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38年3月,侵华日军1000余人入侵浚县县城,遭到了我抗日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攻入城后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浚县大屠杀。
裴庄村——打响中原抗战第一枪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安阳后,又攻占了汤阴和淇县,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浚县和滑县。浚县屯子镇裴庄村位于汤浚公路旁,是日军入侵浚县的必经之地。
3月15日清晨,300多名鬼子由汤阴出发,进犯浚县,途径裴庄时,遭到裴庄村民的强烈抵抗。裴庄村民在抗日英雄常仙甫的带领下,用大刀、长矛、牛腿炮做武器,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日军仓皇而逃。这次遭遇战,击毙日军数人,缴获步枪一支,战马一匹。
3月18日,日军纠集千余人携重机枪、迫击炮再次进犯裴庄村,英勇的裴庄村民坚守寨墙,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和大刀与敌人战斗。直到下午三四点,日本鬼子用迫击炮轰开了寨墙的一个缺口,裴庄村才告失守。这次战斗共击毙日军数十人,日军进村后,惨杀群众70余人,焚烧房屋数百间。
抗日英雄常仙甫故居
经过翻修的常仙甫故居
夜袭码头——浚县军民奋起杀敌
1938年21日,日寇侵占屯子,派兵百余进驻码头村,以控制卫河水路和码头渡口。日寇在该村抢掠财物,奸污妇女,强迫青壮年修筑工事。日军暴行,激起了村民的无比仇恨,决心打击日寇嚣张气焰。在胡老计、陈东桥带领下,25日下午开始行动,封锁了水陆交通,黄昏时,向码头村日寇发起突袭,打死日寇50余名,活捉2名;缴获小炮2门,枪20余支。
浚县交通要塞码头村
浚县保卫战——一曲抗日的壮歌
日军经过裴庄、码头两次打击之后,知道浚县抗日军民不好欺。1938年3月26日,再次集结1000余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攻打浚县城。浚县军民在县长石铭宸的组织下英勇反击,战斗一直从26日下午打到28日夜,其中,27日拂晓毙敌70多名,27日上午歼敌一部,28日晨,日军用千余发炮弹炸开东城墙两个缺口,到28日夜,浚县城失守。
浚县大屠杀——侵华日军暴行录
进入浚县城后,丧心病狂的日军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女人就抓,烧杀掠抢,无恶不作。据统计,日军在这次大屠杀中,杀害我同胞4500余人,占当时县城人口的四分之一。未逃出的男女老少几乎被杀光,500多名妇女被奸杀,1000余间房屋被烧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遭到空前洗劫。
日军制造的浚县大屠杀是河南省第一大惨案,也是全国八大屠杀之一。据《孙毅将军回忆录》记载:“仅就屠杀而言,除了世人皆知的南京大屠杀外,经中国政府相关机构多年查证,日军制造的千人以上的大屠杀就有100起以上。其中屠杀超过300人以上的有8起,即山西朔县屠城、山西宁武大屠杀、血洗河南浚县、山东临沂大屠杀、山东金乡屠杀民工、血洗广东惠阳、南京大屠杀、湖南南县厂窖惨案。”
另外,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述,有个日本战犯承认制造了浚县惨案。在《世纪档案——中国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始末》中,日本陆军第177师团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承认:“这完全是事实,我诚恳的谢罪。”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浚县大屠杀,是为日军暴行的铁证,成为永远抹不掉的罪恶,也是民众心中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下一篇] 抗战片是怎样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