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早期记忆之编筐
早期记忆之编筐
作者:徐树仁
       小时候,用桑条编织的各种器具比比皆是。
       生产队时期,田野里布满了桑棵行,不仅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还是许多生产工具编织的必需品。秋后砍条子是常干的活儿,有时甚至要干到寒风凛冽的冬季。砍完后经过挑选,又长又粗壮的留作编织之用,剩下的就被当作烧柴了。“包产到户”以后,为了多得到一点儿耕地, 很多桑棵行都被除掉了,慢慢编筐也就很少见了。        
       用桑条可以编织栅篓、粪筐、篮子、粪帘子等,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器具。夏秋时的雨天、冬日闲暇的暖阳处,都是编织的最佳时节——别的时间都得忙于地里的活计。搬来一捆条子,准备好镰刀等简单的工具,坐在地上开始编织。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先“打底儿”。编筐时先用四把条子摆成“米”字形,再用别的条子围圈缠绕别上劲。经过多次缠绕,逐渐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底儿。接着把作为筐帮经线的条子弯上去,用细绳作固定,开始用破开的条子或是稍细一点儿的做纬线编织。筐帮编到一定高度就“收沿儿”——把条子顺溜儿的插到里面去。根据需要上边要用粗壮的桑条编织出不同的提手:做粪筐主要是背在肩上,做出一个长长的背带与后边两截连接起来。这在当时可是一个正经庄稼人的“标配”——背个粪筐,搭上个“粪叉子”,路上随时准备拾点儿东西。走累了或是遇上熟人闲聊,往那儿一放还当个座位使用;做篮子的把手就短一些,作用是挎在胳膊上,“劈棒子”、装蔬菜等方便一些。如果用作往房上吊花生之用,就要做的大一些、深一些,用起来更加快捷。
        粪帘子也叫车堵头儿,先编织成两米来长、一米多宽的“笆篱片”,再用桑条把两端连接起来弯成“U”形。完全干了以后就保持了这个形状,放到马车的前后两头儿,以便挡住车上的货物;车两侧用“闸板撅”固定的“闸板”,有的也是用桑条编织。长不足两米,宽约半米,用来挡在车两侧防止货物溢出;栅篓用来装柴草之类比较轻的东西,所以编的比较大。底部比较细密,四周用简单的桑条编织,留有大大的孔洞,这就大大减轻了本身的重量。夏秋时节,栅篓一端上侧拴上绳套,用镰刀柄或耙子柄背着,去地里打草拾柴是常事。装满一栅篓青草或是干柴,慢悠悠地往家走,从后面看像一座小山,根本看不到背栅篓的人。
       用桑条编织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是一项技术活儿。过去的庄稼人几乎人人都会,但编出来的效果却不一样。好的手艺人不仅编的快,做出的东西也比较细密、中看。细观他们的双手,每个指头和掌心都布满老茧,生硬的桑条在他们地手里随心所欲。破开的桑条非常锋利,一碰就有可能划出口子,但遇到满手的老茧也乖乖就范。
        编织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发明的一项劳动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管是否属于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让我们铭记于心。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王兴:说说“白头发”(随笔之七)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