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文坛资讯 > 侠风蕴义勇,始信有江湖 小记戳脚拳第六代传人贾真
侠风蕴义勇,始信有江湖 小记戳脚拳第六代传人贾真
侠风蕴义勇,始信有江湖
作者:赵刚

       采风网沧州站赵志忠报道:2019年1月30日,戳脚拳第六代传人贾真率领其弟子们,参加了在沧州国网公司体育馆由国网沧州供电公司举办的“礼赞新时代”2019文化成果展示之《狮城武魂》,其精湛武艺,赢得了在场各方人士的一致好评

       贾真,河北沧州献县韩村人,1988年11月生,为戳脚拳第六代传人,师从戳脚拳第五代传人刘清波。2004年河北省首届红蜻蜓全国希望小学运动会获第三名,2005年荣获河北省首届希望小学文化艺术节获优秀表演奖,2005年其事迹刊登于河北燕赵都市报,2006年参加沧州市武术馆校武术比赛获枪术第4名,对练5名,2017年参加河北省名拳名家展演,2018参加戳脚非遗2018年衡水南拳北腿传统武术交流大会,2018年参加沧州国际武术节获金奖;2019年参加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赞歌新时代”文化成果展示之《狮城武魂》。


       贾真所习练的戳脚拳是我国武术的优秀拳种,又称枝子拳、金刚锤、趟子腿、九番鸳鸯腿等。戳脚源出少林,创于宋,成于明,盛于清,是典型的北方拳种。关于戳脚的渊源可追溯到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其中有武松使用“玉环步、鸳鸯脚”醉打蒋门神之说。玉环步、鸳鸯脚正是戳脚拳的招数,所以民间一些戳脚拳师把武松视为戳脚门的前辈。
       清嘉庆年间由山东济宁人冯克善传入饶阳县,冯克善(生卒年月不详)一生充满神秘色彩,从《中国通史简编》、《李文成起义》等书中可以约略看到他的影子。相传,冯克善少年时臂力过人,喜舞枪弄棒。嘉庆丁已年间(1797年),拜山东济宁人王祥为师,并得其真传,能徒手搏击数十人。1813年9月,天理教农民起义在河南滑县爆发,冯克善是三名领导者之一。据《中国通史简编》记载:“起义中,冯克善因勇猛善战,被推举为地皇,称武圣人。”冯克善在组织援军过程中于献县被捕,后成功越狱,被饶阳段君道村的段绪和(老绪)收留,从此开始了在饶阳一带长达二十余年的授拳生涯。
       起初,他以少林寺云游僧人的身份,自称段老绪之师,号法静,在饶阳县南部桑园授拳。后听说北官庄有一个较大的拳场,便去了那里。当时一个叫周老亭的花拳拳师正在教弟子练拳,他隔着墙头观望,说:“你们练的这个能打着人吗?”众人约他进来切磋比试,结果都不是他的对手。后来众人持枪械齐上也被他打败,周老亭遂率众徒拜冯克善为师。冯克善在北官庄住了八年,培养了一大批武功卓绝的弟子,并把绝学脚踢柏木桩、百日神功、金钟罩、铁布衫等留在了北官庄一带,为日后饶阳戳脚流派及硬气功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20年左右,经段老绪介绍,冯克善到蠡县刘洛尚家,教其子刘观澜习武。后来又到肃宁、保定、廊坊、唐山传授另一种风格的地躺戳脚拳。此后,冯克善还在饶阳前铺、大官厅、深县杏叶、冯庄、固安蒋家营及献县冉三角等地活动。为躲避捕捉,他几易其名,在北官庄化名赵灿章,号老灿,到蠡县改称冯凯克,字克敏。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在各地传授的拳术均不相同。在饶阳桑园及深县杏叶、冯庄一带,他传授的是十二路华拳,至饶阳北官庄,则系统地传授戳脚拳中的套路,如八趟金刚锤、绝命戳脚十三脚、奇枪八卦刀等。在饶阳戳脚界至今流传着一个“南拳换北手”的故事,据传桑园及深县众徒给冯克善提意见说,“老师为什么只教我们软拳(少林拳),而在北边(北官庄)却教他们硬拳(戳脚)?”冯说:“硬拳不全,软拳全,还是软拳打硬拳,你们是师兄弟,可以南拳换北手,互相交换嘛。”从此,两地众徒经常切磋武艺,交流学习。

       贾真出生在沧州市献县, 沧州在明代有“小梁山”之称,清末,“镖不喊沧州”已为武林之常规,其“把式房”遍及沧州城乡,习武者甚众。沧州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沧州在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大运南贯穿南北,商贾云集之处。古往今来,沧州战事频繁,民遭涂炭,非尚武不可图存。同时又是犯军发配之地,起义失败的将领蔽身良所。他们多以僧、道、儒等身份隐居于此,皆因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以蔽其身,隐姓埋名,传艺维生。


       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状元、武进士、武举人共1900多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 、拳械的40%,是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1992年,沧州市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


       电影《少林寺》响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习武之风鼎盛的沧州也不例外。贾真在未接触武术之前就对武术有一种神往。十岁时就开始在刘清波的华斌文武学校学武,并拜在刘清波师傅的门下,学习戳脚拳,在武术的学习中他不仅学习到了戳脚拳的技艺,也学到了很多其他宝贵的东西。

       在与贾真交流时,他说经过多年习练武术,他体感最深的就是武德修养及尊师重道,其武德传承构筑了整个中华武术体系精华。


       他正在努力追寻武学之境界,追寻武学之路。相信武学修为高深的人,其道德品格和人格意志都是相当完善的。武学修养能使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心与自然融合,和谐社会,并且磨练了勇气和毅力,这个过程同时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品德,且自身视野开阔起来,学识增加,胆量增强,人生境界也不断提升。人生,应当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他谨记:“德有多高,艺有多高”。习武——贵在持之以恒。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冀采北京分会总结会议圆满举行

[上一篇] 陈福全的诗文集《无意插柳》出版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