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踞野,燕赵遗疆;爽气盈襟,幽并旧壤。枕山河形胜而控九塞,扼州县要冲以镇八荒。连白象之翠微,晴岚浮黛;倚黑虎之玄苍,晓雾凝璋。南眺麒麟献瑞,云霞焕彩;北瞻凤凰呈祥,雾霭流丹。脉发西南,蜿蜒数里凝龙势;誉铭碑碣,钟灵三村蕴天章。控太行而开襟抱,吞渤海而涌沧浪。峰若虬龙夭矫,攫云气而凌九霄;岩如犀兕蹲伏,镇坤维而锁四垠。昔有昭王筑台,贤士曾栖斯地;今存元季创庵,梵音穿云渡壑。
遂携俦侣,陟磴凌虚。离城三十里而众岫列屏,望岳千重外则岚烟萦裾。林木凝黛,孤寺隐于云表;涧泉漱玉,寒濑鸣以璆珠。碧水潺湲,苍柏覆崖如幄;龙松挂月,幽禽啭谷成竽。临危崖而心惕,恍闻龙吟渊底;瞰深潭而目盱,疑见剑影沉沙。潭影涵虚,暗合禅机三昧;石栈萦岫,明悬天梯九盘。云岚缥缈,疑通阆苑之阙;烟景氤氲,似接蓬岛之壶。
及跻绝顶,凭栏骋目。八荒风至,万象昭苏。东眺沧溟,金乌浴波腾彩;西瞻太行,翠嶂叠浪成图。北顾长城,残垒隐于烟丘;南瞰沃野,平畴织若锦章。村墟寥落,炊烟袅袅萦树;川原浩渺,云影悠悠映芜。时属秋霁,天澄似拭;风清云淡,气爽如酥。夕照熔金,群峰尽披鹤氅;落霞散绮,长空漫舞蛟绡。俯察梵宇,规制宏敷:元构佛殿,犹存古意之拙;明修观音,尚显灵符之严。天启增伽蓝之制,乾隆立龙王之庐。雕甍绚彩,法相庄严;碑碣琳琅,往事可溯。
忆昔英豪,骋武扬休:慕容挥戈而击壤,欲定中原鼎业;尉迟策马而踏云,曾靖朔漠烽丘。故垒遗痕,犹辨当年燧火;残碑蚀字,尚寻往岁勋猷。复观庵记,善迹长留:李凤翔聚众重修,檀施辐辏;然福祷雨得泽,庙祀虔酬。广印葺殿,月余还旧观;乡民助工,众志复宏谋。足证善缘绵亘,更显佛力涵濡。虽有儒释异辩,然溪声即是广长舌相;纵论道俗殊途,山色莫非清净身畴。悟万变不失其正,何拘门户之见;知兴替恒守其常,自契天地之悠。河山如故,今古同怀风月;人事代谢,乾坤永葆春柔。
乃酌酒临虚,击节而讴。歌曰:“嵯峨龙山,上接穹昊;登眺骋怀,神逸气浩。沐清风而涤虑,揽秀色而忘忧。愿灵岳之长翠,祈兆庶共山河永休。”曲终兴尽,夕照衔岫;踏月影以徐归,揽清辉而盈袖。感沧桑之屡变,唯山寺之恒安,盖赖善护之诚笃。虽无康乐之丽藻,敢赋斯文以纪游;冀此碑之永固,共山水而长流。钟鼎有时蚀,唯文章可与天地久;苔篆虽缄言,却映龙脉从云汉浮。
《登蟠龙山赋》释义
1. 蟠龙踞野,燕赵遗疆;爽气盈襟,并冀旧壤:蟠龙山像巨龙一样盘踞在原野上,这里是古代燕赵之地的遗留疆土;清爽的气息充满衣襟,此处也是过去冀州、并州的旧地。
2. 枕山河形胜而控九塞,扼州县要冲以镇八荒:(蟠龙山)凭借山河险要的地势控制着众多关塞,占据州县的交通要道,镇守着天下四方。
3. 连白象之翠微,晴岚浮黛;倚黑虎之玄苍,晓雾凝璋:连接着白象岭青翠的山腰,晴天的雾气中浮现出青黑色;依靠着黑虎岭深黑的山峦,清晨的雾气凝结如美玉。
4. 南眺麒麟献瑞,云霞焕彩;北瞻凤凰呈祥,雾霭流丹:向南眺望,似有麒麟岗呈现祥瑞之兆,云霞光彩绚烂;向北远望,如见凤凰台展示吉祥之态,雾气中流动着朱红的色彩。
