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六位专家评张炳吉的散文集《路在门外》
六位专家评张炳吉的散文集《路在门外》
作者:赞杨整理

     【编者按】张炳吉的哲理散文集《路在门外》出版后,一些文学评论家写了读后感、他们的评论发表在不同的报刊、网络,今辑录在一起,以阅读搜索方便。

目录                         

(一)李延青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二)梁剑章    散文时空的哲学思考

(三)高建雨  《路在门外》 理在书内

(四)王       前方无路此处寻

(五)郭俊禹    生活中的哲学

(六)毕燕君    读《路在门外》有感 

(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读散文集《路在门外》

作者 :李延青

       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溯河而上,风里、浪里和岸畔,入目的都是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隐寓着一些启迪心扉的哲理、世理和情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发现河、写河并不难,但是能透过河的故事把握故事背后的、比故事本身更为深刻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正是我读炳吉兄即将付梓的散文集《漫溯长河》的感触。

       2009年底,炳吉兄出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乡关路远》时曾拜读并为之作序。那本散文集感染读者心灵的是他对故乡深深的情感,是他对故园的惓惓之忱,可以说那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他对家乡山水和父老乡亲的依恋之情,字里行间彰显着他写作时笔墨的饱满、感情的投入、用心的良苦。《乡关路远》的着墨之处可以说是一个“情”字。《路在门外》的取材虽与前者大体一致,但语言风格、层次结构、写作重心等都异于前者。如果要说本书最显著的特点的话,那就是一个“理“字”——作者通过一个个灵动的故事,为我们艺术地揭示了一个个哲理、世理和情理。

      我和炳吉兄可谓世交,中学、大学一直同窗共读,并且都嗜好文学,喜欢笔耕。1979年,我们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文专业,但阴差阳错炳吉兄却被哲学系录取了。虽然没能读中文,但唯物辨证法的理念却深深融进了他的骨子里,融进了他的文学作品里。随手翻阅他的作品,几乎每篇文稿都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比如,很多人在事业成功时往往把酒相庆,山呼“胜利”,早把竞争对手因失败而生的怨恨搁置脑后。炳吉兄作为一名退役的老兵,引用我军抢占敌人企图占领的阵地后遭敌人炮击、给我军造成重大伤亡的惨痛教训,从相反的角度指出,“成功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他写道:“不论是一个阵地,还是一个职位、一笔生意、一笔金钱、一项名誉或者是一个别的什么好东西,由于只有一个,你得到了,你的竞争对手必然得不到;得不到时,倘若他是个有度量、肯谦让的‘君子’就偃旗息鼓了;倘若他是个小肚鸡肠的主儿,是个势在必得、‘我得不到你也要不成的’主儿,那就要格外小心他、防他的‘炮’击了。”一个人走投无路时,往往长吁短叹,甚至想自绝于世,炳吉兄却认为大可不必,因为“走投无路之际往往是创造奇迹之时”。他以黄河壶口瀑布为例,说,黄河之水为什么会在壶口这个地方造就那么大的能量、创造这样一个奇迹?就是因为它走投无路了!事实证明,很多“走投无路”的人创造了奇迹。开家庭会议时,炳吉兄的老舅总是与他的祖父和父亲“唱反调”,家里人都很腻烦他,炳吉兄却认为,有老舅参加的会议“做出的决策比‘一言堂’、‘一致通过’做出的决策要科学的多、正确的多”,他悟到“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譬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一时屈膝是为了将来站得更直》、《相反的方向有新景》、《背的少才能走的远》、《聋瞽者寿,聪敏者殁》……从这些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辩证的精髓。

