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外出,偶在路边遇到了几株蓖麻。好多年不见,觉得这个物种已经灭绝了呢?不想,不期而遇,倍感亲切。勾起了我对这个物种的思念之情。从我记事起,老家的房子东边每年夏天都是一片密密的蓖麻林。成了我老家门前一道靓丽的风景,那片蓖麻林一直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随我走东闯西。
那片蓖麻林足足有两亩地。那里的蓖麻不知道是啥品种,个个都长得异常茂盛,一排排,一行行,很整齐的样子。有的蓖麻比我老家的房子还要高,盾状圆形的叶片相互交错,把整个天空遮蔽的严严实实。在炎炎的夏日里,勤劳的人们喜欢到那里乘凉,许多妇女们午饭后也喜欢在那里搓麻绳,纳鞋底。一些男人们干脆铺上一张席子在此午休,孩子们则喜欢在蓖麻上攀爬,相互打闹。人们的欢笑声,打鼾声,打闹声汇集成了夏日的主旋律,驱走了夏日的炎热,给人们带来了清凉。
那片蓖麻林由于蓖麻长得茂盛,不仅可以遮荫蔽日,还可以遮风挡雨。夏日里,天不作美,每当人们要挨雨了,有的不回家,直接先到蓖麻林里避雨,成了我们心中的“保护伞”,为一方百姓造了福。
那片蓖麻林夏日里还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听着“吱吱”的蝉鸣,我们孩子们是没有睡意的。纷纷拿上竹竿,攀爬光滑的枝干,跃跃欲试。扑捉烦人的知了是我们孩子们的一件乐事。扑捉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用马尾的马尾丝套知了。那时候生产队的骡马很多,找一些比较老实的骡马,冷不防从尾巴上扯下几根尾丝(那东西很结实耐用)。取一根打个活结系在竹竿的顶端,只留下一个细细的活口在上面,慢慢的举着竹竿靠近知了的头部,稳稳地穿过知了的头部把竹竿一拉,那活结就能死死地套在知了的颈后,越拉越紧,任凭知了怎样喊叫、挣扎都无济于事。后来才知道知了是很灵敏的动物,视力很好,听力却很差,难怪午休的人们如何呐喊,知了都不会飞走的。
那片蓖麻林也是我们孩子们的场地。我们只知道蓖麻籽是一种药材,有毒。夏日里,一群只穿着裤头的孩子们互相在光滑的枝干上攀爬,摘到一串串的蓖麻,剥开,掏出里面一粒粒的蓖麻籽,互相投打,打在头上生疼。小的孩子不知道蓖麻籽有毒,有个孩子误食了几粒,不一会儿便口吐白沫,出冷汗。幸亏家长送医及时才脱离了危险。不过后来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了,避免了类似事件的发生,那片蓖麻林曾为我们的童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那片那么蓖麻林也为我们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由于蓖麻林地处村子的东南角,地处低洼,又是村里下雨河水的必经之地。大概人们也怕农作物被洪水冲走,才种了这片蓖麻林。那年的夏天雨水多,一场大雨后,浑浊的洪水夹着邻居家的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一并涌向了那片蓖麻林,一株蓖麻的旁枝把孩子拦腰挡住,孩子的小手也死死地抓住了蓖麻。洪水退后,人们在歪倒的蓖麻旁找到了孩子,孩子却安然无恙。蓖麻林还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难怪人们对它有一种敬畏之情。
后来,家乡有了规划。人们在第二年的春天再没有种蓖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蔬菜,整个蓖麻林又变成了家乡人的菜篮子。
可密密麻麻的蓖麻林留下的无限欢乐却一直藏在我记忆的深处。因为那片蓖麻林留下了我攀爬的足迹和脚印,留下了我童年的欢乐,留下了人们夏日的梦想。成了我夏日里永远难忘的特有的风景,每年的夏天都会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怀念家乡的那片蓖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