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原计划与朋友一家结伴出游,早晨起来对方充满歉意地告知临时有事不能如约。看着已经充分准备的各类旅行物资与行头,与夫人商量,任性一下,继续出行,目标改在黄洋山国家森林公园与清凉寺,来一个不仅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还必须是想去就去的地方。
北方的九月是旅行的黄金季节,以我居住的城市张家口为例,一年之中冬春季有漫长的五个月基本没有自然绿色,寒冷干燥;七八两个月份炎热多雨,阴晴不定;最理想的出行时间就只剩下了春末夏初的五月六月与秋季的九、十两个月份了,因而要格外勤奋才对得起这一年之中短而又短的美好时光。
黄羊山又名黄阳山,属燕山余脉,因古时有黄羊繁衍出没、黄伯阳在此隐居而得名。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张家口市涿鹿县,是河北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占地三万多亩,千年古刹清凉寺就坐落于此。
上午十点半驱车到达目的地,买票入园,门票每张45元,由于是森林防火区,还登记了手机号与门票编号。公园坐西朝东,大门依山而建,高大雄伟,气势恢弘,颇具汉唐风韵,门前的停车场也极为宽阔。但奇怪的是不仅看不到常见的景区里熙熙攘攘的游人和到处寻找空位的车辆,停车场的地面还浓浓淡淡、远远近近地生长着各式野草,看来这是一个冷清的景区或是到了旅游的淡季。接下来的所见应证了我的推想:在我们入园的七个小时中,整个园区就只见到了两位南方来的游人,我和夫人开玩笑道:看来这么大的国家公园,今天我们荣幸地低价包场了。别看公园冷清,工作人员的态度很暖人心,一再提醒景区里面没有售货点,需要自己准备饮用水等,由于没有游览图,还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游览路线,提醒注意安全等。
进得门来里面干净整洁,各种旅游设施齐全。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夹在两山之间,曲曲弯弯地通向远处的顶峰,路两侧低处是各式花草,再往上是丛丛灌木以及攀爬缠绕的藤蔓,更往上往远是层层叠叠的森林,森林的最上端不时裸露着荦荦确确、嶙峋怪异、千姿百态的岩石。步行大约两公里后两侧的天空豁然开朗,四周群峰环绕出一块盆地,宛若高原上平阔静谧的一泓湖水,形成一片自然景观中难得一见的天然广场。此时主路向右向西拐去,有明确的指示牌:通往香峰寺,而正对着有十几节台阶起首的小径,隐隐约约的树林里有一块不很明显的指示牌:清凉寺。
据刚刚遇到的两位南方游人讲,香峰寺很远,来去一趟要四五个小时,而清凉寺用时则只需一半,于是决定舍弃大路,拾级而上向密林深处的清凉寺行进。广场到清凉寺盘桓的山间小径随着高度的抬升,植被渐渐由灌木林、阔叶林变为针叶林,榆树、柳树、橡树以及油松依次粉墨登场,偶尔还可见只有高山草甸才能生长的地榆。这一段行程很是令人享受:苍台映节,曲径通幽,风声飒飒,群鸟欢鸣,少了烈日的曝晒,多了花草的馨香,舒适惬意,让人不自觉地扮演起了古时之骚人墨客,与林间秋虫百鸟应和,吟诵起断断续续的诗句来。
大约一公里后,满目苍翠的视线里跳动出一斑鲜艳的红,千呼万唤始出来,拨开眼前最后一丛树叶,闻名遐迩的清凉寺驀地矗立面前:山门红墙黄瓦,单檐硬山顶,门楣上“京西第一寺”的匾额蓝底金字,为启功所提。进得门来,遇见了第一位僧人,一位清瘦矍铄的老者,老僧客气地拿来自制的简易木凳为我们让座,还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问候,说是一路上来很辛苦,问需不需要喝水等,虽说这里是清凉寺,心里却顿生融融暖意。
由于整个景区包括寺里就我们两个游人,得以从容闲适地细细游览了整个寺庙及其附属建筑。清凉寺始建于西汉,扩建于唐朝,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康熙、乾隆、咸丰等历代皇帝都曾来此寺敬香拜佛。清凉寺至少有三处值得称道的地方:一是历史悠久,论规模说不上很大,但据记载建于西汉,历史可堪比“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该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只不过白马寺为最早的官办寺院;二是佛学底蕴深厚,该寺藏经数量与山西五台山齐名,是全国藏经最多的寺庙之一。其中《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印度传入我国的原版经书,文革时期,为保护这部佛经,当时的住持登果法师,将经书揉捻成绳使之得以避险;三是美丽的传说,清凉寺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愣和尚的故事了。愣和尚即能禅大师,原籍四川黄县,平素呆傻痴愣,传说他烧大腿、煮石头,修成正果。据庙里记载:明正德元年四月十八日,双手合十,自西方微笑而去,并留下肉身佛像于庙内,成为清凉寺稀世之宝。
与大多数庙宇一样,清凉寺也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不同的是这里的山门因山势面东而开,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则坐北朝南,大雄宝殿前有四株古松,其中被誉为“龙凤松”的树龄已逾千年。大殿后面山上是三世佛殿,其下两侧为钟鼓楼,这也是与一般寺庙钟鼓楼置于天王殿两侧不同的地方。在三世佛殿的东南侧有一棵矮矮的千年古松,枝干纷繁下垂,视如华盖,传说康熙帝曾在树下小憩,被称为“卧龙松”。
清凉寺西侧山上有一处独立的庙宇名为观音殿,在此第二次遇到了大续法师,之所以这样说是先前在伽蓝殿前已经与之有过交流,还为我们指引了去卧龙松的路线。大续法师约四十岁上下,一袭青灰色僧衣,慈眉善目,宽厚仁慈,很是健谈。我向其请教了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就寺庙的商业化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坦诚地交谈,这种殊遇在香火旺盛人潮拥挤的寺庙中是没有的,心里很是庆幸并充满了感激。
从清凉寺出来拜谒了东侧的舍利塔,下得山来又原路返回广场,简单路餐后顺路向北往香峰寺而去。大概步行了四五公里,上升了七八百米,气喘吁吁地远远望见了香峰寺的屋脊,再转过一个山谷即可到达,但此时日已偏西,考虑时间不够只得遗憾地折返,这样来回大概用了四个小时,是清凉寺用时的双倍,反而没有进得寺门去。
回来的路上伴着沉沉夕阳、簌簌山风以及归林的鸟语,更伴着沉重的双腿疲惫的身躯,激情虽不及刚刚出发,但心中仍是满满的收获:世间的事就是如此,充满了不确定性,苛求的未必能够得到,真正得到的往往倒是在无意之中。这里山好,人好,树木花草都好,虽没有溪水伴山间小路逶迤蜿蜒,但自在的草木依旧葱茏青翠,葳蕤蓬勃;虽冷落得只有二人在偌大的景区游览,但如此高规格的“礼遇”花多少钱能够买来?有多少人可以轻易遇到?少人打扰对这里的山川草木岂不是件好事?
幸运又幸福,一次愉快的旅行,对我,也对这里的一切!
2018年9月5日初稿
2018年9月7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