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怜君中宵舞(连载) ——陆游与辛弃疾
韩联社
( 三 )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山阴陆氏是个大家族,原本以耕种垄亩为生,到了陆游的高祖陆轸一辈,才通过科举考试,开始走上仕途。祖父陆佃官拜尚书左丞,父亲陆宰乃著名藏书家,藏书万卷,文气浮空。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遭遇靖康之乱,国破山河碎,他随家人流落中原,“儿时万死避胡兵”,在血火狼烟中南归,在山阴故园度过了童年岁月。乌篷船,油纸伞,咿咿呀呀的读书声,与横行中原的金寇的刀光剑影,在他的眼前交织闪烁。幼年的他经常看到父亲和朋友们议论国难家仇,神情冲动,或裂眦嚼齿,翘首北望,或流涕痛哭,拔拳欲斗。他恍然间明白了,家庭与国家,都遭遇了千古惨变。一个沉重的童年,浸染了血海深仇。他发奋用功,好学不辍,日读诗文,夜观兵书。“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解嘲》)。诗文陶冶了他天高地迥之情怀,兵书铸就了他金戈铁马之梦想。读书之余,他苦练剑术,欲强身健体,杀敌立功,“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万丈扫辽阔”(《醉歌》)。生为男子汉,一要重振家声,光宗耀祖;二要发扬国威,横扫贼寇。他徒有提剑安天下的豪壮之气概,而报效国家的途径究竟在哪里呢?无论是在家习剑,还是在学府读书,这种有志难伸的郁闷,始终缭绕在他的心间,其胸中之郁怒,如滔滔江流,凝而为文,铸就了他绚烂华美的辞章。17岁的陆游,诗名渐渐远扬。
那一年,著名爱国诗人曾几到山阴拜访陆宰,宾主相见甚欢,推杯把盏。曾几乃江西赣州人,早年通过吏部考试入仕,历任江西、浙西提刑,奉旨修撰《神宗宝训》。因力主抗金,触怒秦桧而罢官,寓居上饶城北的茶山寺,自号“茶山居士”。茶圣陆羽的仙居,就在寺内,他凿石引泉,甘冽色赤,被尊称为“陆羽泉”,又名“胭脂井”。曾几在这里韬光养晦,渡过了几载岁月。陆游见到仰慕已久的前辈诗人,决意拜师。两代诗人的风云际会,印证了爱国主义激情的磅礴无边。曾几赋诗赠陆游:“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金人的铁蹄,碾碎了大宋王朝的万里山河,也碾碎了无数志士的梦想。病中的陆游,尽管“病骨支离纱帽宽”,却喊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他时时渴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这无疑是他一生立志抗金救国的宣言书。
尽管胸怀冲天大志,陆游的入仕之路却历尽坎坷。绍兴十年(1140年),16岁的陆游第一次赴京城临安应试,雏凤凌空,却铩羽而归。十三年(1143年)冬天,19岁的陆游投亲靠友,来到临安过年,准备来年考场搏杀。这时候,中原沦陷,血雨腥风,百姓啼饥号寒,临安城正月十五上元节,依然华灯绚烂,游人如织。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深坊小巷,秀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公子王孙,五陵少年,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陆游流连其间,陶然忘归。他见识了京城的奢靡繁华,又经历了考场的残酷蚀骨,依然落第还乡。此次失利,加之婚姻波折,颇令以诗名自负的陆游灰心。此后他跋涉书海,沉寂十载。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29岁的陆游再次来到京城,参加两浙转运司“锁厅试”。宋代规矩:凡现任官员应试进士,统称为“锁厅试”。此时的陆游已经托祖宗之福,补为登仕郎,具备了参加“锁厅试”的资格。如果能通过省试,他就可以参加明年的殿试了。陆游在试卷上力陈抗金主张,痛斥投降论调,文气奇崛,酣畅淋漓,辞采宏厉,滔滔不绝,如江河流过广袤的中原大地。主考官是两浙转运使陈阜卿先生,他读罢陆游的文章,感佩不已,毅然将陆游取为第一,将右文殿修撰秦埙取为第二,由此埋下了祸根。
