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最近几日,这熟悉的旋律总在耳畔萦绕,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让我不由自主地沉溺在往昔岁月里。每当这歌声响起,那些尘封已久的画面,便如潮水般涌来,当年在家乡笔架山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
与笔架山的网友闲聊时,大家总会感慨这片土地的人杰地灵。笔架山,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我深深的眷恋。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与我的成长紧紧相连,给予我无尽的滋养与温暖,也让我对它的留恋愈发深厚。
“青春绽放再重活,
看透世事又如何。
借来圣水成甘露,
愿将凡身化做佛。
这些句子,是我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是对如今心境的写照。多想回到童年,再去体验那无忧无虑的时光,重温笔架山给予我的所有美好。
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满心都是期待,不知不觉间,天已破晓。迫不及待地叫醒村里的小伙伴,一同奔向村边。那时我们握着弹弓,兜里揣着泥蛋,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跑向南山脚下的松林里,寻找兰大胆和山鹌鹑。有时在草蓬中还不时惊起几只刚出窝的野鸡······
在笔架山的童年生活,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难忘的故事。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笔架山铁北水库。那时候,水库就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场。烈日炎炎,小伙伴们光着膀子,像一群欢快的小鱼,一头扎进清凉的水里。水花四溅,笑声也随之飘荡在水面上。我们在水中嬉戏打闹,比赛谁游得快,谁扎的猛子最深。玩累了,就上岸拿起自制的鱼竿,坐在岸边钓鱼。说是钓鱼,其实更多的是享受那份宁静与等待的乐趣。有时候等上半天,也不见鱼儿上钩,但大家依然乐此不疲。偶尔有鱼嘌沉入水里,身边都会响起兴奋的呼叫“咬钩啦,咬钩啦”。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我们忙碌又快乐的时光。我们会去水库边割芦苇小叶张。水库周边的芦苇荡,在秋风中摇曳生姿,金黄一片。我们拿着镰刀,穿梭在芦苇丛中,小心翼翼地割下芦苇小叶张。虽然手上常常被芦苇叶划出道道血痕,但大家谁也不在意。想着这些芦苇小叶张可以用来做些小物件,草里边夹杂着开着蓝色小花的益母蒿和杨铁叶子都是村东头卫生所的李大夫收购的草药。
我们割了柴禾还能把那药材卖上几分钱,那时的《烈火金刚》连环画才7分钱一本。
童年的时光里,也有一些小插曲让人印象深刻。记得有一次秋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去铁道达拐弯处的八道坝河边洗澡。八道跌水使河水一级一级地跳跃下来,水花四溅。河水到最底层的河道缓缓流淌清澈见底,。我们在水里尽情玩耍,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那天,我穿着妈妈新做的布鞋来到河边,脱下来放在岸边,就迫不及待地跳进了水里。玩得正开心时,一阵湍急的水流突然袭来,等我反应过来,岸边的布鞋已经被河水冲走了。那可是妈妈辛苦做了好几天,我才刚穿了 7 天的新鞋啊!我急得差点哭出来,小伙伴们也纷纷帮忙寻找,可水流太快,鞋子早就没了踪影。我失落地回到家,心里满是愧疚,觉得辜负了妈妈的心意。妈妈并没有责怪我,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又开始准备给我做新鞋。那一刻,我既感动又自责,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妈妈的爱。
如今,离开笔架山已经多年,那些童年的欢乐与暗影,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每当听到 “又是一年三月三”,那些在笔架山的日子,就会鲜活地出现在脑海中。那片土地,那些人,那些事,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会褪色。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笔架山都是我永远的牵挂,是我心灵的归宿。
[下一篇] 見到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