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陈连营写的,里边较系统地介绍了和珅从小到大,最后一直到乾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的成长经历。
不论古今中外任何人和事物存在和发生都有他的必然道理,和珅也不例外。
书中说:
和珅实际上应该算个贵族世家子弟,只不过是破落贵族子弟。他仪表堂堂,聪明伶俐,而且勤奋好学,志向远大,是满族贵族子弟中少有的优秀青年。在他经历了三年的初入仕途不得不忍受无权无钱的苦恼,屈就上虞备用处后,一次意外的机遇使他回答乾隆问话被乾隆所发现,提拔重用,最后权倾朝野。
有关和珅被乾隆发现的情节有四种传说,其中三个都是与乾隆对话的。这里仅摘薛福成的《庸盦笔记》中的记载:有一次。乾隆皇帝准备外出巡视,叫侍从官准备仪仗,官员一下子找不到仪仗的伞盖,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乾隆皇帝非常生气,说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官员们听到皇帝责问吓得张口结舌。此时和珅说:“典守者不能辞其咎。”
从此,他就有机会与乾隆皇帝进行交流,也就让乾隆进一步对他有了了解。一步步地得到了乾隆的重用。
书中分别以如下的章节标题介绍和珅的:
精明强干的和珅
处事谨慎的和珅
善于理财的和珅
勇于做事的和珅
具有全局意识的和珅
忠诚体贴的和珅
聪明好学的和珅
风趣幽默的和珅
有上述这些基础,难怪和珅能把官做到“二皇帝”的位置。
再一细想,他的这些基础应该是来源于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又下了超出常人的苦功。有了超出常人的学识和能力,就是现代的领导遇见这样的人才不也得提拔重用吗?
2011年2月8日
[下一篇] 槐卿诗词鉴赏(63) 念奴娇·祝贺航天员回家
[上一篇] 吟黄骅古贝壳堤 槐卿诗词鉴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