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文坛动态
文坛资讯
本会动态
征稿评奖
文坛趣事
原创作品
诗词
散文
摄影
美术
书法
小说
人物风采
文艺名家
群星灿烂
民间高手
行走天下
民俗文化
民风民俗
传说故事
记住乡愁
历史文化
创作漫谈
作品评论
创作理论
采风理论
关于我们
申请入会
本站声明
本网简介
本会机构
本会章程
本会简介
建议意见
会员服务
采风基地
本站推荐
哲理短语
采风专题
会员单位
首页
>
散文作品
> 【京味儿散文】 南浔之寻,梦里江南“心”去处 文/刘辉(文军)
【京味儿散文】 南浔之寻,梦里江南“心”去处 文/刘辉(文军)
作者:
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说起开拔至南浔,咱不带丁点儿犹豫的。从杭州城出发,一猛子只咪瞪一小会儿就到。我不会重复千篇一律的景点介绍,也不穷嘚啵小桥流水一类软绵的观光账册;更不会滔滔不绝地尝试他人或借名人曾精心留下的文字口水。随便议论下我个人自由徜徉的心理感受,我倒觉得很开心乐呵——活得滋润第一。
南浔之古,说不上有多诡异、有多邪乎的神奇。我倒是以为:依仗运河水“缠绕”左右的温顺,丰富并富饶了过往出行的畅快。久而久之的便利:富庶加上了远见卓识、机警配得上投资睿智、财富沾染上了名气地位,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经商成了大富之人。于是,就有了与近代中国命脉进程息息相关的人物故事。传奇不传奇的单说,一听见当地人介绍南浔地界儿有四位“土豪劣绅”牛气的不行,谁都龇牙花子。怎啦?以张静江为首,富了乐了有钱了,奠基起投资“改天换地”的政治工程可不得了。
投资革封建之命的财神爷,首先是南浔的几大豪绅发起。细想,这该是我第一南浔之寻的钩获所在。
南浔镇子里,张静江的宅子算是巨贾聚富之地。处处经典、时时出彩、步步为景,自然是大家子的风范。一捣鼓起张静江先生的出名经历,甚是惊骇至极!一是投资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推翻封建体制的大功臣。二是投资赞助蒋介石出征北伐、平扫军阀。
一询问:南浔镇有据可查的资助孙蒋,武弄历史潮儿使其变革的豪绅竟有四大位。大名鼎鼎,且为南浔人津津乐道而喋喋不休。所以说,南浔历史之富足,运河是大功臣——方便了南来北往、通衢了商贾亨运。捣鼔起根儿来,南浔这一“牌号”,对中国现代史发展还真功不可没吧?戏说,这儿是培养富人土豪的地界儿。
南浔人引以自豪的刘镛,可不是戏说历史剧里的刘罗锅刘墉。
这里的富庶大户刘镛,史上来历与财富根基都很清晰。小莲庄:高墙深院、荷塘宽阔,亭阁高台,中西合璧,皇题御旨,雕刻有序,太湖奇石,高耸牌坊,明清家私,一切都是大户人家的显赫标签。
据说,小莲庄是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南浔“五巨构”的庄园之一。晚清的刘镛历经三代苦心经营,才有了成品于1924年大型“刘氏”大庄园。历经逆风硕雨,刘氏庄园奇迹般地完好如初。一是得益于南浔人的聪明才智;二是得益于人们尊重善德之美、免遭不少愚昧之害。
就说“刘氏家庙”前的两牌坊。一个是清光绪帝的所赐字落款,一个是清宣统帝的亲笔御题,还是字迹清晰。横竖撇捺的丰满程度,犹如筑隽于几世。我第一次见到末代皇帝的笔迹:“钦旌节孝”——很见文字修炼的功底,全然破碎了末代帝王文化底蕴颓废的传言。大汉奸的文笔能保留至今,还真算不易。“浩劫”之中,为躲避豪杰小将“破四旧”的神勇,孤守家庙的人员没少费用乖巧心机。
南浔富人刘镛的家园,代表着刘家富二代富三代的所追逐的历史痕迹。爱财如命的、爱书如命的、爱文如命的,结局与效果定是截然不同。没去打听也没法儿抹开历史尘埃的遗痕,如今刘氏家园到头来是哪位刘氏后裔的领地?——国有的、人民的,南浔人的共同资源才是最合理最真处的答案。
张石铭的大宅子,号称江南中西合璧的典范。豪华富丽而堂皇端庄、图书金石之林恰似瑶池仙境一般。红色砖墙衬托着西洋门楼庭柱,斑斓的玻璃窗影映衬着各色异型地板,配以砖雕、石雕、木雕、玻璃雕,全然是天下洋式家园之美、奇异的经典之作。
清末、民初。第一眼看世界,感受最后古代的物质文明。欣赏一下西方建筑学的美学与实用价值,不外乎是一种别致的精神愉悦的享乐。南浔之寻,寻旧往踪迹、必得之所悟。
头一回亲近运河流水,枕河而眠。南浔其美,离不开此地的大自然景致一而再的延绵眷顾。鱼儿离不开水。照样,人更离不开水。任水滋润,人的生活才能尽善尽周,从而相拥于活色生香!
