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欢度国庆七十六周年有感
欢度国庆七十六周年有感
作者:



国庆七十六周年有感

一、

      2025年国庆节到了,跟往年的国庆节一样,我还是禁不住想起了那篇散文《可爱的中国》。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于1935年5月2日,生前在狱中写成的,至今已整整九十年了。他的字字句句叩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良知,激励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他文中对祖国母亲无限的情怀和真诚美好的祝愿,永远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实现了真正的站立,找回了民族尊严与自信。我们的祖国已走过七十六个春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人均寿命达78.6岁,医疗卫生体系覆盖城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精神上的站立,建成全球最大规模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并重,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两弹一星”等科技突破彰显自力更生精神;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铁流滚滚,战鹰呼啸,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不仅是一次国之盛典,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历史公开课。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坦克兵以“脚语密码”传承人民军队的脚步声即将铿锵而至,方阵整齐划一。这是强军兴军的交响,也是捍卫和平的宣言。英雄的中华儿女,已将祖国“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 

      但是,世界上还存在帝国主义,还存在着战争,还存在仇视中国进步的敌人。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现今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之风,包括腐败、诈骗、贫富差距等,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英烈的遗志,将祖国母亲打造得更加出色,更加强大。牢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谆谆教导: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文中写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等等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去中国了。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毛泽东主席曾说:“方志敏同志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方向路线是正确的。我们虽然不在一起,但我们的思想是一致的。”  方志敏的狱中遗稿被送到党中央,毛泽东认真阅读后深情地说,这是一部赣东北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一个共产党员革命意志、情操和高尚人格的写照,是不朽的佳作。

       195069,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毛主席还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老人家深知,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二、

      毛泽东主席说过: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此毛主席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深入地分析中国问题的实质,以及认识世界的大本大源。于1925年,毛泽东的开篇之作《中国各阶级社会的分析》就诞生了。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一鸿篇巨著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后,各地民众大有“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实起点于斯举”;为党认清形势、纠正错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奠基之作闪耀出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一支革命的武装。于1928年,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相继诞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走向成熟。十年后的1930年1月5日,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评林彪对中国革命和红军前途的悲观情绪时说: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于1937年,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两篇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典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化的基本形成。他科学地为中国古语“实事求是”赋予了新的含义,他用中国传统哲学特有的方式和语言,深刻地发挥了马克思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思想。

《实践论》的副标题:“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一语中的,诠释和回答的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文中写道:“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提出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口号。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他老人家是这么说的,也真的是这么做的。大革命时期,他领导土地革命,让农民兄弟有了自己的土地,得到了广大农民大众的支持。建立新中国,让普通人民群众挺直腰板做人,采取了比如医疗卫生改革、工业化革命、兴修水利、三线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等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一系列措施。桩桩件件体现出毛主席把劳动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老百姓的欢迎、信赖和支持。

大家都还记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就出现了轰动全国的刘张贪腐大案。熟知这两个人的都知道,那可是革命功臣,最后却沉溺享受,堕落腐化,背叛了人民。很多人都为他们求情,毛主席就是坚决不答应,没有因为他为革命做出过牺牲和贡献就放松要求,最后还是把他们交给了人民公审。这件事当时在全国影响很大,全国的老百姓心里都清楚,毛主席这么做,就是为了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不让那些贪官污吏做祸害咱们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同时震慑了以权谋私的犯罪行为,净化了社会空气。 他始终鼓励人民群众要积极参与国家建设,要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新生的共和国在短短几年就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除了这些,他还特别关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他知道,基层劳动人民不仅要有饭吃、有衣穿,还要有说话的权利、管理的权利。所以他支持普通工人农民参与企业管理,甚至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那时候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里,工农兵代表可是占了大头,基层老百姓的声音可是真正能够传到国家领导人的耳朵里。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初提出的“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口号,是多么的富有远见!

      建立新中国,让普通人民群众挺直腰板做人,采取了比如医疗卫生改革、工业化革命、兴修水利、三线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等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一系列措施。桩桩件件体现出毛主席把劳动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老百姓的欢迎、信赖和支持。 


                                                                       三、

《矛盾论》中,毛泽东强调: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矛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主要矛盾,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解决和推动事物的发展。通过对中国现状的客观存在的大量分析和梳理,进而深刻理解和把握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特殊性。毛泽东以泰山之势、总齐宇内、席卷八荒。将认识世界大本大源的基础原理,进而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高度。在唯物论方面,毛泽东哲学思想深刻揭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在认识论方面,坚持实践决定意识的原理。着重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的反映论过程,特别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在唯物辩证法方面,集中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把抽象的辩证法加以形象化和通俗化。新中国前夕,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问题。文中还进一步提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道理,强调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提出“一分为二”、“弹钢琴”的领导艺术把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了出来,变成了群众手中的武器;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重点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思想,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科学理论,和解决不同矛盾的科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了统一中国和废除不平等条约外,毛主席还非常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他的领导下,毛主席及时地又为我们党提出了一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就是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至1956年基本完成的,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工业化”的话语表达,是中国推进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毛主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的根本原理,中国的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发展了起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确立起了我国的国本、国运,而且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薪火相传的美好样态。 



毛主席领说:“我们共产党人是从哪里来,是从老百姓当中来,虽然出身不同,但初衷是一样的。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让普天下的劳苦大众都过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幸福生活。” 之后的新中国又经历了22年的坚决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 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指出:“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这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这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高扬的政治追求。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所形塑和践行的最根本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样要依靠人民。自古以来,得江山易,守江山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道出了破解这个历史难题的答案:“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既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容,为我们做好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丰功伟业擎天撼地,毛泽东的伟大哲学思想、经典名句被世界内外广为传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温暖了人心。“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提醒党要永远与人民心连心。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光辉永远指引着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

 


 

[下一篇] 攀爬鼠道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