      文学和哲学虽属两个学科,但同族同宗,同根同脉,两者的融合可相得益彰。文学的阴柔和活泼,可以给冷峻、抽象的哲学带去轻松和欢快,而哲学思想的深邃与启迪,又能使文学变得深沉与凝重。作家的使命就是当好两者的媒介,使其实现完美结合。这一点,炳吉兄做了成功的尝试。比如,有一位叫“狼咬”的老人的菜园经常被六畜糟蹋,老人就在菜地四周筑起了篱笆。老人把篱笆修的很高很结实,可是他的菜地仍然被六畜糟蹋。原来,他只记着修篱笆,却因老年痴呆症经常忘记关上篱笆的门。所以,炳吉兄评论说:“狼咬老人虽然做了大量细致的基础性工作,但却疏于做好关键性工作,只抓次要矛盾,忽视主要矛盾,结果六畜糟蹋蔬菜的问题一再解决不了。”在《吹响人生的哨子》一文中他写到用红胶泥做哨子,本来只要用麦秆在胶泥上插两个孔、使两个孔相交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两个孔相交的角度不对,哨子就吹不响;角度对了,一吹就响。炳吉兄由此体会到做哨子和办事情一样,关键是找角度,角度找准了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在《寻找支点》一文中,他针对妻子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感到压力很大的问题,用扁担挑水做比喻,说挑水时肩膀要顶在“支点”上才能平稳行走,并劝慰妻子“干工作、处理事情也是这个道理。你在单位之所以感到压力大,不顺手,不是你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找到‘支点’;找到了‘支点’,你就找到了平衡;找到了平衡,你挑起单位的这副担子时就能轻松上路了。”

      炳吉兄的笔触并没有单纯地停留在对事物的哲学诠释上,没有一味地在文学故事里宣教哲理,他还在很多文章里用文学的艺术笔墨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唯上”思想、“唯书”的观念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在《据典宰鹅》一文里记述了一件事,那是他在一个乡中任代课教师时,校长为了改善教师生活,买来几只雏鹅让老师们喂养。后来因饲料紧张喂不起了,校长要求宰掉雄鹅,留下雌鹅。炳吉他们根据《新华字典》里“雄鹅头部有黄色突起”的注释把鹅宰了,结果他们发现宰的却是一只雌鹅。原来那本老字典里的注释有误,实际情况是雄鹅和雌鹅的头部都有黄色突起。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吃面条烫脖子》、《临帖不可一辈子》、《存车参数》等。

        从生活的层面讲,《路在门外》是一部关于生活经验的书,作者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升华出做人处事的道理,阅读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智慧生活,智慧思考,智慧行动。炳吉兄在《享受幸福》一文里,通过吃冰棍儿、喝军用水壶里的水等经历,“对怎样享受幸福又有了新的理解:对于不及时享受很快就消失的幸福要及时享受;对于当下享受就有可能影响今后享受的幸福要慢慢享受;对于今后才能享受的幸福当下坚决不能享受。”在《水中捞瓜》中,他体会到“机会总是被有准备的人抓到,没有准备的人,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和他们擦肩而过。”继而又在《抓牢机会》一文中进一步拓展这个观点:“机会这东西抓而不牢等于没抓,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失去机会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不抓机会,而是因为他没有抓牢机会。”炳吉兄在《漫溯长河》中,两次以放风筝为题,暗喻年轻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像放风筝选场地那样“尽量避开让你无用武之地的‘井’字型团队。”生活中难免有陷阱、有“地雷”,炳吉兄用他那支灵动的笔为我们竖起了一块块“小心地雷”的警示牌。他在《随溪丧命》一文中以跌落山崖的瀑布为例,告诫人们“不要紧随别人走看似方向正确的路;因为别人能越过的坎,你未必能越过去;别人经得起的摔打,你未必能经得起。”他在《方桌是这样倾覆的》一文中提示人们“肉呼呼的小虫儿是一个应当警惕的家伙”;在《藏好自己的葫芦》中提醒人们“恶人如同恶狗,充斥在各种职场中,常常冷不丁窜出来袭人:敲诈你、刁难你、威胁你、陷害你、诬告你。”文集中的《当止则止,知止不败》、《当心抓住的是一个枯树枝》、《观囱省身》等都属于警示类智慧之作。

      精短是《路在门外》的篇章风格。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回答网友的提问时曾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能给人安全,给人幸福。”《路在门外》中的95篇文章大多在几百字、千字左右,文章虽短,却滴水藏海,寓意深刻,韵味悠长,读后发人深省,很适合当今快节奏生活条件下的读者阅读。此书除了能给人力量、安全和幸福外,还能给人智慧。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路在门外》正是这样一部理想的书籍。

