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网6月4日讯(张炳吉报道)电影《纯洁心灵》推介会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园举行,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延青出席并发表讲话。以下是讲话全文——
大家下午好。
在麦穗金黄、收获在望的季节,由青年电影艺术家毕志飞先生执导的电影《纯洁心灵》就要公开上映了,作为文艺界的同行、作为毕志飞的同乡,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在此,我向毕志飞先生、向剧组所有人员以及投资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在全国文艺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个讲话精神的时候,我们迎来了《纯洁心灵》这部电影的拍摄收官和公映。我觉得,《纯洁心灵》这部电影体现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反映了时代精神和正能量,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双佳的作品。
下面,我谈几点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一、《纯洁心灵》是一部紧贴生活的作品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作家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习总书记告诉我们的是,要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作家就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接地气、“打深井”,有感而发。毕志飞创作的这部电影,就是他自己最熟悉的事、自己身边的事。他博士毕业后的时间不是太长,但是,他学习影视、研究影视、接触演艺界的时间却是很长了,他四年学士、两年硕士、三年博士,与演艺影视界的同学、老师、导演、演员等交往很多,对他们的酸甜苦辣了解的很深、很多。可以说,毕志飞编制的这部电影就是他这些年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升华。如果没有这些生活积淀,我想他写不出这么好的剧本。《纯洁心灵》通过一个影视院校表演系十几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揭露和反映了演艺圈的一些潜规则和灰色交易,体现了踏入演艺圈的青年人对梦想的坚持以及在与社会接触中的酸甜苦辣。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正是毕志飞现实的生活经历。可见,这样的作品是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作品,而不是作者闭门造车、凭想象主观臆造。作家有了生活的温度才能写出作品的深度,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同样,毕志飞如果攻读的是航天、法律或者别的专业,没有影视专业的生活积累他也写不出反映影视界、影视专业学生生活的作品。
二、《纯洁心灵》是一部十年磨一剑的作品
毕志飞创作这部电影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期间改了又改,仅仅电影的名字就改了五六遍。我们常说,慢工出细活,毕志飞正是有了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精神,才打磨出了《纯洁心灵》这样一部电影精品。文学之路是青灯长夜的寂寞,是楚人怀玉的孤独,只有淡泊名利,抵住诱惑,辛勤耕耘,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当下,文学艺术界少了对文学的敬畏之心,多了对市场的献媚之心,少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创作耐心,多了获大奖、出大名、赚大钱的名利之心。这就是当前很难产生出名作、大作的原因。其实,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作者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客店”这一节写了3个月。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熟悉毕志飞先生的都知道,他一贯的作风就是脚踏实地,淡泊名利,辛勤耕耘,克服浮躁、焦虑、短视等行为,追求宁缺毋滥、精益求精,所以,他的作品才有底气、有正气、有静气。为了写好这部电影他着力在思想上提炼、在艺术上锤炼、在制作上精炼,从而创作出了这部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精品。
三、《纯洁心灵》是一部呼唤正能量的作品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大家知道,《纯洁心灵》揭露和批判了演艺圈的诸多黑幕与潜规则。正如作者毕志飞所说,拍这样一部反映表演专业学生的电影,你绕不开演艺圈的这些黑幕,但是,毕志飞没有停留在“揭露”和“批判”上,他把批判和揭露仅仅当做了“伏笔”,电影的主线、通篇的中心思想仍然是正能量,让人相信,光明能战胜黑暗,正义能战胜邪恶,是一部鼓舞人、教育人、启迪人的大片。如果这部电影仅仅以展示丑恶、展示阴暗面为卖点,变相教唆男孩子、女孩子顺从“潜规则”,那么,国家有关部门也不会审查通过,中影股份这样的国有大公司也不会与之签订合作合同。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淌下热泪的情况就说明这一点。
四、《纯洁心灵》是一部艺术创新的作品
《纯洁心灵》实现了艺术“双创”。所谓“双创”,就是说《纯洁心灵》这部电影在内容上实现了创新,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实现了创新。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唐代书法家李邕(yōng )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文艺创作不创新就要落后,就没有卖点,就会被淘汰。作为编剧和导演,毕志飞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在电影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创新。首先,作者选择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大学生在学习、实习、工作、表演等过程发生的故事为背景,这个背景给人以很新鲜的感觉。因为,以往从未有过专门反映此类内容的电影(当然有此类情节的电影),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创新。其次,在演员的选用上他也做了创新——不用明星,所有演员全是表演系的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扮演大学生,大学生表演大学生的事情,其真实性可想而知。正因为有了这两项创新,这部电影才入围美国加州帝王国际电影节,并斩获美国加州帝王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纯洁心灵》是为青年人拍摄的电影,时代特色浓郁,全剧自始至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是一部颂赞青春的影片。而当今,青年人是电影院的主宾,是电影观众中的主力,也是传播电影艺术的主力。我相信,《纯洁心灵》这样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一定能够赢得观众、赢得市场、赢得电影艺术界的广泛盛赞。
最后,祝大家夏日平安,身体健康!
[下一篇] 电影《纯洁心灵》推介会暨展播仪式在河北师大校园举行
[上一篇] 河北书画院成立2周年作品展6月5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