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粽香情深
粽香情深
作者:任之柱

   端午节还没到来,我就闻到了家家户户飘香出来的诱人粽味,望着眼下市场上出售的各式各样的粽子,我想起了母亲一生中亲手为我们包的粽子。母亲包的粽子不仅样式美观,而且米松软、香甜、味醇厚,吃到口中久久挥之不去,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每年距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母亲就早早来到集贸市场挑选采购优质的糯米、红枣及苇叶等物品。临近端午节的头几天,母亲就一人忙碌起来,首先将糯米中的砂子挑拣出去,以防吃时硌牙,然后再将糯米放入水中浸泡十几个小时,这样煮出的粽子不仅易熟,而且口感极为松软。红枣也要一个个的精心挑选,一些带有虫噬、霉变、残次的红枣都要统统扔掉,就连红枣底部的根蒂也要一个个拔除,然后用清水洗净。准备工作就绪后,母亲一人坐在小板凳上,开始一个个包扎起来。等全部粽子包扎完后,放到锅中去煮熟,出锅后,再放入新鲜凉水中浸泡,期间,还要不间断地更换新鲜凉水,以保证粽子的清凉、香甜、爽口。每年的端午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尽情品尝着母亲包的粽子,纷纷赞不绝口地夸赞母亲的精湛手艺。

   母亲包的粽子不仅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好评,而且也得到了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高度赞誉。有一年的端午节,我一同事与我一同赶回家中看望父母,正巧遇上了母亲刚做好的粽子,母亲立即端上一盘招待同事,同事一连吃下好几个,口中连连赞誉不断。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多年,而我的同事对当年母亲包的粽子仍记忆犹新,赞不绝口。

   母亲包的粽子虽远近闻名,但在上世纪那个物资十分匮乏,人们生活极为贫困的年代,母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个年代,别说端午吃粽子,就连人们日常的温饱问题都难已解决,所以,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开始为我们包粽子,是在迎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春天。那时,我刚由部队退役回到地方,弟弟妹妹们也都陆陆续续地参加了工作,家庭生活开始出现了好转,每年的端午节便成了我家团圆相聚的时刻。当时国家对端午节还未做出法定休假规定,我们只能利用端午节前后的周日时间赶回家中看望父母,这时母亲早已把包好的粽子提前放入新鲜凉水中浸泡了好久,期盼着我们几个儿女早日归回。有时我因工作忙碌,一时来不及回到家中,母亲便托人将包好的粽子捎到单位。年复一年,粽香不断,情爱无限。每当端午来临,我吃起母亲包的粽子时候,就想起了母亲那慈祥可亲的音容笑貌,想起了母亲含辛茹苦将我们哺育成人的艰辛历程。如今,岁月的长河已一去不再复返,母亲已由当时一位身强力壮、里里外外操持全家生活的能手,已经进入耄耋老人的行列,身体状况也不如往年。尽管这样,母亲仍不顾自己年高体弱,还在惦记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还要忍受着疾病的疼痛为儿女们包上一锅爱吃的粽子,但被儿女们好言劝下。

 今年的端午节是我国实施法定休假的第十年,也是我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第三年,为了减轻母亲炉灶前烟熏火烤的劳累,我提前将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安排到了家门前一家风味饭店聚宴。与往年相比,全家团圆欢聚的环境发生了改变,餐桌上也少了一份往年母亲包的粽子,但全家人围坐在老母亲身旁,其乐融融,一片欢歌笑语,这不仅表达了儿女们的一份孝心,也增添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一份亲情联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都已不在乎吃点什么,喝点什么,而期盼追求的是情感的交流,精神的寄托,全家儿女围坐在父母身旁的天伦之乐。但愿天下的儿女们,不论你官位有多高,权位有多重,不论你走多远,都要常回家看看,永远不要忘记这个家,不要忘记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更不要忘记含辛茹苦养育我们一生的父母亲。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邓仲祥随笔】欣赏也是一种收获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