                                                  2012年6月26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二)散文时空的哲学思考

                         ——为张炳吉《路在门外》散文集跋

作者 :梁剑章

       散文,在中国这个艺术大国是个颇为古老的文体,历来为名家所推崇,为写作者所青睐。但散文怎么写,对于初学者常常是不知所措,无从下笔;而对于写家来讲,常常是缺乏新颖的写作角度,找不到全新的创作思路。近日,读张炳吉同志的散文集《路在门外》,颇令人耳目一新。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这个学问归结起来有两个要点,一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世界的根本看法,这就是世界观。二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观察、分析、认识这个世界,这就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是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古往今来,在古今中外的思想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致力于研究哲学的专家学者,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都是研究哲学、运用哲学的行家里手。哲学,堪称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生处处有哲学。哲学虽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但并不深奥。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可以说时时、事事、处处充满了哲学。张炳吉对于哲学的喜好,一方面来源于他学习的是这个专业,河北大学哲学系四年的大学生涯,奠定了他扎实的哲学功底;另一方面是他从军、从政、从文经历的深度思考,善于从哲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剖问题。然而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他把散文创作与哲学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散文与哲学相结合,也许不是张炳吉的独特发明与创造,因为哲理散文的写作古今均有之。但是,把哲理散文熔炼成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则是他的一大贡献,我们应为之欣喜,为之祝贺。

      炳吉如今已是天命之年。在他的经历中,幼年的山乡憧憬,少年的求学上进,青年的军旅生涯乃至以后的为官从政,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均如昨日,历历在目。将这些经历贯穿在一起,形成了他的散文的特点。我特别感受到他的散文对于家乡生活的回忆和眷恋。诸如:臭球儿圈蚂蚁,摸鱼碰割牙,玉石不驮横草,犁地的绞耕与斜子,栲栳和筲,泔水馒头,缠磨头,养种道,盖磨眼,捅刀子,拆台子,使绊子等等,虽是乡风俚语、家长里短、生活琐事,但将这些融入散文,阐述哲理,读来竟是那么亲切、自然,于朴实无华中坦露着文笔的美质。

        在《路在门外》的诸多篇章中,作者随便俯拾身边一件件日常小事,信手拈来,便成为一篇篇哲理思辨的散文。他的创作包括了摸鱼哲学、理发哲学、宰鹅哲学、走路哲学、耕地哲学、跳马哲学、造句哲学、烟灶哲学、背狼哲学、画线哲学、裁缝哲学、养猫哲学、风筝哲学、校园哲学、军旅哲学、为政哲学等等,真是生活处处有哲学,生活处处皆学问。作品的许多题目也是哲学的内涵。《困难有时是一股气味》、《敢摸才能摸到鱼》、《求完美得丑陋》、《缺一点》、《成功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心正线直》、《砍出来的锯子》、《断病与断事》、《盖住一个磨眼》、《当止则止,知之不败》、《位置比环境更重要》、《寻找支点》、《淡定者永远有阳光》、《观囱省身》、《方桌是这样倾覆的》等等,都彰显了作者深刻的哲学思考能力。通过“臭球儿圈蚂蚁”的故事,我们想到了对待困难的态度:“困难有时只是一股气味,只要我们屏住呼吸、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就冲过去了。可是,很多时候,由于我们把困难想象得太大、太难、太重,在困难面前过于慌乱、过于优柔、过于胆怯而不敢向它发起冲击”而就失掉了机会和机遇。通过“好吃的东西”,作者把它延伸为人生的“幸福”历程,一方面,“幸福”是擦肩而过的,要及时享受身边的幸福;另一方面,“幸福”的来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学会慢慢享受,慢慢品咂。

      哲学需要思考、思辨,散文也需要思考、思辨;思考就是感悟,就是找到一个新的感觉,这种感觉既可以是情感,也可以是一种哲感,这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要素和基本原理。一篇好的散文,要出新意,包括题材的新颖,立意的新颖,形式的新颖,手法的新颖在内,就需要多多思考。炳吉把哲理与散文进行有机的“嫁接”,不仅彰显了他的散文创作的功底,也彰显了他的哲学的功底。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既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平平凡凡,然轰轰烈烈中有失败教训可以总结,平平凡凡中有高尚伟大可以借鉴。《路在门外》的一个个故事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有信仰,不可虚度年华;做事要明明白白,堂堂正正;为农者种好田,为工者务好工,为官者做好官,这就是作者精心创作的内质所在。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路在门外》这些优美的篇什中,作品的遣词造句也很新颖别致,既注意有机地拿来引用,也注意合理嫁接,使文章在平实质朴中焕然生彩。如理发后的“微调”一词无疑是物理学名词的“嫁接”; “一剪没”,无疑是文学作品《一剪梅》谐音的创新;“美驴计”是从战争中的“美人计”中脱胎而来;“按既定方针办”则是当代政治术语在生活中的引用联想;又如“太有才了”,“晕”,等等无疑也是名人、时尚词语的巧妙运用。这种写法,鲜活而不呆滞,生动而不刻板,活泼而不庸俗,是值得提倡的。

