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艺名家 > 拈笔古心生 ——老墙书画印艺术印象
拈笔古心生 ——老墙书画印艺术印象
作者:王浩



刘国强(时署啬庐、老墙、妙元居士)

1962 年生于山西晋城,工书、画、印。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河北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河北美术学院教授

《尚艺书法》杂志特约编辑

《中国书画研究》编委






艺术评论


 老墙先生作为一个专业书画家,多年来,深入探究着书法、绘画的本质,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审视书画艺术的源流。一直追求着“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的境界。所以他的作品不但有种文人气息,甚至能直观出一股郁勃、雄浑之意象。是墙内开花墙内外都香的角色。

山水问君心

老墙先生自小喜爱绘画,深谙传统绘画技法,历经四十年深厚的积淀之后,在笔情墨韵的形式表达上日渐丰富化,多元化,在汲取前人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创作思想,追求一笔画,一以贯之的手法。承易而革新难。画面看似粗服乱头,实乃笔笔生发,在布局上用重狡的笔触和线条,看似全无法度,实则处处归一,充溢着大朴不雕的意趣和朴真。




老墙先生身上有种韧劲和豪爽气。这和他军人出身有很大关系,亦和他出生、成长于雄伟苍茫的太行山深处有很大关系。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造就了老墙先生坚毅敦厚的性情和画风。老墙善作大画,八尺和丈二,无所畏惧,一开笔,便激情满怀,解衣盘礴,进入忘我之境界,仿佛胸罗万千风景,山峦之巍峨气象,草木之荣枯气息,大自然的众多景观,仿佛历历在目,烂熟于心,均能心手拈来。这是一个画家经过长时间的临摹写生,概括和提炼所得,是其胸中氤氲了山水,凝聚而成。那笔笔生发的过程,笔墨的律动感,不但具备了黑白灰的巧妙布置;墨韵浓淡干湿焦的关系变化;章法落款的奇绝生姿。而画的意蕴,诗的境界,凝聚并传达出其情感,学养,意趣、品味等,充溢着高标的文化气息。


赏其山水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在。那浑厚华滋,郁勃之意象,如苏轼赞龙眠居士画马之妙语:“能使龙池飞霹雳。”画面上,那一丘一壑,映照出其用笔的法度和功力,生发出的简放纵逸,酣畅淋漓,使人入神会来。其开阖有法,放敛有度, 得自然山水的氤氲之境,在视觉美感与笔墨气质上达均到了一定的高度。

评论家陈传席曰:宾虹之画,法高于意;白石之画,意高于法。然则,意高者必有法;无法则无可达其意;法高者必生意,无意之法不可高。所以说法与意,是评介一副好的书画作品的标尺。 


  老墙先生之绘画,有笔墨,无论山水、花鸟,笔墨有意象,取法高,在意境和情调的把握能力上,合情顺理。其立意也是从高处、大处着眼,从奇处、险处,新处着意,意在笔先。在传统笔墨中,探索着各家艺术手法,不断的挖掘潜藏于自身的天性和灵感。所以,他的画作,在意与法上,不断的提升和开拓,把绘画的开展与自然的创作同步,做到了成竹于胸,墨物俱化;妙于笔,当妙于心!才有如此大雅大拙之境。


书韵达情志

老墙先生绘画坚厚的根底基石,源于他的书法。其行、草、隶、篆各臻其妙,不但根植于传统,融碑风帖韵,具有一种古拙奇肆,自然率真的艺术境界,点画之微妙处又彰显着个人的审美视角。其作品貌似拙,实为巧,是发自心底真性情后的自然流露。在书风上有苍劲,大朴不雕的蕴籍之美,在书体的技法、用笔、结体上又有个人的细微变化,基于法度之上的新思考。这是他多年来,潜心学习具有时代特性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情高心惠的体现。





多年来,老墙先生在书法线条的锤炼上下的功夫最大。他不但在绘画的线条上融入个人的审美规范,追求笔笔生发。在书法的线条上,也经历过不断变化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着自己的笔墨功夫。中国书法史的辉煌和建立,就是法度的确立,确立后不断打破的演进过程,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不断完善的过程。老墙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在笔墨线条上,力争做到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一点一线皆在变化之中。这给现代书坛的一些盲目创新,一味的追求笔意失之单薄的创作者一个很好的启示。


老墙先生书法作品,尺幅形式多样,书体以行书为主,传统笔力厚实,具有浑厚苍劲、内涵丰富的个性表达,观之让人内心生出一种笔墨意象,并为这意象而生出几分激动,进而为其布局结构的取舍、虚实、主次、疏密、穿插、掩映和呼应的巧妙变化而喝彩。世间万物皆有法,法度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一幅上佳的书法作品,大巧若拙,即有合理而夸张的造型,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看似不拘一格的创造,实则法度谨严,跃然纸上的,是一片真情,一脉天趣,脱去匠气的别开生面。老墙在书法上的古拙之气,是无意于佳的才华显露,是其汲取了传统碑帖后,更深层次的“向传统的回归”。

秘篆刻青苍   

老墙先生书画佳,篆刻亦是不同凡响。扑面就是一种苍厚、质朴的金石气息,刻者以刀达意寄情,方寸之间,蕴含万千风景。


老墙先生书法绘画老辣淳厚,其印章亦不乏简练犀利之风。他的印刻不但汲取了浙派、皖派等特点,兼有秦钤汉印最具苍古幽邃,疏朗奇肆的精神。这是他对秦汉印章、先秦古玺和明清经典作品,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崇尚王镛先生的以汉魏民间篆刻中质朴古拙的字体为篆法,师师心而不蹈其迹,师造化,得心源的感悟和体现。


其印章在章法体势上追求意与法的的完美结合,即有书法之美,又有刀法之趣,在自然和谐中敢于大密大疏,在庄正平和中有欹肆天真;寻幽探胜中,既有个人的艺术情趣和特点,又能体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我更喜欢他融变形的石鼓文笔意的深邃意境的印章,方寸之间,神游万古,思接八方;毫微相较,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仿佛附于那一刀一笔之隙,显露出中国写意类艺术的闪光之处。


书画之道,实则是寂寞之道、学养之道。一些人躬耕几十年,也无法得之皮毛。老墙先生之幸运,是其在艺术之路上,追求着至精而得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从而在至精至变中脱颖而出。他书画印俱佳,不断的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其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当我们赏读他的作品,内心便涌起一股鲜活的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置身浓厚华滋的绘画中,陶醉在其绵密的书法线条中,而墙内外的人就在那蓬蓬勃勃的意象中,闻到其艺术生命绽放后,所散发出的幽幽花香。


[上一篇] 画坛才女刘兰亭

[上一篇] 一首血泪凝成的挽歌 ——《遥远的白纱巾》艺术特色之我见(陕西文/何君文)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