇] 最迷人的色彩
[上一篇] 《韩氏诗词趣闻轶事》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