      作为一位整天在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撰写公文,迎来送往,辛勤忙碌的高级公职人员,炳吉同志有此文心,有此哲心,在今天这个社会更显得弥足珍贵。我们由衷地赞美他。

                                    2012年6月7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三)《路在门外》  理在书内

作者 :高建

      先前,认真拜读过张炳吉兄的散文集《乡关路远》,感觉其文风朴实,对家乡及亲人情谊醇厚,我俩的老家离得很近,乡俗也基本接近,虽然年龄差10岁左右,但很多时代大背景下的经历也相似,所以用心写了读后感,刊登在《散文风》杂志上。

前段时间,获赠他的新作、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集《路在门外》,马上投入阅读。初读了几篇,就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风格:

     《乡关路远》重“情”,以情感人;而《路在门外》重“理”,以“析事明理”为主基调,作者通过“行万里路”,“处处留心”,深入观察、感悟,并用生动的语言记述自己成长历程中、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精准、简明地提炼出了一系列富于规律性、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哲理,堪称是“生活中的哲学”。令人眼界开阔、思路开阔,印象深刻,受益良多。所以我把读后感的标题确定为“理在书内”。

    我感觉这个文集也是他对弘扬母校“母系”——河北大学哲学系声望的一个响当当的贡献,哲学系师生的学习研究,固然讲求精深博大,但,哲学道理,同样可以生动鲜活地、生活化地体现,同样需要在全社会通俗普及,指导和服务于更多群众的日常思维、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在这方面,《路在门外》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而文集中展示出的语言生动、文字风趣的魅力,则彰显着作者身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的水平。

      出于由衷的喜欢,我工作闲暇时,一直在精读、细品这部作品,堪称手不释卷,路上、枕上、厕所上,都用上了。以至于在省委主楼电梯口入迷阅读的情形被省委组织部赵志强处长看到,他脱口而出“什么好书呀,这么着迷!”

        有个词汇叫“妙不可言”,确实,《路在门外》有诸多只能意会却无从言传的精妙。还有,炳吉兄的同窗挚友、河北省文学界的大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延青早已作序兼撰精当且入木三分的读后感《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在前头,所以,尽管有炳吉兄关于写读后感的相托,我总感觉无论自己怎样出于责任心地品评,都是班门弄斧,显得牵强和苍白无力。继续精心读、细细品,才是正理。

    (本文作者系作家、评论家、河北省委宣传部副处长) 

四)前方无路此处寻

 ——赏读哲理散文集《路在门外》

作者 :王  

      受俗务琐事的困扰,很久没有安下心来读书写字了。今夜觉醒后不知怎地再无睡意,就随手拿起张炳吉先生惠赠的哲理散文集《路在门外》阅读。

    《路在门外》的装帧设计很是老道,银灰色的封面下端是绵延起伏的群山,上部是一个浑厚古朴的狮首门环,除了干练的“路在门外”四字行书外,再无旁杂,所以整个画面给人以简练、古朴的感觉。翻开扉页,我沿着张炳吉先生指引的“路”追寻探秘、思索感慨,一如两年前阅读他的《乡关路远》一样,我又一次被作者的灵心慧语所感染、所震撼。《路在门外》是作者历时四年才完成的倾心之作,素材虽然与《乡关路远》大体一样,但与《乡关路远》那种深情、眷念、怀念、疏放的风格却截然不同,如果说《乡关路远》情思浩荡,那么,《路在门外》则哲思斑斓。

     全书98篇文章由“年少之辰” 、“ 校园之忆” 、“父老之辈” 、 “四海之友” 、 “山水之印” 、“都市之记”六个篇章组成,全书从乡土情韵到都市楼影;从居家生活到旅行所见;从自然风光到人情世故;从普通百姓到高层人物,看似平常的人和事,经作者的妙笔斧凿之后,每一桩、每一件都显得有情、有趣、有感、有悟。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蕴哲理于凡事,蕴真理于短文,品读之后足以让读者从妙文趣事中找到心灵的共鸣,从诙谐俏皮中找到超俗的顿悟,从凡间琐事中找到人生的智慧。

