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记忆中的电磨
记忆中的电磨
作者:吕瑞杭


在我的少年时,家乡的石碾石磨正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由电动机带着钢磨日夜不停地飞转,可以磨出雪白的面粉,供各家各户食用。那个时候的电磨留在我心中的印记很深,总能深情地想起。

那是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事,还属于村集体所有。开始村里只有两台电磨。一台磨白面,一台磨玉米面。为了吃上白面,人们用自家的小麦袋子站好队,电磨则夜以继日的工作。这台电磨的工作量相当于村里十几个石磨。磨面的人也是村里精明的人,因为要用电,安全第一。磨面的人不用去地里干活,照样挣着工分。

一般农户要想吃到白面,首先要把家里的小麦在锅里洗净,把水控干,还要拿一块干毛巾在小麦里来回的擦。太湿了,磨出的面粉水汽大,容易霉。将不干不湿的小麦送到磨坊,磨面的人要把小麦的斤数和名字写在袋子上,以免出差错。为了公平公正,每家每户轮流着送小麦。那时候,人口多的家庭,相互之间借米借面是常有的事。

磨玉米面磨得较快,一般磨一遍即可。而磨白面就不同了,要磨好多遍,才能把白面磨好,最后只留下麦麸。

村里磨面的师傅是个高个子,每次取面见到他时都是一身白,眉毛、头发、胡子等全是白花花的,与雪人一样。师傅的动作娴熟,他把固定于墙上的扳闸用一根竹竿相牵,便于开闸与拉闸。时而把小麦铲入电磨的漏斗,而是抖抖装着白面的袋子,时而把电磨下的麦麸拔开,时而还要给电磨加压,忙的不亦乐乎。电磨下的麦麸往往要反复的磨,直至剩下一些薄薄的麸皮为止。为了吃到更多的白面,一百斤小麦要磨出九十斤白面,只剩下十斤左右的麦麸,通常称作“九零面”,往往白面的颜色稍黑。逢年过节要磨一些“八五面”或者“八零面”以款待亲朋好友。后来人们的需求增高,还磨出了“七五面”,“七零面”,雪一样的白。师傅磨面久了,磨面机上、窗户上、门子上、墙上、灯泡上都会被一层白白的飞罗面所覆盖,就像下了一场雪似的。

电磨磨出的面都是自家的小麦磨成的面,吃着放心,香甜,口感好,有劲道。

后来,村里有了大型的面粉机,磨面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人们可以推着小麦去换面粉,立等可取。我们赞皇县的“皇牌”面粉机就远销国内外,还漂洋过海,远销非洲,美洲等地。大型面粉机的出现,电磨又被逐步淘汰了。但是农户换回的面粉就不是自家的小麦磨出的面粉了,面粉可好可坏,可白可黑,有时还牙碜。还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吸引消费者,加入了增白剂,滑石粉,坑害了农户。

现在的白面都是大型面粉机磨出的,从洗麦、捡麦、烘干、磨面都是一条龙服务。面粉机大多都是个体的,以质量求生存,一般都比较细白,干燥,价优。还分出了馒头粉、饺子粉、面条粉等等不一而足,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

虽然生活有了改善,面粉质量逐步提高了,但吃起来都没有那个时代电磨磨出的面粉有劲道,很留恋那个时代的电磨以及电磨“吱吱”的响声,还有好像白雪覆盖的磨坊和磨面人。

[上一篇] 端午闲思

[上一篇] 树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