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大山深处的一个活化石
大山深处的一个活化石
作者:马永欢


几年前,我从永平到云龙县城亲戚家做客,有好多亲戚都在玩麻将。对此,我一点不感兴趣,而我的兴趣是云龙县的历史文化景点。于是,我问亲戚,“你们云龙有没有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亲戚说,“有,离县城不远的一座大山里,有一个古村落,叫诺邓村,现在这个村已经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你是写文章的,应该去一下,走一走。”我一听,情绪就提起来,决定前往。

这个村是千年白族村,保护得好,名副其实。路,是弹石路,不是现代化的弹石路,而是古老得发亮的弹石路,每一块石头,都显沧桑。路,弯弯曲曲,从山脚大路边向山坡延伸,向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延伸。一百多户的人家,周围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间的古村,是一幅迷人的画,难以看透其间的历史渊源,也难以阅完其间的层林尽染;房屋,是土木结构的瓦房,非常陈旧,高低错落,层层叠叠。但,庭院与庭院是相通的,你来我往,象征和谐文化的传承。

我在曲径通幽的村路上东看西望,仿佛在不断寻觅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仿佛寻觅千年古村的悠悠文脉。我在寻觅中,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古朴的小院。

小院大门前的左边土墙壁里,嵌着一个典雅的招牌:诺邓白族千年村  黄遐昌  家庭生态博物馆。这三行字,是刻在一块四四方方的大理石上。大理石贴在墙里,边上的缝隙用泥巴填平,泥巴间还有少量的稻草。一截一截的稻草,起着拉力作用,仿佛一座桥梁,让泥巴与大理石相生,生于高而厚实的土墙里,意味深长。

一看,感觉很土,一点都不现代,却很生态。招牌的文字,仿佛从土墙里长出来的,在千年的时光中行吟,让千年的历史文化光芒照耀黄家,也照耀着古村。右边墙壁上有一前言,用小木条做成长方形板块,镶嵌在砖墙里,毛笔抒写的正楷字,端端正正。“我家是白族民间工艺美术世家,擅长纸扎,木雕和泥塑艺术,到我祖父黄遐昌时,将祖传技艺发扬光大,成为云龙五井的民间艺术家……”这朴实的叙述,仿佛就是小小博物馆的精彩序言,也仿佛是一个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绚丽开端。

不进不知道,一进吓一跳,进去一看,果真如此,一幅历史文化长卷铺展在我眼前。我一进大门,就看见过道两边摆放着古老的展品:石手碓、背水桶、石水缸。石手碓,这捣米的器具,由木、石构成,是最原始的捣米工具;背水桶,既高又大,圆形,用篾绳箍起来的木桶,可以想象到他的祖辈生活的艰辛;石水缸,四四方方,真不简单,令我对打造这石水缸的能工巧匠的智慧佩服不已……

小院的主人看见我的到来,热情地迎接,我被他的热情感动着,我打量着他。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是一个大理州云龙县边远山区的农民。他是白族,年龄60岁左右,穿着一套旧了的蓝色中山装,还戴着一顶褪色的蓝色有檐帽子,不胖不瘦,1米7的个子。

他用夹着白族话的普通话,给我介绍他的家庭生态博物馆,介绍每一件古老的展品。凡是进入他的博物馆参观,要交5元钱。虽然收费,但进去看的游客也不少。我进去时,有两个大理白族游客,一男一女,他俩走了,又进来一群外地游客。

在他的引导和讲解下,我参观了三个展室。登上左边二楼土木结构的书房,书房有他祖辈读过的书籍,这些古老的线装书籍一一摆放在玻璃柜内,陈旧得泛黄泛黑,如《大学集注》一栏,陈列中庸旁训、中庸述要、上孟旁训等。这些陈列的古书籍,诠释着黄家的文化底蕴,也诠释着这个古村的文化厚度;《千家诗经》,远看无法看清,只有近距离地凝视,才能够看清诗书的封面。虽然来不及慢慢品读,来不及抄上一两句,但可以透过泛黄的封面,猜想《千家诗经》的无比珍贵;“改文课本”一栏,展示了他祖辈黄老先生的红字批注,改文的原始记录。这批注,这记录,能够保存几代人,真是不简单啊。书香之家,在此,我领略,我佩服;文房四宝,马灯,摆放在窗前。窗,是木雕的花格窗户,可以向上打开,窗门仿佛帽檐,在窗前上方。此时,阳光进入书房,使古老的书房熠熠生辉。

我又到右边二楼浏览了雕版。在众多的雕版中,他随意从展柜中拿出一块古老的雕版给我看,并熟练地讲解,我听得津津有味,看得朦朦胧胧,仿佛“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我对这古老的雕版,平生第一次相遇,想好好看看,想好好欣赏,弄个究竟。可是,时间不允许,他也忙不过来,好多游客还在等他介绍呢。

我走马观花浏览了民居装饰绘画,这些遗存的作品,这些民间的绘画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我打开想象的闸门,想象在无边无际的历史文化的时空中。他还打开墙壁里的清代青花瓷瓷瓶。瓷瓶,精致,典雅,美轮美奂,我惊叹不已,看几眼,他却关上了门,宛如才翻开的精彩小说,跃入眼帘的字样是,下回分解。

他引领我又到了三楼,参观制盐的大锅、大木桶。他说,过去,通过人背马托,把山脚的盐水背托到家。先用大木桶过沥,再用大锅熬,制出的盐巴是白的、干净的。此时,我想起我们曲硐赶马人曾经给我说过,云龙的诺邓生产的盐,质量上乘,好盐,所以,我们曲硐赶马人还是到诺邓买盐托盐。他又拿出精致小秤给我看,小秤用一个长木匣装着,仿佛一个细长的长葫芦。打开黑色的木匣,小秤的确很精致,估计是用作秤金子的,我入迷的猜想……

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因为要回永平,永平距离云龙80多公里。所以只好匆匆返回。按规定,我拿给他五元钱的参观费。便依依不舍地,在温暖的夕阳中,匆匆离开黄家博物馆,离开千年古村。

 

作者简介:马永欢,男,回族,永平职中教师,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永平回族》主编,永平回族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大理州回族学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作品在《北极光》《散文百家》《文苑·西部散文》《回族文学》《辽河》等报刊发表,出版10部散文选集。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大理州2013年、2014年、2015度公开出版图书奖,第二届中国散文佳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文学成就入选《中国回族文学通史》。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大赛)文字为媒,姻联涿州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