     《路在门外》每篇文章的最后都有作者撰写的跋语。跋语虽短,却画龙点睛,意味悠长,发人深省。所以,我认为《路在门外》的巧妙之处在于正文与跋语的珠联璧合,在于哲学与散文的辐射嫁接。书中文章开篇都是精彩故事,最后才引出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哲理,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奄忽景明的感觉。比如《背狼》一文,虽是小故事,却蕴含大道理,一开始作者娓娓叙述背狼的缘由,背狼的经过和情景,让读者心存悬念,最后得出结论(跋语):“狼贪,被擒毙命之始;官贪,灭国杀身之端。手莫伸,手伸之处皆有险。”                                                            

     写哲理散文需要有一定的综合素质,既要有文学功底,又要有哲学功力,需要才气,需要见识,需要个性。这些对于作者似乎举重若轻,似乎随手捡起什么素材就能作文,插个木棍就能开花。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砺心之作,都是作者苦心谋篇,智慧思考,把哲理与素材巧妙结合的结果。所以,《路在门外》的每一篇文章都妙趣横生,闪烁着思想的灵光,都能让读者大开思维之窗,最终大彻大悟,让读者不知不觉知识丰富了,眼光高远了,心胸宽阔了,宠辱不惊了,苦乐能容了。例如,作者通过一个木匠受尽苦难、最终成才的故事得出结论:“磨难可击人倒地,也可催人奋进;视磨难为利器者将被磨难所伤,视磨难为号角者将奋起踔力前进。”作者选用的很多故事,我们无论怎样咀嚼,都能发现哲理的光芒、思想的深邃。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开阔的眼界、没有独到的见解,要写出哲学与文学相统一、相融合的文章是很难的。

      河北散文界的朋友对张炳吉先生不会陌生,他身在省委机关工作,业余时间写作,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散文世界》签约作家、《散文风》编委。张先生作为一个经过硝烟战火又在宦海沉浮半生的公务人员,能“分身有术”,坚持创作,并且收获丰厚果实,真的让人感佩。通过赏读《路在门外》的一篇篇佳作、一段段跋语,我们如同走进了作者的人生旅程,从中寻找到了作者自幼在农村长大,读完大学又读军校,读完军校后到连队带兵打仗的成长经历,可了解作者的生活状态、美好情怀、处事做人的原则、天分与胆识。从某种角度讲,《路在门外》又是一本作者的醒心自白书:“宇宙茫茫,人生无常,万事探究不尽。探究激发斗志,探究衍生乐趣,故人生之乐在求知中而不在穷尽后,在途中而不在终点。”(《一块石头》之跋语)

      我非评家,只是一名小小的文字爱好者,只凭对《路在门外》的几分喜爱,几分激赏,才斗胆写下一点感悟。作为文友,作者简洁奇异的文字、低调内敛的人品、火炼的思想火花,实在让我这个冬天感到温暖。

                    (本文作者系作家、评论家、国企干部)

(五)生活中的哲学

——读张炳吉散文集《路在门外》

作者 :郭俊禹 

      “生活处处有哲学,生活处处皆学问。”这是我读完张炳吉的散文集《路在门外》后最深刻的感受。

      我和张炳吉先生虽不曾谋面,但他的名字我早就熟悉。去年三月,我在河北省散文学会衡水年会上有幸得到了他的《乡关路远》散文集。认真品读后,我深深地被他浓浓的乡情所感染,更被他的文采所折服,不禁对其产生了敬佩之情。近日,又从文友手里得到他的新作《路在门外》散文集,使我惊喜,忙抽时间阅读起来,更觉受益匪浅——这是一本开启人生智慧、指点人生迷途的书。该书古朴厚重,清纯素雅,全书分为《年少之辰》、《校园之忆》、《父老之辈》、《四海之友》、《山水之印》、《都市之记》六个部分,共98篇文。98篇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是98个生活中的普通故事,而每个故事又都是用朴实通俗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传递着一个个深邃的哲理,每篇文章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回忆就没有文学。对于已经走过天命之年的作者来说,记忆中沉淀下来的是人生的支点、人生的选择和人性的本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哲理,都是散文,都是哲理散文。作者正是用哲学的眼去观察人生,用文学的笔去描写人生,才铸就了《路在门外》这样一部梳理人生、考究世间之理的散文集。在书中,作者以用唯物的观点、辩证的方法回首往事,观察现实,剖析世事,不断感悟、不断思索,以自己特有的洞察力、想象力和优美的文字构筑了一部带有思辨的文学著作。

