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军歌在山谷回荡
军歌在山谷回荡
作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随邢台采风团踏上了参观抗大的旅程。这是一段追寻历史足迹,感受革命精神的特殊体验。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这座曾经培养出无数英勇战士的摇篮,如今静谧而庄严地屹立在浆水的山间,抗大在浆水办学的艰难历程,不仅是邢台抗战和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更是为中国革命增添了光彩的一页。

     漫步在新修建的抗大陈列馆广场上,看着高达的雕像,我眼前的景象似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参观开始了,我们走过每一条石板路,看见每一件陈列的物品,每一栋老旧建筑都有着讲不完的感人故事,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一颗树桠上挂着一块小黑板,我能看到当年教员在认真授课,听到当年学员们朗朗的读书声和坚定的脚步声在耳边回响。抗日期间,抗大的教学条件极为艰苦。没有宽敞的教室,学员们便在山谷边、坝院上,以自然为课堂;没有黑板,他们就用树枝挂起小黑板,甚至以石壁为黑板;没有粉笔,土块便成了他们的书写工具‌。没有课桌,学员们便以膝盖为桌,记录笔记‌。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们没有抱怨,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多掌握知识才是改变中国命运的钥匙,是点了希望的明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抗大的师生们依然坚持教学,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动手改造校舍,用石头垒起挡风墙,编条草帘做门窗,把牛栏马厩的破石窑改造成简陋的校舍‌。这所“高等学府”,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课堂‌。抗大就是在笔墨稀少的环境中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干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参观结束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烈士碑前。那两块的纪念碑,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我们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向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在祭拜的过程中,我的思绪万千。那些烈士们,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充满荆棘与牺牲的道路。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祭拜结束后,我们缓缓走下山坡。这时,走起前面的几个穿着军装的女学员映入眼帘。她们手挽着手,一路走一路唱起了悠扬的军歌。那歌声清脆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唤起了我们内心的共鸣,那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总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力量。那悠扬的歌声将我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一刻,我们好像能听到战场上的硝烟弥漫,看到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我们的脊梁却挺拔的更加笔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站在这里,就是为了铭记,就是为了传承。

    我不停地跟在她们身后,聆听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旋律。那歌声中,有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有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更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看到了她们眼中闪烁着的坚毅的光芒,那眼神中的光芒充满了胜利的坚定信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这些女学员们,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与追求。她们的歌声,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与敬仰,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呼唤。这歌声在我的心中却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让我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那段历史、那些烈士、那些女战士的歌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真实地体验了过去的烽火岁月,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军人的伟大和崇高,这份体验,将永远铭刻在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它们时刻提醒着我: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勇往直前!在这片幽深的山谷里,一曲激昂的军歌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带着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深情厚意的歌词,悠悠地回荡在山谷的每一个角落。这歌声,之所以能唤起内心的共鸣,是因为它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战士们的英勇精神,是战士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赞歌,它穿透了寂静的山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让每一个倾听者的心灵都为之震撼。

    山谷,成为了一个天然的舞台,而军歌则是那最动人的乐章。歌声中,那激昂的旋律如同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呐喊,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与决心。它们在空中交织、碰撞,形成了一道道激昂的旋律之波,激荡着山谷的每一寸空间。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句歌词,如同战士们的誓言,响彻山谷。它不仅仅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信仰的坚守。每一个字,都带着战士们的决心与勇气,直击人心。而接下来的歌词,“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则更是将战士们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战,更是为了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安宁。这份深情与责任,如同山谷中的风,虽然无形,但却能够吹拂过每一个战士的心田。

    山峦之间,回声阵阵,是大山也在为这军歌而共鸣。这些回声,带着山谷特有的空灵与深邃,与军歌的旋律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它们时而激昂高亢,如同战士们冲锋的号角;时而低沉婉转,如同战士们内心的柔情与思念。溪流也似乎被这股力量所感染,它加快了脚步,潺潺的水声与军歌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这交响乐中,既有水的柔美与灵动,又有军人的刚毅与坚定。它们相互交融,共同诠释着生命与战斗、和平与奉献的深刻内涵。在这片被军歌回荡的山谷中,我看到了战士们的身影。他们或站或行,但无一不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的脸上,有着汗水、疲惫,但更多的是那份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她们高唱着军歌,真的要将所有的情感都融入这歌声之中。听到女学员的歌声,真的好像让你穿越回部队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了!战士拉歌比赛那场面、那气势,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我还记得我在部队的那时候,每次拉歌比赛都超级激烈,各个连队都铆足了劲儿,不仅要歌声响亮,还得比创意、比气势。有的连队还会搞些小花样,比如突然变个队形,或者加个哨声伴奏,把现场气氛推得高高的。有一次,那是夏季的一个傍晚,训练刚刚结束,夕阳的余晖洒在操场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战士们拖着疲惫但坚定的步伐,踏上了回营的路。就在这时,我的连队不知是谁起的头,一首《强军战歌》在队伍中响起,那激昂的旋律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另一个连队也不服输,唱起了《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歌声由最初的几个连队迅速蔓延到整个队伍,大家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有的人唱得满脸通红,有的人边唱边拍着手,还有的人闭着眼睛,完全沉浸在了歌声中。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就在这时,一个小插曲发生了。我连有位战友,平时不爱唱歌,因为他唱歌总是跑调,所以他就成了只听歌不唱歌的人,但这次他破例也跟着大家唱得格外投入。突然,他唱到一半,忘了词,于是就开始“啦啦啦”地哼起来,还边哼边做手势,试图跟上节奏。他的样子既逗又可爱,引得大家一阵哄笑。但笑过之后,大家又迅速回到了歌声中,仿佛刚才的小插曲只是给这次拉歌增添了一丝别样的色彩。次拉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军旅生活的魅力和战士们的坚韧不拔。即使训练再苦再累,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唱起那些激昂的歌曲,就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和勇气。那种氛围,那种激情,真的让人难以忘怀。军歌在山谷中回荡,它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象征。这情感,是对家国的热爱与忠诚;这精神,是战士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斗志与勇气。它们如同山谷中的回声一样,久久不散,永远回荡在每一个战士的心中。

     当军歌渐渐平息,山谷再次恢复了它的寂静。但那份激昂与深情,却如山谷中的风景一样,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它将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为了信仰、为了家国、为了情怀,为了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而这片被军歌回荡的山谷,也将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留下我们美好的回忆。

 

 

 

 

 

[下一篇] 静默的丰碑

[上一篇] 宋伟整理的4连日记(130-134)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