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的生活更美好,是兆瑞先生为中国核工业部企业家论坛演讲时的一个题目。
爱新觉罗•兆瑞是清宗室后裔中著名楹联家、诗人、书法家。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终身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以诗词楹联和书法闻名。
2008年为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撰联:
千秋神韵中国印
百世灵光奥运徽。
第一次把中国印和奥运徽嵌入楹联。又是第一个把楹联送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中国人。第一个把两首诗留在沈园,成为宋朝陆游唐婉后八百多年为沈园留诗第一人。
“有诗的生活更美好,那么没有诗的生活会怎样呢?”
兆瑞先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设问。要知道,下边这些企业家都是手握重金,能在中国的某一领域播云弄雨的角色,他们的生活不美好吗?
兆瑞接下来告诉听众,美好是一种心态和感觉,就象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的一个现场调查节目《你感觉幸福吗?》一百个人对幸福有一百种解读。
当年兆瑞先生去新疆采风,一路观看美好的景色,听着美丽的传说有了美好的心情,触动诗人的创作欲望,在飞机上就涌出了:“达坂悠歌传万寨,荒原戈壁霭云开。远山雪域留情住,遍地风车悦客来。”描绘了新疆达坂城的风貌。把王洛宾创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达板城的姑娘》,戈壁雪山和达坂著名的大风车,一并入诗。得好诗后,又有了好的心情,到宾馆马上铺开纸墨写出满意的书法作品。这样的创作过程,确实有春风得意的感觉,这时就感觉到生活真的是很美好。
晚霞有意常留天宇,
晨雪无声遍落城乡。
写出来后自己都为这天然的对仗兴奋得不行。晚霞和晨雪,天宇和城乡,这样自然景色,都是出自天然的景色。横披也就顺势而出:
自然本色。
兆瑞先生一直以这首楹联为自豪,他感谢上苍让他在那天忽然看到了那片晚霞,感谢这些年积淀的文学基础,感谢自己这些年对楹联的不断追求,让他得到了这样的佳句。
从那以后,他看世上的一切景色都是美好的。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去表现。
诗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一次兆瑞坐飞机飞临西藏上空,过田野村镇,地上的农田、建筑物,有如沙盘。雅鲁藏布江是曲曲弯弯的线条,珠穆朗玛峰雪顶入云,却在飞机之下。那个感觉,古人不可能有,于是写下了:
凌云俯看众家园,
沃野高原到眼前。
雅水远流终入海,
珠峰傲立永擎天。
诗的后两句自成一联,兆瑞先生将此联书写后,好联好字,成为西藏博物馆收藏的第一幅楹联作品。
“绝井通亭水映天,
六朝遗物幸延年;
多闻宋迹先贤事,
尤叹悲姻入苦渊。”
和“传世词篇故地吟,
名园切语动知音;
千愁才女难瞒句,
万感诗翁错莫心”
两首绝句被沈园刻石勒碑与陆游唐婉的词一道留给了后人。沈园管理处给兆瑞先生的收藏证上写道:
“您是从陆游,唐婉之后----沈园从古至今-----八百多年的历史上,留下诗作的第一人”。
有诗生活更美好,不一定要求人人会做诗,但是人人都应会读诗。读诗能使人灵秀,开发人的智力,使人产生浪漫的联想,诗既能表现诗人最独到深邃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也传达着世界最普遍与人类最内在的部分。
[下一篇] 一封36年前的战友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