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西上饶采风,到万年县,已傍晚时分,《三清媚》文学研究会会长毛素珍女士和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已早早的在宾馆门口迎接我们。晚餐快结束,上来一盆米饭,大家已酒足饭饱,没有几人下筷,县宣传副部长王树平先生说,大家一定要尝尝,这是万年贡米,当年皇上吃的。穿过满桌的佳肴,只见米色如玉,颗形如梭,品尝一口,口感松软香醇,堪称米中极品。王部长又意味深长的说:万年有两白,一是贡米,二是淡水珍珠。万年贡米三粒一寸,粒细体长,香糯不腻,以“代代耕食,岁岁纳贡”而得名。万年珍珠素以“淡雅似明月,瑰丽如云霞“而著称。大家一听来了兴致,贡米吃过了,一蜂窝要去看珍珠。
华灯初上的万年县城,闪烁在五彩的霓虹灯下,空中飘荡起了迎客的濛濛春雨。撑起一把纸伞,和大家一道去采购万年珍珠。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曰:“凡珍珠必产蚌腹……,经年最久,乃为至宝。”在珠宝店琳琅满目的橱柜里,摆放着多种多样的高档珍珠饰品,有圆形、梨形、蛋形、泪滴形等等,其中以圆形为佳。颜色有白色、 粉红色、淡黄色、淡紫色等等。以我粗浅知识的了解:其实,珍珠并非是天然宝石,它生成于某些贝(蚌)中,当一些异物以外进入贝内且未能及时排除时,它的细胞膜就会分泌出珍珠质液将外来异物一层层地不断包裹起来,久而成珠,历经3-6年时间方能形成。可以说珍珠是蚌经年累月的冲洗,痛苦的磨砺而生出的珍宝 ,是蚌的果实、眼泪。《博物志》曰:“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这是“露滴成珠”的传说。中国民间亦有“千年蚌精,感月生珠”的说法。李商隐更有诗曰:“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俗语:“一分圆一分钱”,“珠圆玉润”,是指珍珠越圆越美,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热情、漂亮的老板娘给我们讲解着怎样佩戴珍珠饰品,还得体的介绍着价格,那娴熟的语言和表情,让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一种错觉,你无论买哪一件都会物有所值。她的脖子上佩戴的那串洁白圆润的珍珠项链,在灯光下,发出七彩的虹光,不禁让人侧目,这就是所谓的“珠光宝气”吧。“珠光”是指光泽是珍珠的灵魂,缺少光泽的珍珠就似缺少了灵气的女人,长得再漂亮,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也是俗的。
我看上一串粒大形圆的珍珠手链,一粒粒晶莹剔透,标价五千多元。看着这不菲的价格,让我想起多年前,那个年轻男人送我的那串珍珠项链。和这串一样光泽照人。
记得那是个春日午后,我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阳光从稀疏的树隙里照在我捧在手心里的项链上,那珍珠圆润光滑,一粒粒闪着莹洁的光,穿过那光芒望着身边年轻男人真挚的面孔,目光变得朦胧起来,心也膨胀着幸福和温暖。那是自己的第一串珍珠项链。从此心中有了珍珠情结, 珍珠不仅是锦上添花的饰品,亦是相爱人的信物。
王树平部长是土生土长的万年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有深厚的情感。我们听不懂他们的万年方言,他就被我们写作群里的两个小伙架着胳膊带过来砍价。他说:“万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有着辉煌的历史。在淡水珍珠行业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世界珍珠看中国,中国珍珠看江南,江南珍珠看万年。珍珠不仅能做成首饰,还有医药、保健、美容等功效。中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用珍珠粉涂面,可令人润泽好颜色,涂于手足,除面(斑),止泄。”万年县不仅是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还十分重视优质珍珠的养殖生产,通过科技创新,多管齐下,不但打造大颗粒优质珍珠养殖基地,特种珍珠养殖基地,还有珍珠保健品研发基地。以珍珠为主原料的首饰、工艺品、日化、医药、保健和食品六大系列130多个产品,远销日本、瑞士、美国、新加坡、韩国及香港、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古往今来,珍珠不但象征着完满、幸福和富贵,还代表着我们中国珠宝的骄傲,更能代表中国女性的温婉形象。万年珍珠,以“晶莹凝重,圆润多彩,高雅纯洁”著称于世,不但引领淡水珍珠在江西、中国的潮流,其以品质优良,价格公道备受行业青睐和赞赏。第一夫人彭丽媛也爱万年的淡水珍珠,出席国家元首活动,常常佩戴珍珠耳环、项链,更是用珍珠作为国礼珍品赠送世界朋友。今日,万年珍珠也吸引了我们这来自五湖四海的写作者采购、抢购。
我凝视着手腕上才买的珍珠手链,那闪烁的光芒,夺目的光彩,多少年后,我已素面朝天、铅华洗尽,拿起它,我相信,一些前尘往事,美好的光阴,裹着岁月的沧桑与回忆,会幡然再现。对于珍珠,人们不仅喜欢它的洁白,温润,去欣赏,去收藏。它承载的,也许是一段友情,一种爱恋,能透过时光,穿越千年,万年。万年珍珠,珍珠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