到底有多少水系缠绕梦境?到底有多少石桥嫁接了四季朦胧?到底有谁欣赏并奢侈了一年不变的旖旎风貌?说不清、道不明。居住这里的原著民们:休闲如常,吃住如常,侬语如常,就好像镇外来人丝毫不会惊动土著民日常的“我行我素”。
幸好,我居百间楼。店房名字起的有意思:“理想三寻”。一共三间房店。楼下一“寻”,后凹一块儿,只有一间房,留有石板行人路;楼上二“寻”,前凸一块儿,两间房的空间直抵运河岸边。一旦头枕上运河水,我之遐想多了些许任意奔放的空间。
百字为大,百余户居民临河而居。一河分两岸,水在中间流。春夜酣睡、一梦至清晨:推窗外望,运河汁水一任映霞光。绿莹莹、绵兮兮,一如绸缎百里长。两侧屋脊房壁,白墙一色的刺眼夺目,屋檐以及檐上各式的吻兽形态,动感地装点两岸春秋。水配屋、船配树、小桥配景物。自然水乡的特配容颜,悠悠然间,顿泼四溢,用不着谁去刻意抚摸而雕琢。
大概江浙一带与安徽省有着历史习俗上的渊源。徽式建筑群,黑瓦白墙一如既往地成了江南独有标配。着红衣一女就住旁侧一楼。门“兹纽”地先开,“哗哗”地开启了晨曲的第一章。继而“啪啪”声响、锤衣声高低有致。四溅水花处,惊诧了一对戏水觅食的鹭鸶。波纹所放射的线圆,仿佛是叫醒眠睡者钟摆的另一种形态。
兴许是一影重现。早年间的多少世纪前,就如此这般。楼下左侧岸边,一位浣纱女好一阵子勤快,催醒了楼上酣睡的公子。于是,演绎了一段起腻是非的情缘远与近的轶事。
我每到一处,必是“寻”事、“寻”食。食品与食俗、流行与本味、样板与传说,哪一样儿也不如亲历与尝试一回。
第一晚的晚餐一定要丰盈。卤水鸭,绝对的活鸭制作:鲜嫩汁形、味道模式、入嘴感受,破除了肥鸭食之无味的记忆。太湖白鱼,一道本人闭塞又很拒绝的美味——因为没吃过。一上桌,扑鼻的湖鲜味香,直接“侵袭”嗅觉感受。细细嫩嫩、白里透绿、咸淡适中,足以为止叫好。虽然,鱼刺繁多而细密并不妨碍咀嚼快感。
我要专门说一下“绣花锦”。如似北方小白菜,翠与白的叶茎、包与似包的形状,毫无独特的质感。听女老板推荐,也就顺从了。等素炒绣花锦一端上来,立马侵占了我的味蕾。碧绿、清香、滑润、软糯,所有的赞誉词汇都可以用上。呵呵,“绣花锦”的称呼,难道说是叫我们误入一种沉湎于暧昧的体验?
