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习惯把水塘叫做水坑。每个村子里都有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水坑。它们星罗棋布般的镶嵌在这方土地上,象一面面镜子,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装点着这里人们的生活。
据老人讲,这些水坑,几乎与村子的年龄相同。建村之初,就是它们贡献了泥土,成就了宅基地,也成就了村庄。而自己却深陷下去,沉默地躺在那里独自伤心流泪。但是后来,人们却又发现了他们的功用,雨季作为蓄水的池子,过后供人们使用,于是,那些坑们又活跃起来了。它们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无限的便利,人们也丛坑里获取了无尽的的快乐与幸福。但是,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不断攫取,终于又使坑们由热闹而冷落,由宽阔而狭小,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但是,那些水坑却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我所在的村子只有七百多人,却有着七个大水坑。有东坑、西坑、南坑、北坑,还有宋家坑、尹家坑、前坑。我最难忘的是前坑。它处于村子中心靠南的位置,是当年还是‘人民公社’时期我们生产队的所在地,离我家的老宅最近。我儿童和少年时期,都是在这里生活的。学走路、学游泳、捉迷藏、打水漂、打陀螺、学滑冰,都是在这里启蒙和渐渐长大的。南岸的小路是我上小学和挑水浇园时走过的地方。我参军离开家乡的那一刻,也没忘记再看一眼那伴我成长的水坑,它也成了我梦中永久的回忆。
前坑在村里是面积较大的一个,也是最后消失的一个坑。它呈东西走向,东西长南北窄,南岸有一眼通干井,用来浇灌靠近水坑的菜地;坑的东北角有一眼吃水井,靠泥土的过滤净化,供村里人饮用。坑的南北两岸长有柳树,南岸多于北岸,且树高大一些。树干弯曲,有的横卧在水的上面,孩子们常从上面跳入水中。沿岸有弯弯曲曲的小路,雨季就会被水淹没。坑中的水是清澈的,人们常在坑边洗衣、洗脸,走在岸边的小路上,侧头就能瞥见水中鲢鱼的嬉戏。清晨,水面上会升起一层淡淡的雾气,与农家草舍流出的袅袅炊烟相辉映,就如走进了神话般的世界。
春天来临,菜园里长满绿油油、水灵灵的蔬菜,柳条吐出金色的嫩芽;孩子们吹起了柳笛,打起了水漂;燕子在水面追逐,上下翻飞,百灵鸟在枝头欢鸣,鱼儿也在水面翘头观望水外的世界;姑娘们换上花衣裳,在坑边洗起秀发,唱起欢乐的歌声。饲养员也赶着牛前来凑热闹,那些老牛们前蹄踏入水中,贪婪地吮吸那一汪清水,喝足后还要扬起头“哞哞”的叫起来;勤快的人们大清早就会担起水桶,从井里提上那渗了一夜的甘甜之水,悠然的担到家中,享受那田园生活的滋味。
到了夏天,岸边的柳树形成了浓荫,树下坑边就成了人们纳凉的好地方。白天看水面蜻蜓戏水,听树蝉聒噪,夜晚瞧星星眨眼;大人们摆龙门、侃大山,孩子们捉迷藏、翻筋斗;男人们卷起旱烟,吧嗒吧嗒的抽起来,女人们唧唧喳喳说说笑笑。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暑天的“翻坑”。
翻坑,就是把坑底的淤泥搅动起来,使水变浑浊,让鱼自动浮出水面,方便人们抓捕。这种活动都是在夏季进行,这时还未到雨季,坑里的水较少,搅动起来容易浑浊。那时人们还没有普遍使用水泵抽水,只能用这种原始的方式保持生态的平衡。但是,对于村民来说,是那个时代的一场盛宴,也可以说是一场与鱼游戏的大会战。这场会战的发起是孩子们。他们事先串通几个孩子,定好哪天中午翻哪个坑,到时都去那坑洗澡,当人越聚越多时,坑里的水就浑起来,孩子们就会越发起劲,当鱼浮上水面时,就拉开了翻坑的序幕。这时大人们也会下到水中,那些鲢鱼、鲫鱼、鲤鱼、鲇鱼都会浮上来。村里人会一传十,十传百,都会前来凑热闹。只见,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拿网的、拿盆的、拿筐子、拿篮子的都来了,下水网的、水边捞的、岸上喊的争先恐后,那喊的叫的,骂的笑的,形成了乡村一部特有的交响曲,在村子的上空回荡。这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它既有当时那种人性的贪婪,也有人性的朴实。
后来,聪明的人们用上了水泵抽水,把坑里的水抽干,鱼儿再也无处藏身,逮了个干干净净,真是竭泽而渔啊!只有那坑泥里的鳅鱼逃过一劫,也因为村民们不喜欢吃泥鳅。随着气候的变化,故乡常年少雨,坑里的水得不到补充,水越来越少,水质越来越差。水臭了,鱼没了,树也砍了。这个带给村民快乐祥和的地方,再也见不到当年的生机,而是那样的死气沉沉,想起来就会使人心里涌动无限的酸楚与沉重。
那年,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本想再看一看那水草变鱼的传说,夜晚再听一听那一片蛙声,再闻一闻那坑里发出的泥土香气,然而,这些都成了我永久的奢望。村里的坑都被填平,在上面盖起了房子,那些坑们永久的消失了。我一方面佩服家乡人的勤劳,另一方面也为家乡人有了一种莫名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