5. 脉发西南,蜿蜒数里凝龙势;誉铭碑碣,钟灵三村蕴天章:山脉从西南方延伸而来,蜿蜒数里凝聚着龙的气势;美名刻在石碑上,三村之地汇聚天地灵气,蕴含着自然天成的文采。
6. 控太行而开襟抱,吞渤海而涌沧浪:控制着太行山,像敞开衣襟一样舒展;仿佛容纳渤海,涌起青苍色的波涛。
7. 峰若虬龙夭矫,攫云气而凌九霄;岩如犀兕蹲伏,镇坤维而锁四垠:山峰像蜿蜒矫健的虬龙,抓取云气直上高空;岩石如犀牛、兕牛般蹲伏,镇守大地四方,锁住天下边际。
8. 昔有昭王筑台,贤士曾栖斯地;今存元季创庵,梵音穿云渡壑:从前燕昭王曾在此筑黄金台招贤,贤能之士曾栖息在这片土地;如今还留存着元朝创建的庵堂,佛教诵经声穿过云雾,越过山谷。
9. 遂携俦侣,陟磴凌虚:于是带着同伴,登上石阶,仿佛凌驾于虚空之上。
10. 离城三十里而众岫列屏,望岳千重外则岚烟萦裾:离开县城三十里,众多山峰像排列的屏风;望向千里之外的山岳,山间雾气缠绕如衣襟。
11. 林木凝黛,孤寺隐于云表;涧泉漱玉,寒濑鸣以璆珠:树木凝聚成青黑色,孤立的寺庙隐藏在云端;山涧泉水冲刷着玉石般的山石,清凉的水流发出如美玉碰撞的声响。
12. 碧水潺湲,苍柏覆崖如幄;龙松挂月,幽禽啭谷成竽:碧绿的泉水缓缓流淌,苍翠的柏树覆盖山崖,像帷幕一样;形态如龙之松悬挂着月色,幽静的飞鸟在山谷中鸣叫,如竽乐器演奏。
13. 临危崖而心惕,恍闻龙吟渊底;瞰深潭而目盱,疑见剑影沉沙:靠近高耸的悬崖,内心警惕,仿佛听到深渊底部龙的咆哮;俯视深潭,目光睁大,好似看见宝剑的影子沉在泥沙中。
14. 潭影涵虚,暗合禅机三昧;石栈萦岫,明悬天梯九盘:潭水中的倒影包容虚空,暗暗契合佛教禅理的精髓;石阶栈道环绕山峰,明晃晃地像悬挂着九层天梯。
15. 云岚缥缈,疑通阆苑之阙;烟景氤氲,似接蓬岛之壶:云雾朦胧,让人怀疑能连通神仙居住的阆苑宫门;烟霞景色浓郁,好像连接着蓬莱、方壶等仙岛。
16. 及跻绝顶,凭栏骋目:等到登上山顶,靠着栏杆纵目远眺。
17. 八荒风至,万象昭苏:天下四方的风袭来,世间万物都显得生机焕发。
18. 东眺沧溟,金乌浴波腾彩;西瞻太行,翠嶂叠浪成图:向东眺望大海,太阳像金色的乌鸦在波浪中沐浴,升腾起光彩;向西远望太行山,青翠的山峰像重叠的波浪,构成画卷。
19. 北顾长城,残垒隐于烟丘;南瞰沃野,平畴织若锦章:向北回望长城,残破的营垒隐藏在烟雾笼罩的山丘中;向南俯视肥沃田野,平坦的土地像织就的锦绣篇章。
20. 村墟寥落,炊烟袅袅萦树;川原浩渺,云影悠悠映芜:村落稀疏,炊烟缓缓缠绕树木;平原广阔无边,云彩的影子悠闲地映照在草地间。
21. 时属秋霁,天澄似拭;风清云淡,气爽如酥:当时正值秋雨过后,天空澄澈得像擦拭过一样;风清气爽,空气温润如酥油。
22. 夕照熔金,群峰尽披鹤氅;落霞散绮,长空漫舞蛟绡:夕阳像熔化的金子,所有山峰都像披上了白色的鹤羽大衣;晚霞像散开的彩绸,天空中仿佛有蛟龙的丝绸在随意舞动。
23. 俯察梵宇,规制宏敷:元构佛殿,犹存古意之拙;明修观音,尚显灵符之严:向下观察佛教寺庙,规模布局宏大:元朝建造的佛殿,还保留着古朴的拙朴风格;明朝修建的观音殿,仍显现出灵验符箓的庄重。
