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传说故事 > 虚张声势《韩氏大家成语故事》之十五
虚张声势《韩氏大家成语故事》之十五
作者:韩中清

虚张声势《韩氏大家成语故事》之十五

作者:韩愈

编辑:中清

图文:网络

编发:槐卿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赏析:这首词自始至终贯穿着反帝反霸、捍卫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意志。上片多用典故,对霸权主义者的反华行径予以嘲讽和揭露,笔调冷峻而不乏诙谐。下片则“高吟肺腑走风雷”,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热情歌颂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格雄浑壮伟。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艺术上讲,都称得上是毛泽东的巅峰之作。以“小小寰球”起笔,气势恢宏,境界壮阔。这种化大为小的空间压缩,显示了作者在青年时期就有的雄伟气魄和包容日月星辰的寥廓胸怀。地球尚且小,那么几个碰壁的苍蝇就更加渺小了。将国际上那些猖狂反华,群聚起哄的丑类视作苍蝇,其鄙夷嘲讽之情意溢于言表。将“苍蝇”数量缩小为“几个”,以描写其虚张声势、极其孤立的处境。而“碰壁”二字,既比喻其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蠢举,又隐喻其必然败亡的命运,可谓一庄一谐,相映成趣。作者似立于天宇苍穹,俯视尘寰,以沉稳泰然之心态姑且作冷眼观,且看“苍蝇”如何动弹,如何表演,成何气候。“嗡嗡叫”三句承“碰壁”而来,以声状神,以听觉形象充实视觉形象,生动地描写出那些“苍蝇”们喧嚣起哄,声嘶力竭,却累遭碰壁,穷途末路,向隅哭泣的无奈之状。


 成语出处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虚张声势”。

【解释】虚张声势指大造声势,借以吓人。


成语故事

西汉景帝时,李广为上郡太守。当时匈奴入侵上郡,景帝派宠幸之臣到上郡,助李广带兵击匈奴。

一天,该臣与骑从十余人外出游猎,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开战,随从尽死,仅该臣一人被射伤逃至李广军营。李广说:“一定是射雕的匈奴人。”乃率百余骑兵追击那三个匈奴人,三人因无马步行,行数十里被李广追上,果然是射雕的匈奴人,李广杀死其中二人,活捉一人。将活捉的匈奴人带上附近小山,突然发现不远处有数行匈奴骑兵。匈奴骑兵也看见了李广他们,认为是汉朝的诱敌之兵,于是上山布阵。

李广的随从们非常害怕,想赶快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大军数十里,这样逃跑,匈奴骑兵一定追杀过来,那我们就完蛋了。如果我们按兵不动,匈奴兵以为我们是诱敌之兵,一定不敢袭击我们。”李广命令士兵继续往前靠近,又下令解下马鞍。随从们说:“敌人这么多,解下马鞍,万一情况紧急,怎么办?”李广说:“解下马鞍,可以让匈奴兵更加坚信我们是诱敌之兵。”匈奴兵中一骑白马之将出阵,李广上马带十余人追杀,射死骑白马之敌将,仍然回到原地,解下马鞍,让马卧下休息。直到天黑,匈奴兵始终怀疑,不敢前进,又恐怕汉朝有伏兵在附近会乘黑夜进攻,于半夜时退兵后撤。

第二天天亮后,李广才带领随从回到大军营中。

成语寓意

汉名将李广,以他的过人智谋,以及惊人的勇气,故布疑阵,让生性多疑的匈奴兵猜不透虚实,以至上当。可是,李广毕竟只有一个,而现实当中,虚张声势的人,却通常不是因为他们有李广的智勇双全,而是因为他们内心里充满了恐惧。一些自以为聪明绝顶的人,在遇到强大敌人,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摆出一派无所不能的姿态,仿佛自己是天神下凡。然而这恰恰显示出了自己内心里面,最深层次的无助与惧怕。人们在困难面前,需要的不是向别人虚张声势,最重要的就是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冲破恐惧的枷锁。

[下一篇] 层出不穷《韩氏大家成语故事》之十四

[上一篇] 大放厥词《韩氏大家成语故事》之十七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