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志勇,1964年出生。现在赵县广播电视台工作。散文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太行文学》、《当代人》等报刊。2008年和2009年先后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天下赵州》、《赵州这杯茶》。散文《漫步柏林禅寺》曾获第六届河北省散文名作一等奖。《赵州这杯茶》获第七届河北省散文精品贡献奖。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古城赵州逢一六四九过大集,然腊月二十四大集过后,则天天要过大集了,此所谓年集。年集一直从二十四赶到年三十的上午。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伴着童谣,家家户户都开始筹划过年的物品,购置年货成了家乡人年俗里一道迷人的风景。
年集上的吆喝声最让人难忘。卖杂粮的拖着长腔唱到:“黑豆黑,黄豆黄,大米小米红高粱。人们都说花生好,芝麻倒比花生强。”像评剧里的《报花名》,把所售杂粮介绍得一清二楚。卖十三香的吆喝声堪比舞台上曲艺演员唱大鼓,曲调悠扬、有板有眼:“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别长, 熬鱼炖肉少不了,煎炒烹炸属它强,凡是做菜它调味,没有花椒味不香……”一口气把花椒、大料、陈皮、肉桂等十三种佐料的功效、用法、产地唱个全。就连包香料的方纸也有的唱:“纸儿虽小用处大,各行各业用纸张。南方用它包绸缎,北方用它包裹糖,百货商店来包货,医生用它开处方,记者用它写稿件,作家用它写文章。纸儿落到我的手,大材小用来包十三香。”十三香的混合香味伴着悠扬的唱腔在年集上空荡来荡去,人们即使不买也愿意在这里驻足。说到吆喝声,我想起了前些年年集上不登大雅之堂的卖鼠药的,镗镗镗,铜锣一敲算是招徕生意,放下铜锣便是数板:“一毛钱你舍不得花,叫你粮食搬了家。一毛钱你舍不得费,咬你箱子咬你柜,咬得你黑价不能睡……”围观者往往忍俊不禁,纷纷掏钱把鼠药收入囊中。
炮市最是热闹。我小时候,炮市设在县城南大街十字路口西侧,十字路口的位置冲要,谁要占据了,不用问一准是起了个大早。卖鞭炮的摊点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包围着,人聚集得越多,卖炮的越是兴奋,哪管得天寒地冻,索性脱掉棉袄,袒露胸背,从布袋里取出鞭炮,挂到长长的竹竿上,扯着嗓子吆喝起来:“南京到北京,买炮听响声。真金不怕火炼,好炮不怕实验。”吆喝半天并不肯将手里的炮点燃。围拢成一圈的看热闹的不干了,“到底响不响?快试试!!”早有性急的从圈子里跳到中间,擦着火柴,点燃炮引线,刹那间,鞭炮噼里啪啦冒着火光脆生生炸响,纸屑雪片似地纷飞,一团一团的硝烟腾空而起,火药的幽香直往鼻孔钻。一些落了地尚未炸响的零炮,炮引线还兹兹冒着火星便被捡拾哑炮的小孩子们迅速伸出脚来踩灭,抓到手里,稍不注意炮便在手心炸响,免不了被黑火药摧一手的黑,惹得同伴一阵嘲笑。这边开始试炮了,那厢也不肯示弱,你放一挂,我就来两挂,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与人们的叫好声以及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得就像开了锅。
中午时分,赶年集的手拎着小包、背扛着大包,胳肢窝夹着一对红红的灯笼,四处寻觅吃的地方。就有人指点:“到城隍庙街去吧,吃嘛有嘛。”城隍庙街上都是好吃不贵的小吃,羊杂汤、杂面汤、混沌汤、豆腐脑、炸馃子、油酥饼、炒饼丝、馒头应有尽有。走进城隍庙那儿吆喝声此起彼伏——“又焦哟,又热的牛肉包子。”这是古槐树下卖包子的;“粗箩筛,细箩掸,磨的都是好白面。”这是推着三轮车卖馒头的。炸馃子的与卖豆腐脑的是搭档,吆喝声更是有趣:“拾的麦子推的磨,大风刮来的柴禾垛,卖一个就赚一个。”就在这亲切的吆喝声里,赶年集的眯着眼,品味着美食,舒舒服服地填饱了肚子。
年集上的吆喝声伴着时光渐行渐远,不经意间已在身边溜走。正月里,我行走在家家户户张贴着春联、悬挂着红灯的街巷里,不时在想,随着城市的变迁,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或许就没有年集可赶了,他们想要感受年集上吆喝声的韵味,极有可能是从一本本泛黄的书页里散发出来的。
(河北省赵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