原来,这个右文殿修撰秦埙乃是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之孙,秦桧把持朝政,明令主考官将其孙取为第一,偏偏陈阜卿不畏强权,把“第一”的桂冠戴到了陆游头上。秦桧震怒,不但在第二年礼部会试时取消了陆游的资格,还扬言要严惩主考官,幸亏这个恶魔不久暴亡,陈阜卿这才躲过了一劫;而科举入仕的大门,却从此对陆游关闭了。对陈阜卿先生的赏识,陆游终身难忘——“冀北当年浩莫分,斯人一顾每空群。国家科第与风汉,天下英雄惟使君……”(《陈阜卿先生》)。
秦桧身亡,人们奔走相告,额手称庆。尽管宋高宗昏庸依然,毕竟奸佞毙命,污浊的寰宇渐渐地开始澄清,正直之士先后重出江湖。曾被秦桧罢官的著名诗人曾几,被擢拔为直秘阁,仍知台州,不久任秘书少监。在前往临安赴任途经山阴时,曾几会见了陆游,师生相聚,言之不尽,黾勉有加。陆游在《送曾学士赴行在》一诗中,表达了强烈的出仕愿望:“流年不待人,俯仰遂成昔。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侧。”曾几读罢,哂然一笑,赋诗告诫陆游:“新诗中律吕,虽无美人听。鸣声勿浪出,坐待轩皇伶。”
可能是由于曾几的大力举荐吧,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34岁的陆游被任命为福建德宁县主簿。虽是一介小官,毕竟正式进入了官场,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他昼夜兼程跋涉20多天,涉曹娥江,过雁荡山,一路风尘,来到了福建宁德县(今福建宁德市)。
宁德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临东海,与台湾宝岛隔海相望,是东南沿海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陆游徘徊东海之滨,遥望台湾海峡,难禁吟哦之情。福建提点刑狱公事樊茂实生长于西子湖畔,对陆游的诗才无比欣赏,对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是赞赏不已。听闻著名诗人来到宁德任职,老樊特意前来视察。两人相见,相谈甚洽,把酒临风,相视而笑。不久,老樊就把陆游调到了自己麾下,担任福州决曹。又过了不久,陆游的恩师曾几升任礼部侍郎,陆游随后被调入京城,担任敕令所删定官。当他从水路抵达温州,再经过括苍、东洋等地,遥见隐现于云端的临安皇家宫阙时,这才相信,自己真的成为朝官了。这一时期,是陆游政治上最辉煌的阶段。他先后升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玉牒所史官、枢密院编修等职,居住在“百官宅”,寻觅政坛知音,广交天下奇士,利用各种场合,呼吁抗金救国。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领百万大军,分两路直逼江南。南宋将领刘锜率宋军转战中原,到年底收复了高州、永宁数县,并一举攻克西京洛阳。正当完颜亮恼羞成怒之时,金世宗完颜雍在金国都城上京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完颜亮被部下乘乱杀死了。喜讯传来,临安城里鞭炮齐鸣,陆游热泪滂沱,立即赋诗《闻武均周报已复西京》:“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做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中原一战,举国欢庆,高宗赵构却忧心忡忡。他担心熊熊燃烧的抗金烽火,会把他的“议和梦”化为灰烬。陆游力主乘胜追击,甚至“溅泪龙床请北征”,提出作战方略,随时准备奔赴前线。无奈高宗的“恐金症”顽固不化,致使陆游恢复中原的梦想化为泡影,他在《送七兄赴扬州帅府》中,抒发了“急雷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的悲愤。而他的犯颜直谏,却触怒高宗,不久就被罢职回乡了。
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
虫声憎好梦,灯影伴孤愁。
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
明年起飞将,更试北平秋。 ——《枕上》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海蓝蓝散文】为生命而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