我最欣赏南浔北街头一家老俩口开的“温馨面馆”。除了绵绵浙语,再就是特别的面香。一碗鳝丝面,绝对现场对活鳝生至熟的处置。一端上桌,白绿相间透着鳝丝的黑褐,一股鳝鱼制作后的清香“抢着”扑鼻而来。20元一碗,绝对超级值!一碗爆鱼面10元,鲜嫩的烧鱼段做卤、配以几撮儿绣花锦,一并打开食欲之想象空间。
南浔之饮,也绝对有趣有味。“三道茶”在何处?——得寻。一个个街巷排除,最后寻得。
第一道茶:“风枵茶”,甜甜蜜蜜。内有泡干锅糍,配以玫瑰花瓣、桂花蜜、冰糖末。白里隐黄红,好看不说。寓意的深刻,喝了才有心得。据说,一见面即饮——拉近关系之妙。
第二道茶:“熏豆茶”,咸咸淡淡。内有芝麻、陈皮、胡萝卜干、青豆、姜丝、枸杞。商务必有商谈,各种咸淡知味的品尝,慢思慢想慢慢饮。熏豆茶的别致,兴许促快了商事成功。
第三道茶:“紫笋茶”,地道的茶尖绿茶。紫笋寓意子孙。茶友间杯盏交错,漫谈细语之间,相互致意、互送祈愿与祝福,少不了多子多孙的客套之语。如是商家相遇,缘起邂逅,也必定锦上添花。
南浔是寻者的乐园,几乎是旅途中一颗秀美无暇的不可多遇且不可多求的灿烂明珠。而我生性爱挑剔,就想从中找出点儿毛病和瑕疵。是不是算苛刻?我以为,为繁荣旅游事业大兴旺、完善旅游事业的基础建设,也需要我这样的“刺头”当个“出头鸟”。
既然是5A级别的景区,我印象里的标准应该无可挑剔。其实不然,有几点令我十分不解而不爽。怎也想像不到,南浔长途站竟然如此地简陋。
站内。找卫生间,没有;寻厕所,车站外。站外三四十米,开敞式没有水冲,更没有洗手之处。渴了要喝水,无烧开水设备。启口要水喝:“麻烦您,在哪儿打水?”车站工作人员抬手一指:栅栏以里,暖水壶自斟。闲了,在车站里寻找土特产?那是“难寻”之寻——只有可怜几平方米的小卖部。救急的方便面有几包、混时间的口香糖有几盒,-----林林总总十几样儿。上外面?修车的、修建的、洗浴的、餐饮的,就是没啥综合食品供应店与点儿。
南浔景点到南浔车站,有一段距离。就我狭隘局限所知,游客必须乘坐私人的蹦蹦车。穿过颠簸的小巷,跑过高耸的运河桥,七拐八拐到了目的地才算把心搁放肚子里。我真不知道,便捷的交通是不是景点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利器与法宝?
圈里与圈外,为甚截然不同呢?有钱?没钱?单说。我就以为,是政府与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更严重一点儿说,懃等着坐山吃空、懃等着吃老祖宗的“饭”,那就是一种不作为的懒政行为。“就差那么一丁点儿的努力进度”。景色自然美、人文形态美、水清乡秀美,何必不再“百尺竿头”向前蹿一下子?
中外游客一致向往的南浔古镇,我真希望注重服务细节。叫南浔,不再叫游客“难寻”。南浔是游客之家。“家园”的周全尽善,依赖你我他!正如习主席所言:幸福美好是靠辛勤奋力干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劳动汗水的付出,更依赖于远见卓识的智慧支撑。
2018年5月2日星期三写于杭州
刘辉,笔名文军,1954年5月出生,北京人。祖籍四川南充市。
现为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作家协会会员、门头沟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新国风》诗刊副主编、华语红色诗歌促进会副会长、《中华国魂》诗书画选编委。
曾为《侨星》杂志驻京联络处资深记者、编辑、主编。发表京味儿文学作品、采访名人录。曾为《今日文艺报》特约文学作品评论员。
发表数十篇评论及诗歌作品。曾应邀参加《我爱健康》大型室内情景喜剧的部分剧本创作。
刘辉是北京著名京味儿作家之一,著有《老北京那些事儿》第一、二、三集系列丛书(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千龙网、光明网、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等数十家网站对刘辉的作品进行了宣传报道与转载。《老北京那些事儿》曾被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等大型新华书店评为畅销图书。
刘辉还擅长诗歌创作、序言和评论写作。他参加各种诗歌诗评活动及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站及《作家报》《文艺报》《华夏时报》等中央与地方文艺报纸与刊物。
来源:
采风网
点击量:1265
发表时间:2018-05-06
审核人:清风 副总编
[上一篇]
茶香里的母亲 刘臻作品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评论
登录
/
注册
栏目导航
诗歌作品
散文作品
书法作品
美术作品
摄影作品
小说作品
行走天下
热门
槐树堡的故事
水调歌头·雪夜火炬明亮
贵州山里
苹果
荷之恋(外一首)
社区一员
沙家浜
江南
夕阳
配钥匙
最新发表
浪淘沙令 小雪时节咏雪
燕山小雪日 夜话
闫炳华:激情岁月
家,那最暖的灯火
想吃手板心煎的鱼
来自星星的你 (42——44)
记住老班长
写
勤——
“机”的联想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已有采风网账户,请绑定已有账户
没有采风网账户,需要新建账户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