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县第46次陶山文学大讲堂纪实·陈赫谈诗歌
春光正好景,微风成诗行,公主湖层层波浪,公园内片片嫣红。2024年4月30日,馆陶县《陶山》编辑部在文化艺术中心二楼会议室举办第46次陶山文学大讲堂——陈赫专刊首发暨诗歌创作体会讲座交流活动。来自馆陶县文学界、书画界、教育界和周边县的30多名文友,共同分享了一场难得的中国文学之乡的关于诗歌的豪宴。
陈赫,一位“90后”,出生于馆陶县路桥乡李路桥村,曾在某部队服役,从2020年开始写诗,至今已在《诗刊》《解放军文艺》《星星诗刊》《诗选刊》《西藏文学》《四川文学》《星火》《诗林》《草堂诗刊》《解放军报》等数百家报刊发表诗歌千余首,荣获数百奖项。任雁翼诗社社长。仅2023年就在《解放军报》发表诗歌30首,因井喷式崛起,被称为“雁翼第二”“陈赫现象”。探讨、破解“陈赫之谜”是许多诗友文友的愿望。于是,许多人在十几天前陶山作家微信圈看到预通知时就在等待着大讲堂。
2024年《陶山》第2期(总第46期)广府号,开设陈赫诗歌专刊——共编发陈赫在大报大刊上的诗歌代表作40首800行,并刊发陈赫的创作体会《故乡的诗意》,以及季川、周维强、老井等三位知名作家撰写的陈赫诗歌评论。《陶山》创刊于2013年,至今出刊46期,印发20万册,成为全国地方文学名刊、全国联盟理事单位、全国先进集体,馆陶县去年9月被评为河北首个“中国文学之乡”。早在去年底就决定打破常规,为陈赫出一期专刊。专刊就这样在文友面前散发着诗意和芬芳。
为什么要写下一首诗?陈赫结合《陶山》本期专刊所选的诗歌以及他的亲身经历,从四个方面谈了诗歌创作体会。这是第一。陈赫受父亲热爱背诗的影响,心里从小就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学生时期,陈赫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蕴藏了丰富的知识储备。2020年,陈赫偶然读到了自己的启蒙诗,来自邢台诗人代红杰的《我很爱那时的自己》,由此受到触动,开始大量阅读并学习现代诗,随后完成了现代诗处女作《以母之名》(发表在《诗选刊》上)。20多年的知识积淀,可谓厚积薄发,快速成长。
中国作协会员、邯郸市作协副主席兼《陶山》总编辑牛兰学主持活动,并简要介绍了陈赫的诗歌创作成就,陈赫在诗歌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中国文学之乡馆陶县的骄傲,值得大家学习。牛兰学在讲座期间,认真地做着笔记,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想着,不断地记录着,频频点头点赞。会议室里仿佛弥漫着诗意的熏风。几年来,大家羡慕嫉妒恨成了疑团,陈赫是怎样做到的?短短几年时间,他是如何取得飞速进步的?他的成功之路能不能学习借鉴?这是很多作家、文学爱好者的疑问。正因为这样,《陶山》专门特邀青年诗人陈赫作诗歌创作讲座。
二是一首诗的类别。初入诗歌写作,一般不可避免会接触三种类别:一是征文诗,二是主旋律诗,三是纯诗歌。征文诗,是初学写诗者最容易进入的跑道,但是要避免功利性。主旋律诗,需要作者围绕主题创作,但是也要避免假大空。纯诗歌,是诗人自觉书写的内容,这种诗往往能经历时间的淘洗成为精品。三是一首诗的好坏。一要经得起回味,有思想沉淀。二要有新鲜、个性化的语言。三要有好的细节描写。四要有独特的想象力,能使人飞升起来。五要有巧妙的入诗角度,回味无穷。四是一首诗的懂与不懂。现代诗的语言更加抽象和含蓄,往往运用大量的隐喻和象征;现代诗歌更加强调自由和变化,使得诗歌更加难以把握和理解;也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文化差异等原因,理解和感悟也会不同。需要一定知识储备和对应层级慢慢提升。
整场讲座,与会人员边听边记,有的豁然开朗,有的陷入凝思,纷纷表示受益匪浅。80后教师作家赵日仙专门请假赶来听讲座,表示收获很多,破解了很多关于写诗的疑团;80多岁的老作家任润刚与陈赫是同乡,同样有参军服役经历,为陈赫的成就感到骄傲;退休教师薛文玲表示,听陈赫讲座,胜读十年书;擅长小说创作的张俊岭对陈赫阅读、写作的历程表示深有同感;喜欢诗词的杨庆华对陈赫诗中的引经据典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感触,由衷敬佩陈赫不俗的想象力。广平作家张爱玲等专门赶到馆陶聆听讲座,感到深受启发,表示一定努力写出精品。
文学、艺术是相通的。馆陶县文联主席马耀信特别在文艺圈转发通知,吸引了馆陶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的胡新亮、张秀文、刘玉峰、平长文、郭俊华、门永林、吴庆山、王俊起、邵银同等也来参加活动。作家、文学爱好者刘玉行、穆宪河、常洪霜、王荣、王刚、张英莲、郭瑞瑞、李明磊、张莉等参加讲座交流活动。
讲座和互动结束后,牛兰学总结说,可以说了解了陈赫的诗歌创作,一定能为自己之后的创作之路打开大门,要学习陈赫的长处,克服自身不足。这样的讲座还会定期举办,欢迎大家参加。愿我们共同努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大家纷纷表示,陈赫的讲座干货满满,很受启发,很有收获,回去后继续研学《陶山》专刊。拿着新一期《陶山》,许多人爱不释手,依依惜别。
近年来,馆陶县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领域的重点作者牛兰学、任润刚、赵树新、刘玉行、宋其涛、马月起、常洪霜、杨庆华等均有所突破。文学馆陶的春天百花盛开,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远的将来,馆陶必然收获累累的文学艺术硕果。
[上一篇] 北京采风(2024年第2期(总第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