24. 天启增伽蓝之制,乾隆立龙王之庐:明朝天启年间扩建了寺庙的规模,清朝乾隆年间建造了龙王庙。
25. 雕甍绚彩,法相庄严;碑碣琳琅,往事可溯:雕刻精美的屋脊色彩绚丽,佛像面容庄重;石碑排列繁多,过去的事情可以从中追溯。
26. 忆昔英豪,骋武扬休:慕容挥戈而击壤,欲定中原鼎业;尉迟策马而踏云,曾靖朔漠烽丘:回忆过去的英雄豪杰,施展武力,传扬美善:慕容氏挥舞兵器征战,想要奠定统一天下的大业;尉迟氏骑马驰骋如云,曾平定北方沙漠的战乱烽火。
27. 故垒遗痕,犹辨当年燧火;残碑蚀字,尚寻往岁勋猷:旧营垒的遗迹,还能分辨出当年报警的烽火痕迹;残缺石碑上被侵蚀的文字,仍可探寻往年的功勋业绩。
28. 复观庵记,善迹长留:李凤翔聚众重修,檀施辐辏;然福祷雨得泽,庙祀虔酬:再看庵堂的记载,善举事迹长久留存:李凤翔聚集众人重新修缮,捐赠的财物如车轮辐条般汇聚;然福和尚祈祷降雨获得恩泽,人们虔诚地祭祀酬谢。
29. 广印葺殿,月余还旧观;乡民助工,众志复宏谋:广印和尚修缮殿堂,一个多月就恢复了旧时模样;乡民们帮忙做工,众人同心完成了宏大的谋划。
30. 足证善缘绵亘,更显佛力涵濡:这足以证明善缘长久延续,更显现出佛法的滋养感化。
31. 虽有儒释异辩,然溪声即是广长舌相;纵论道俗殊途,山色莫非清净身畴:虽然儒家和佛教有不同的论辩,但溪水的声音就是佛陀广长舌的示现;纵使谈论道家与世俗道路不同,山川的景色无不是清净法身的体现。
32. 悟万变不失其正,何拘门户之见;知兴替恒守其常,自契天地之悠:领悟到万物变化却不偏离正道,何必拘泥于不同学派的偏见;明白兴衰更替中始终坚守常理,自然能契合天地的悠长。
33. 河山如故,今古同怀风月;人事代谢,乾坤永葆春柔:山河依旧,古人和今人同样欣赏风花雪月;人间事物更替,天地却永远保持着春天的柔和生机。
34. 乃酌酒临虚,击节而讴:于是在高空之下斟酒,打着节拍歌唱。
35. 歌曰:“嵯峨龙山,上接穹昊;登眺骋怀,神逸气浩:歌唱道:“高大的蟠龙山,向上连接苍天;登高远眺,舒展情怀,精神超脱,气势宏大。
36. 沐清风而涤虑,揽秀色而忘忧:沐浴清风,洗涤心中的忧虑;观赏秀丽景色,忘却烦恼。
37. 愿灵岳之长翠,祈兆庶共山河永休”:祝愿灵秀的山岳永远青翠,祈求百姓和山河一起永远安宁。
38. 曲终兴尽,夕照衔岫;踏月影以徐归,揽清辉而盈袖:歌声结束,兴致耗尽,夕阳好像含着山峰;踏着月光慢慢返回,衣袖中盛满了清冷的月光。
39. 感沧桑之屡变,唯山寺之恒安,盖赖善护之诚笃:感慨世事多次变迁,只有山中寺庙长久安宁,大概是依靠人们虔诚的守护。
40. 虽无康乐之丽藻,敢赋斯文以纪游;冀此碑之永固,共山水而长流:虽然没有谢灵运那样华丽的文采,仍冒昧写下这篇文章记录游览;希望这石碑永远坚固,和山水一起长久留存。
41. 钟鼎有时蚀,唯文章可与天地久;苔篆虽缄言,却映龙脉从云汉浮:青铜钟鼎有时会被侵蚀,只有文章能和天地一样长久;石碑上青苔覆盖的文字虽像沉默无言,却映照出山脉的气势如从银河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