      在我看来,该文集最大特点是亲切、真实、智慧。书中无论是思想还是内容,作者有什么写什么,有什么说什么,都是真话、实话、直话、心里话、有用的话;内容多半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个人感受,一件件日常小事,都是就地取材、信手拈来,反映的事件真实可信,如,小时候用臭球儿圈蚂蚁取乐、在水里摸鱼时被嘎鱼划破手指、老校长从泔水缸里拿出馒头自己吃、医生给人看口腔时发现他有痔疮、吃面条烫着脖子,等等,作者将这些家长理短、乡风俚俗、生活琐事都融入自己的笔下,写成一篇篇哲理思辨的散文,可以说篇篇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也让我这个读不懂哲学的人,感受到了哲学的奥妙和乐趣。

      《路在门外》的第二个特点是文风质朴、自然,每篇文章都是“大白话”,语言朴实淳厚,清新流畅,推心置腹,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形容词语及华丽的修饰语,没有虚应客套,更没有那些僵硬、古板、枯涩的哲学术语,读起来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文章虽然在叙事,但没停留在叙述的表层,而是就事论理,深入挖掘故事背后更加深刻的东西,体现了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和哲学的启迪功效。如,《困难有时是一股气味》、《敢摸才能摸到鱼》、《成功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背的少才能走得远》、《盖住一个磨眼》、《寻找支点》、《方桌是这样倾覆的》,等等,作者将简单的故事哲理化、将复杂的哲学问题具体化,由事入理,由浅入深,使人在轻松、活泼的阅读中得到启迪。

    短小精炼是《路在门外》的又一个特点。该书中最长的文章1500字,最短的才500字,但小短文写出了“大世界”。每篇文章结构严谨、用语简练,行文短小,有故事情节,有哲理感悟,更有细腻情感,处处闪烁着智慧的亮点,教人一看就喜欢、就入迷、就获益,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温暖,得到幸福,获得力量。

      思想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灵魂。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如果没有思想,再华丽的文字也是肤浅的、苍白的。《路在门外》是一部能助人修身养性的书,如同思想丰富的人生手记,字里行间饱含着许多有关修身养性的道理。“机会总是被有准备的人抓到,没有准备的人,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和他们擦肩而过”,“低头弯腰是一种姿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策略而不是屈辱”,“人的很多潜能和极端是被逼出来的”,“自己最贴心的、‘剪不断’的、‘砸断骨头连着筋’的朋友还是自己的家人和亲戚”等等,这些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更能体现出作者智慧的心胸、平和的心境。总之,该书不仅彰显了作者散文创作的功底,也彰显了作者哲学理论的功底,令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

       《路在门外》根植于丰厚的生活沃土,绽放着智慧和艺术灿烂的花朵,愿更多的朋友看看这本书,采撷花朵回家。

                                          2013425

(本文作者系作家、评论家、衡水市市直机关干部)

六)读《路在门外》有感

作者:毕燕君 

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终于可以拿出前几日喜获的散文集《路在门外》细细品味,心中充满惬意。

翻开扉页是作者简介:张炳吉,笔名赞杨、赞山行,河北赞皇人。1983年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军队工作,曾参加对越自卫防御作战并荣利战功:现在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从事信息采编工作。部分散文作品曾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并被选入《北大基础教育文库》和全国中小学教材同步辅导读物,累获全国、全省散文奖项,有散文集《乡关路远》、《路在门外》等专著。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散文世界》签约作家、《散文风》编委。

看完张炳吉先生简介,我对这本书更是平添了一份好奇,觉得张先生可能又是一位军营作家,经过战斗的洗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他的文字一定会充满战士的刚毅和不屈的斗志,一定还弥漫着战场上的硝烟和夜晚野外的静谧。

继续翻,是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延青先生的作序: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溯河而上,风里浪里和岸畔,入目的都是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隐寓着一些启迪心灵的哲理和情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发现河、写河并不难,但是能透过河的故事把握故事背后的、比故事本身更为深刻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文学和哲学虽属两个学科,但同宗同族、同根同脉,两者的融合可相得益彰。文学的阴柔和活泼,可以给冷峻、抽象的哲学带去轻松和欢快,而哲学思想的深邃和启迪,又能使文学变得深沉与凝重。作家的使命就是当好两者的媒介,使其完美结合。这一点,炳吉兄做了成功的尝试。

