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大赛)拜谒凤州文庙
(大赛)拜谒凤州文庙
作者:提秀莲
 

前段时间就听说座落在凤州镇凤州村的古凤州文庙修缮一新了,但整日匆匆忙忙上班,又疲疲惫惫下班,一直没有机会前去参拜,它便成了心心念念的咫尺天涯。

也许是因喜欢文字的原故,心里向往的去处总有文友相约同往,听到电话铃声响起,身体里的“细溪宽河”便瞬间欢唱起来。

古凤州文庙位于凤州村中心。据县志记载:未翻修前的古凤州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明崇祯末年(1644)毁于兵乱。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知县高斗光重建。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王廷钧建戟门幷三祠。嘉庆十七年(1812),邑绅重加修葺。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郭建本重修,前为戟门,门之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周围建宫粉墙,左右建礼门,前开泮池,又前棂星门,正中大成殿,两旁东西庑。凤州文庙又在“文革”期间遭人为毁损,仅留大成殿五间,其一角挑檐已摇摇欲坠。

我们细观,东侧的青瓦粉宫墙还处在修建之中。西侧的青瓦粉宫墙,镶有葡萄、牡丹、荷花、秋菊、竹月等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青色砖雕图案,且图案在构思上,或青枝斜依,寄月于景;或花团锦簇,以叶托情。其精湛的“切、勾、削、凿、剔”等雕工技巧,把花朵绽放的舒展、果实的饱满晶莹和翠竹摇曳的风姿,惟妙惟肖地再现在青砖之上,令人叫绝。

沿着西侧粉宫墙旁边窄窄长长的水泥小径走走看看,不一会就到了文庙侧门,我们满怀接受教育的虔诚踏进文庙,七八棵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古柏、国槐便在第一视角向我们展示“巍然屹立,万代千秋”之意。特别是古柏,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达十几米,盘曲苍虬的粗干周长达2米之多,令人啧啧称奇,象是日夜蓬勃着古凤州的历史,静默着唐代玄宗、僖宗为避战乱先后经此地逃往蜀地的故事,也因古柏、国槐的雄伟苍劲,将文庙古老的底蕴显现出来。一棵古柏旁,立有一照壁,上面镌刻着清代乾隆皇帝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四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据说这四个字蕴含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曾在朝廷辅佐鲁君。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强些。在场的子贡却谦虚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过肩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老师孔子的那道墙有数仞高,如果找不到他的门,就无法看到墙内宗庙的宏伟壮观。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就题写了“万仞宫墙”。仰头与古柏对视,我突然想起“翠柏参天入碧空,狂风暴雨仍从容”的诗句,骤然对古柏的寂静,沧桑、风韵多了几份敬畏。似乎一个我对另一个浮浅我说:“要像一棵树那样,既习惯被一阵春风唤醒,也要习惯被一场秋雨寒雪洗劫”。

文庙坐北朝南,为四合院建筑风格。其布局正前方为大成殿,左右各有供奉历代名宦和乡贤的东西廊庑,大成殿正北为供奉孔子五世祖牌位的崇圣祠。东西廊庑后面各有水泥步道,四周为青瓦粉宫墙。崇圣祠后有一小巧秀丽的花园,供人散步与思考,步道和青瓦粉宫墙之间或雅竹生姿,或绿草与阳光对语。庙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大成殿,它高7.77米, 进深9.8米四,周檐口均为五踩角科斗拱,并有1.2米的石台将大成殿高高托起。大成殿前门和后门两侧各悬挂颂联:前门两侧是“豆积山奇不让尼山文章圣祖沛千秋,嘉陵水秀恍如泗水道德真源同一脉”,后门两侧为“海阔天高先师功德披龙图,今来古往儒学精华照凤州”,大成殿前后门对联均为本土知名书法家王朗坤先生书就,其书法雅键劲拔,含有浓厚的魏碑意味,让大成殿的本土文化气息更加浓烈。走进大成殿参拜,只见孔子端坐在正中神龛之上,其两侧为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述圣孔伋等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四配像塑。在大成殿东西墙面绘画着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颛孙子师、朱子熹十二哲像。

静立古韵四溢的文庙院内,细读文庙巍巍殿宇及殿宇墙壁上彩绘的“仁、信、礼、孝”等图案,我知道自己正踩着先人的草鞋、木屐、布鞋、胶鞋印迹参悟文庙的昨天,眼前浮现那些耕者、乡绅、太守、樵夫、商贾、隐士、僧尼及赶考书生虔诚的面孔,耳畔似乎回响着孔夫子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的话语。

我想正是在祖祖辈辈的祭祀活动,孔子的品行、言论和思想在民间广为传播和折射,凤县才有名宦与乡贤聚集。清代朱子春上任凤州知县时,他严于法度,勤于政务,常跋山涉水访贫问困,使得贫穷百姓得到救助而生息,还主修《凤县志》供后人查阅历史,鉴古知今,并自己捐捧银建张果老铁棋亭,保护文物古迹。翟象仪(1890-1950)在历任凤县留凤关县佐、县立高中小学教员、校长、县教科长等职时,常以“衣贵洁,不贵华”“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学问就是要学要问,不懂不要装懂,千万不要作半瓶子叮当的人”教化身边同事与学生;卢献之(1877-19480)凤州开药铺,如遇病人困难,就抓好中药送与病人,分文不取,如有人请他出诊,他从不问路途远近……

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在社会喧嚣,城市浮躁,物质丰饶,精神贫瘠,道德滑坡的当代,凤县按“修旧如旧”的修缮保护思路,将这座600余年的文庙重新“搬回”人们的视野中,如果当今天的人们在“大成殿”向孔子塑像行礼回归后,愿意用手中的高档香烟、名贵香包换取琴棋书画来丰富自己,懂得在柴米油盐、娱乐八卦、游山玩水、名利权势之外还应用“仁爱、礼义、忠信、孝悌”儒家文化集民族之大成,那就是凤县之大幸啊。 

作者简介:提秀莲,宝鸡职工作协会员  宝鸡市散文和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纪检监察报》、《雪莲诗刊》、《宝鸡日报》、《陇南日报》、《商洛日报》。出版散文集《凤凰之乡随想录》。

电子信箱:463411941@qq.com qq463411941   通讯地址:陕西凤县纪委   提秀莲   邮编:721700        电话:15129457934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永年的年味儿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