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记住乡愁 > 怀念过去
怀念过去
作者:张国强

       记得走上社会头一年,给二舅在东佛木泉沟村上帮忙点食用木耳菌,当时有丹凤吊蓬沟和瓮沟杨河两个女孩也在给舅舅打工点木耳菌。丹凤这个女娃双眼皮、丹凤眼家庭住在山大沟深不通班车的吊蓬沟村,瓮沟河这个漂亮高个,家庭环境好交通方便。用舅舅的话说:“住这狗不拉屎的穷山沟里,就要提前瞅准找媳妇,现在不找,再过几年年龄大了,想找都难!本地姑娘挤破头往外找婆家,谁愿嫁你娃,看看咱这点菌的有你中意的女娃吗?”

       我当时就觉得瓮沟河杨姓丫头人长得模样好,将来就是谈对象成了,来去方便些!给舅舅把我想法说后,舅舅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说:“瓮沟这娃好是好就是太漂亮不是你娃耍的猴,以后你娃领个不住,到时别把你卖了还在帮她数钱”随后我与瓮沟这个女子终止联系!在舅舅的建议下,和丹凤女子交往。

       提起丹凤吊蓬沟礼势在当时重众人皆知,人们常把丹凤县与洛南县交界地方称前、山的说法。所谓前山指原来的李塬乡就是现在的高耀镇政府一直往西到三要街,在高耀有观星台,相传为宋朝高怀德之父高耀子夜观天象之地。八里干涧十样景中的刀石,栓马桩,箭眼流传着杨门女将杨八姐的古老传说。高耀镇会仙、丹凤南、北炉道、吊蓬沟都称为后山。前山小伙子到后山找对象背双四彩礼去提亲。6070后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说媒买四彩礼的200多块钱相当于现在的2000块,那时教师工资一个月还不到600元,在特别贫困的农村说媒四彩礼金已经是不少了!

       所谓双四季礼物指烟,酒、糖、饼干。每样都是两份,到丹凤吊蓬沟去不通班车,我就骑二八自行车带了满满一大袋子东西,遇到上坡路就推车子走,下坡就骑着走,去时大多数是上坡路,到了后丢下东西饭都顾不上吃就跑回来了,当时第一次去,放东西时只记得几个要好的亲戚朋友告诉我,第一次到女朋友家要留个好印象,就是眼要活脸皮要厚,碰到啥活就干活,丢下水担拿锄头,就是女方家不让干活都要找活干,你送礼人家痛快收了就证明你们亲事有戏。你未来的丈母娘给你忙着打鸡蛋下挂面,在丹凤只有女婿才有资格吃丈母娘做的锅巴,所谓的锅巴就是用玉米糁子熬成的糊糊汤,糁子汤喝完剩下锅底炕干了就是锅巴,不是重要的亲人是吃不上的。遇到女方家长不乐意这门亲事的,男方把东西几十里路背过去了,不可能再拿回来。怕伤脸厚着脸把彩礼往女方家大柜上一放也不管女方家长追不追撒腿往出跑,那个时候男孩子脸皮薄,只怕让人给逮住了把东西退了回来那就丢人丢大了,这种紧张心情的跟偷了别人家的东西一样!说着说着就扯远啦,相信这种事山里的70后小伙子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说道瓮沟河,发源于丹凤庾岭境内的七里窨、郝家塬,流经南北炉道的天明山、木厂沟口、两岔河,在页岭湾一带将巍巍蟒岭东端冲开一道天险,呈阶梯状飞泻山峡20多公里,至西塬村与大沙河相汇,直奔洛河,涛涛东去。由于河流陡峭湍急,在峡谷形成“三道石瓮”,其深莫测,幽寒奥妙,风景独特,游人络绎不绝。

       相传,几百万年以前,瓮沟河一带蟒岭山体相连,崇山峻岭,泄洪不畅,致使上游南北炉道洪涝灾害连年。地方神上报天庭,王母娘娘派一位天庭女神,拿着王母的金簪下凡将瓮沟河一带山体划开。由于在划山泄洪时金簪停了三下,就形成了三道无底石洞。这一下又殃及了地下龙宫,王母震怒,将女神打下凡界,永世不得回天庭。女神心生怨气,就常常化作一位秀发女郎,坐在瓮边光滑的石板上,飞针走线,缝缝补补,见人就潜入水中,变作五彩美人鱼,若有人去捕捉,就会跌入翁中,葬身鱼腹。瓮沟河谷石帮石底,光滑洁净,千奇百态,两山相夹,仰天一线,曲折迂回,山崖突兀。据当地人介绍,谷中有名的景观为阎王砭、三套瓮瀑布。三套瓮瀑布是由千百年来瀑布水流冲击底层石头而形成了三个相接深潭。三个深潭形若巨臼,自然天成,鬼斧神工,高低落差,急流成瀑,瓮沟此而得名三套瓮潭水墨绿,如大块翡翠,瀑布悬于岩上,犹如一挂珍珠帘子,珠帘跳入水潭,溅起了了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记得一年夏天携妻带子到瓮沟旅游回来,在瓮沟河人家饭店随便点了几个农家小菜,聊天中得知老板姓倪年纪比我们小几岁,在这儿开饭店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夫妻俩夫唱妇合,老板炒菜,妻子既是配菜工也是服务员。在我们喝茶的功夫,煎、炒、烹、炸不一会功夫,我们所要的饭菜上齐了,吃惯了城里的大鱼大肉,不妨换这种农家无公害纯绿色天然青菜。老板介绍:洛南豆腐,洛塬的豆腐干子在全国有名、都上过人民大会堂国宴呢。贾平凹喔名人对咱洛南的豆腐和洛塬豆腐干都爱咥呢!鱼是我们在马沟水库钓的,这里鱼天然生长。青菜、豆角、辣椒、西红柿是村里乡邻亲们亲自种的,使用猪、羊、牛的粪、尿做肥料;猪、鸡、鸭肉都是粮食做饲料喂养的膘肥个大,吃在口里的香味与你们城里的不同,那才是真正的放心绿色食品!倪老板告诉我们:“只要您愿意,城市里有农村就有,城市里做不到的,在这里,您一定能吃得到您想吃、敢吃的农家绿色可口的饭菜!”此时此刻的我不由得想起贾平凹先生笔下:这里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绝大多数地方不产米,“洋芋糊汤疙瘩汤,除了皇帝就是我”的故乡点点滴滴回忆!

       作者简历:


       张国强,70后、陕西商洛人。《中国传媒新闻网》采编,《采风网》会员驻武汉通联站,《泾渭文艺》杂志社驻地编辑,《意不尽网》媒体人。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市场报、《经济日报·旅游中国报》、《台湾好报》、《北京青年报》、《中国传媒新闻网》《中国法制西部网》、《陕西法制网》、《西安商报》、《西部艺术网》、《商洛日报》、《三秦电视报商洛版》、《采风网》《泾渭文艺》《意不尽网》等报刊杂志、网站刊发转载!

[下一篇] 花甲群聊

[上一篇] 怀念故乡的炊烟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