看完延青主席对《路在门外》的评说,越发激起我阅读的兴致,我飞快地翻阅目录,迫不及待地进入正文,《困难有时是一股气味》、《据典宰鹅》、《享受幸福》......,我被这些小美文深深地吸引,不能自拔,一口气读了100多页。

“年少之晨”,我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仿佛又听到小伙伴们的欢笑声,又看到青青的山坡,又闻到淡淡的花香,仿佛又回到外祖母为我倚窗梳头的慵懒清晨。我惊叹于炳吉先生文字的优美和细腻,他把那些看似平常的田间劳作、玩耍嬉戏竟能写得如此活灵活现,艰涩的生活竟然可以那样有滋有味,枯燥的劳动竟然可以那样充满情趣。他如数家珍一般,把“耕地”、“捞瓜”、“摸鱼”、“宰鹅”、“剃头”等一盘盘珍馐合盘托到我的面前,让我目不暇接、垂涎三尺。读《夺命的马尾丝》,我好像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举起竹竿,悄悄地向树上的蝉投下夺命的圈套,少年的的机智、灵巧跃然纸上,蝉的大意和愚钝令人叹息。而后,炳吉先生通过“套蝉”想到“套人”,想到职场中的“圈套”,令人倏然惊醒,歹人们可能天天在费尽心机地为善良的人们布置圈套,善良的人们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们套牢,这就是残酷的社会现实。

 “校园之忆”,一个个给过我温暖关怀,给过我深深教诲,给过我人生启迪的可敬的老师们不停地浮现在眼前,他们和我亲切交谈,回忆我们的过往......“校园之忆”无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学校对伙伴对老师对那个时代深深的眷恋,“造句之殇”中小伙伴的狡黠和顽皮,老师的睿智和严厉,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看得我忍俊不禁;“一百件好事和一件坏事”里那个偷瓜回报论,直看得我心惊肉跳,真为那个吴姓同学的前程捏一把汗,他情商可谓高,“那西瓜真甜”使他扶摇直上,只因为和大队长一起干过一次偷瓜的坏事,大队长怕被检举,对他有求必应。我很惊奇于吴同学的“悟性”,但更是怜悯大队长的“被绑架和被利用”,他估计也曾追悔莫及,但已经被枷锁牢牢套住。小小的故事无不渗透人生的大玄机;“跳马”更是把害怕体育训练的学生的心理描述的惟妙惟肖,总是趁老师不注意从没跳过的人群偷偷溜到已经跳过的人群,看得我频频点头,直呼和我当年怎么如出一撤?看到跳马训练时那个唐山的小伙子无论如何跳不过去,不是骑在“马背”上,就是肚子顶在“马屁股”上,无论教官怎样辅导,怎样帮他克服胆怯心理,他就是跳不过去,但当毕业考试来临,教官在他试跳三次都失败后严肃地对他说:“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跳过去了,马上毕业下部队当排长,跳不过去就回地方挖你的矿去!”听到这话,那位同学突然握紧拳头,圆睁二目,咬牙切齿,大喊“我不要命啦——”随着这惊天动地的呐喊,他像饿虎捕食一样冲过了,像雄鹰展翅一样起跳,双手一扶马背,“噌”地跳了过去。读着这些活灵活现的文字和惟妙惟肖地描述,我好像看到了唐山小伙子眼中喷射的力量,听到了他发自胸腔内部的呐喊声,我惊诧于炳吉先生对人物刻画的技巧和功力了。若无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极高的文学素养是很难刻画人物到如此形象逼真和传神的,从自己对体育训练的害怕心理到体育课上的令人难以觉察的开溜到唐山小伙子训练和冲刺的一招一式,以及他握紧拳头圆睁二目的滑稽表情,都让人忍俊不禁和掩卷深思。

