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祖孙三代的军旅情怀
祖孙三代的军旅情怀
作者:门树贵


    从我父亲那辈人起,我家三代人就有6个人当过兵,是当地名闻遐迩的“军人之家”。

    我的父亲是兄弟三人,除父亲外,还有一个伯伯一个叔叔。伯父是1946年参军的老兵,服役的地点是南京,曾是骑兵部队的首长警卫员,曾立过三次战功。从伯父在部队的老照片和民政局的档案证明看,伯父退伍后,一直享受着政府给予的优抚待遇。

    父亲是1949年1月入伍的,入伍登记表填写的部队是三十八军114师341团炮兵营三连,兵种是炮兵,职务是炮手,通讯员。父亲出身很苦,从8岁到18岁他一直在家放羊、放牛、种地。1950年,当美帝的炮火燃烧到鸭绿江边,血气方刚的父亲积极要求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并于当年10月19日随抗美援朝大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在朝鲜战场参加过三次战斗,1950年11月至12月在三所里战斗中光荣负伤,回国养伤痊愈后第二次赴朝作战,职务是战斗小组组长。在朝鲜,他先后两次立功,再次负伤后被评为伤残二等乙级。1955年1月因身体原因,已经28岁的父亲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他战斗的连队和生死与共的战友们,离开了火热的军营,在贫困落后的小山村里跟我的母亲成了家。按照当时的政策,父亲是可以安排到县城工作的,因他要急于见到病中的母亲和分别多年的亲人,就提前领取10年的伤残军人500元抚恤金回到了阔别8年之久的家乡---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乡罕山屯。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他当了9年的乡村学校校长,后当过多年的生产队保管员、护林员。在父亲的一生中,最让他自豪的是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朝鲜战场上流过血、流过汗、学了文化、火线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12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收复了平壤。由于38军在战役中出色的表现,彭德怀司令员在通电嘉奖令中盛赞:“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此后,三十八军以“万岁军”的称号名扬天下。父亲正是在这次战斗中荣立了战功。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离开部队多年后,他对部队的感情始终很深,每当谈起在部队的战斗生活时,就忍不住眉飞色舞,话语滔滔不绝。父亲最让我敬佩的是父他对党无比忠诚,对党的事业无比热爱,对党的信念毫不动摇,体现了一名老兵对党的忠诚不渝的爱国情怀。父亲不仅始终保持着爱国老兵的高尚情怀,而且也力求把这种爱国情怀传给下一代。自打记事起,我就多次听父亲说,军队要强盛,必须要有更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参军入伍,并要他的子孙后代接过他手中的枪杆子,要让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的传统代代相传下去。

    1985年,我高中毕业,也正好到了服役年龄。在父亲的说服和动员下,我第一个报名应征入伍,经过体检、审查我顺利成为一名解放军新战士,并在北京南口某部经过紧张而又严格的新兵训练,连队把我和几个战友们作为骨干选派到河北省保定市某部坦克训练基地培训。当年12月底的一天晚上,北京南口的风刮得异常凶猛,夜间12点左右紧急集合号惊醒了睡梦中的新战士们。我们按照战备要求整理背包、行囊,站队等候下达命令。临出发前,部队首长做了简短动员:“即将送往训练基地的新战友们:你们带着部队首长的嘱托和家乡父老的期望,在两个月的艰苦训练中圆满完成了任务,即将启程赋予你们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希望你们发扬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军队服务。”几句话让我们热血沸腾!

    我们步行到火车站坐火车又改乘敞篷的汽车,经过一昼夜多的行程一路颠簸来到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山南庄的营房,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专业技术训练。虽然训练生活紧张艰苦,可我在业余时间一直没有忘记文化课的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在1990年被梦寐以求的军校录取,当我拿到红色的盖有“总参谋部装甲兵指挥学院”钢印的军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发自内心想大喊一声“我终于考上军校了!”激动之余,我想起父亲赶着毛驴车送我当兵;想起在北京南口凛冽的寒风下进行军姿训练;想起在父亲的老部队学习军事专业技术知识;想起训练场上夏斗酷暑冬站严寒……往日的经历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页页闪过,激动的泪水和情感的潮水一起涌上心头。

1990年8月28日,我告别火热的军营,离开了河北唐县这块抗战期间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工作和牺牲的红色根据地,又踏上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这块红色的干部的摇篮“总参谋部装甲兵指挥学院”的大门。

    入学后,我在装甲兵指挥学院这座培养初级军事指挥员人才的学府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先后两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党员,1992年6月,我圆满完成军校规定的各项考核内容,顺利毕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年轻军官。在部队这些年来我先后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三次荣立立功和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如今我告别部队,离开了我眷恋的火热的军营,满载28年的军旅情怀于2013年转业回到我的入伍地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工作,再为我们这个北疆小镇、千亿吨绿电铝的新型能源型城市再做贡献。回到地方后,我始终不忘部队这个大熔炉,愿意把最优秀的孩子们送到部队去锻炼成长,又先后把我的两个外甥送到军校学习,如今在部队都是营职干部,外甥关博文在新疆某部特战旅2023年底在部队荣立三等功,我们当地人民武装部首长把一面立功锦旗和立功喜报送到妹妹家。

     由于受父亲的传染,我在继续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念念不忘利用探亲休假的机会给我两个侄子灌输好男儿要当兵的思想,还经常拿出父亲的军功章、和平鸽和光荣家属证给他们看,多次讲父亲讲过的战斗故事,侄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心领神会。在听我讲祖父的革命故事中,两个侄子和我的儿子渐渐长大成人,都先后参军当了兵。如今大侄子在部队服役期满,转业到地方的一个国业担任办公室骨干,二侄子退伍在公安派出所担任副所长,我的儿子门朝阳2013年7月通过高考被宁波海警院录取,学习法学专业,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解放军报发表一篇《摈弃优越感》、《有感于多磨几下》解放军报《新闻函授》课程学习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分别在宁波公安海警学院组织的“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比赛三等奖、公安海警学院“起航”杯辩论赛冠军、公安海警学院组织的“慎思明辨”杯辩论赛获学院三等奖、 浙江省大学生“汉语口语”演讲比赛中获全省二等奖、参与编写《刑法总则基本问题丛论》一书、发表论文《终身监禁的风险与规避》

    2017年军校毕业分配到满洲里边防检查站成为一名戍边卫士,一名年轻的边防军官,更让我高兴的是小哥仨都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都多次受到嘉奖,都先后加入了党组织。我想,我的父亲在九泉之下也应该瞑目并感到欣慰了。我更想说:你老人家教育我们要“爱军习武、保家卫国代代相传”愿望实现了!在父亲和大伯的影响下,有六位你们的子孙穿上了军装,他们都通过部队的锻炼和培养成人成才了!在三代军人中有八个“光荣之家”的牌子熠熠生辉,永远照耀着子孙后代们的努力奋进之路。

    父亲虽已离开我们多年,可他缔造的祖孙三代的“军人之家”,永远像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我的心头,激励着我接过父辈的接力棒,为改革强军再献绵薄!


[下一篇] 老有所乐的一群发小

[上一篇] 一位绿色使者的牵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