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上伍乡大运河诗联文化颂》鉴赏
《上伍乡大运河诗联文化颂》鉴赏
作者:槐卿

                                                                        赏析付凤云

诗星北斗运河东,古韵新声撼昊穹。

篆刻珠玑铭胜迹,弦歌雅俗贯长虹。

七村老少学唐韵,千里云涛续汉风。

莫道乡闾无翰藻,蜚声早已入时空。

注:“七村”,小许庄、冯官屯、周官屯、林缺屯、李窑、小杜庄、上伍。

作者韩中清(槐卿)先生的七律,首联“诗星北斗运河东”用天文意象拔高立意,需要说明其象征意义“古韵新声”则体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颔联“篆刻珠玑”和“弦歌雅俗”是具体的文化活动描写,要强调虚实相生的手法。颈联“七村老少”直接呼应背景中的七个村庄,点明群众参与;“千里云涛”把空间和历史维度打通。尾联的反问和结句需要说明其升华作用,如何从局部写到更广阔的影响。赏析时要注意语言优美但不浮夸,毕竟用户显然懂诗。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古典诗词评鉴的术语,但不要过度。重点是通过赏析帮助用户更深入理解这首诗的价值,可能用于宣传或教育他人。

首联:“诗星北斗运河东,古韵新声震昊”以“诗星北斗”喻指七村诗词文化如星辰璀璨,定位大运河地理坐标;古韵新声”既承千年文脉,又显代创新,撼昊”三字气势磅礴凸显文化影响力的时空穿透力。

:“篆刻珠玑铭胜迹,弦歌雅俗贯长虹。”篆刻珠玑”状写诗联镌刻之精妙铭记地方文化胜景;“弦歌雅俗”融合文人雅士与民间文艺,以“贯长虹”喻文化传承,如虹桥横跨古今平仄工稳,意象恢宏。

颈联:“七村老少学唐韵,千里云涛续汉风。” 作者巧将“七村”与“千里”对举,空间上由点及面,时间上以“唐韵”“汉风’勾连千年文脉;“老少学韵”生动展现文化传承的群众性与代际延续性。

尾联:“莫道乡闾无翰藻,蜚声早已入时空。”以反诘句收束全篇,强调乡村文化底蕴之深厚,“入时空”一词既呼应首句“撼昊”,又升华至文明永恒传播的哲学高度,余韵悠长

全篇紧扣“诗联文化”主题,四联起承转合分明,融地理、历史、民俗于一体,平仄严谨,对仗工巧,堪称礼赞乡土文化的七律范本。

 

[下一篇] 《对弈》鉴赏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