“父老之辈”,老祖母、母亲、爷爷、老舅、狼咬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我仿佛看到老祖母每天早晨不辞辛苦地扶着井架对着井底叨念,仿佛尝到了甘甜清冽的井水,我感觉像在梦中一般,一切觉得那么不可思议,赞水得水难道真的那么灵验?我的好奇心被牵扯着,当看到录音机效果比不上老祖母的“原唱”,根本无法感动井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我也真的意识到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井水也不例外!但炳吉先生竟然引入量子物理学概念,从科学角度来证明赞水得水的原理,可见炳吉先生宽阔的视野,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文艺范儿作家能做到的,同时联想到人体内部水含量占71%,可见赞美和鼓励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大借鉴作用。这就是一个拥有深厚哲学功底的作家的独到之处,他可以把简单的事物融入哲学的精神,从而凝练出深邃的思想和灵魂!《裁缝咒语》《车干与椽子》《韧缘于烤》《耕地比赛》《拾粪》,一篇篇美文短小精悍,但没有一个不在阐释人生的大智慧,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各个内心充盈,或如杜师傅杜裁缝般的世事洞明,懂得“裁衣”并不是裁衣而是“量身”“量心”;或如反对派老舅浑身充满“吉气”,从而引入民主决策机制,由家事到国事,不一而足;或如母亲般的智慧和通达,由母亲的“捉刀后选”机制想到把权利如何放进笼子里的国家权利监督制衡机制,让我看到一个长期供职于国家机关的优秀领导干部的真知灼见和家国情怀。

“四海之友”,我更是看到炳吉先生幽默风趣的一面,他的《近跛随跛》,那些生动形象好笑又好玩的文字禁不住让我捧腹大笑,从愉快地加入锻炼的队伍到屈辱地跟随到羞愧交加、忍无可忍地逃离,期间,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描述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当他话锋一转,说“我势单力薄,难转乾坤啊!当一个身穿素衣的人跳入染缸时,他岂能改变染料的颜色!”我的笑声也就戛然而止!!!这难道不是面对社会的丑恶,一个内心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公民呼唤真善美的无奈和呐喊吗?但歪风恶俗一人难逆,多少无奈多少叹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何等圣洁,但近墨者黑的警示又是何等寒而彻骨!《吃面条烫脖子》《发菜和枸杞》《脚画》无不令人在捧腹大笑之余陷入深深的思考,又像一杯杯醇香的美酒令人久久回味,齿间留香。

“山水之印”,我仿佛徜徉在祖国的青山绿水之间,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期待也能够与禅师邂逅,听听他“放下”才有清明的心灵,“放下”才会无忧无烦,“放下”才会幸福的禅语。读《渴了先啃金刚骨》《当心抓住的是一根枯树枝》,不但体验了“驴友们”的艰辛和不易,也佩服驴友们的坚持和勇气,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战胜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和敬畏大自然的快乐以及通过旅程对周围世界的更高层次的认知。独自攀爬难,借力而上易; 人生需要借力,但借实力者得力,得“佯力”者失力,所以一定要判断自己抓住的不是一支枯树枝。读《响蜜为己》, 我第一次听到非洲撒哈拉以南猎蜜人和响蜜鸟的故事,知道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鸟为猎蜜人带路也是带着自己的目的而来,顷刻间觉得自己多年来低估了小鸟的智商,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老鼠能掐会算”觉得很是不可思议,现在知道小鸟都会利用人类的力量捣毁蜂巢来获得蜂蜜,享受“幸福”,就像作者说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论是人和鸟,还是人和人,只有在共同利益面前才容易达成协议。”作者在一山一水之间,把自然和人进行了完美对接,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抽象到具体,由无声到有声,把人性的善恶进行追本溯源,让人茅塞顿开。

“都市之记”,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对一些市侩现象的司空见惯和无可奈何,比如《弯腰为利》《投票》和《殡仪馆见闻》,确实道出了一些都市人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揭示了人性的自私与狡诈,不得不为炳吉先生入木三分的描述而折服,让读者在小事件中深沉思索,正如先生的文后跋语:人情,魔绳也。易结,易断。结、断皆因一个“用”字。有用易结,无用易断。

《路在门外》虽短犹长,虽近犹远,从孩提少年写到耄耋老者,从家乡的玉石草茎写到都市的鲜花楼宇,从身边事写到街边人,从得道禅师写到市井小人,可谓包罗万象,仪态万千,世间百态尽收眼底,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悄然落泪,时而令人豪情万丈,时而令人掩卷沉思……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积淀,没有锐利的双眼,没有善感的心灵,没有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不可能写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好文!期待炳吉先生的新作。

    (本文作者系作家、评论家、国企干部)


[下一篇] 21位专家评张炳吉散文集《乡关路远》

[上一篇] 醉在枣花盛开时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