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非典型性发言
非典型性发言
作者:天津散文研究会


      发言、讲话,跟平常人们打招呼、聊天、谈话不一样,发言要顾及身份、看好场合,大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上面有个会议开过,下面就层层“贯彻落实”,“贯彻”的方法之一就是开会,开会就自然有“声”,有发言、有讲话,主持人讲,与会者也讲。大体上都是用最“棒”的词,臂如“一定”、“全面”、“彻底”、“永远”,还有大“一二三四”、小“1234”、带括号的“1234”、甲乙丙丁、ABCD等等。习惯于开会的某些干部呢,也就摸索出了开会发言的奥妙和规律,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逢什么场合发什么言。散了会,则“原形”重现,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于是,就发生了“以会议贯彻会议”的怪现象。
      于是,那些个发言,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成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典型性”发言。这种发言的典型特点便是漂漂亮亮、轰轰烈烈外加言之无物。
      也有许多实实在在并独具特色的“非典型性”发言。
      新任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履新”记者招待会会上,开头一句“我是个极普通的人”,就给人以平易亲切的感觉;接着,他简要介绍自己的“身世”和性格特点。在这种场合,一个高层领导坦诚直白地介绍自己,恐不多见;然而,正是这种“发言”,一下子拉近了领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话语不多,也很平凡,但它真实、实在,正所谓“平平常常才是真”。
      这也是一个“非典型性”发言的范例。
这类发言在国外也时有所现。只因时代不同,发言者的身份、性格不同,发言就更具有独特的味道。
      “珍珠港事件”发生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国会有个著名的发言:“昨天,1942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蓄谋已久的突然进攻。”
他怒吼道:
      “昨天,日本政府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进攻。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关岛。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菲律宾群岛。
      昨夜,日本人进攻了威克岛。
      今晨,日本人进攻了中途岛。”
      这新闻演讲文稿般的语言,犹如百箭穿心,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民众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唤起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复仇的决心。
      同样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他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中,也有一段震撼人心的话,在这里,让我们再次重温金的这段如诗如歌的语言:
     “让自由之声响彻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高峰!
      让自由之声响彻纽约州的崇山峻岭!
      让自由之声响彻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高峰!
      让自由之声响彻科罗拉多州冰雪皑皑的落基山!
      让自由之声响彻加利福尼亚州的婀娜群峰!
      不,不仅如此,让自由之声响彻佐治亚州的石山!
      让自由之声响彻田纳西州的瞭望山!
      让自由之声响彻密西西比州的一座座山峰、一个个土丘!
      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一个山岗!”
      这段演讲,感情激扬,文字优美,极富感召力,成为鼓舞黑人为自由而斗争的座右铭,成为千古经典。
      政治家的这些政治讲话,脱离了僵化的政治术语和沉闷的表达方式,却令人信服地化作昂扬奋进的诗篇。它不是“非典型性”的吗?
      正是这种“非典型性”的语言,铸成不朽的光辉历史篇章。
      看来,讲话、发言,有定律,也无定律,不一定都照着一个典型性的“版本”去做。可平淡,可朴素,可华丽,可张扬。不管何种场合发言,只要说出来的是真话实话就行,只要叫人听了可敬可信就行,只要能打动人心就行。
      发言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体现着观念的更新。你要求30年前的中国人还有今日的朝鲜人,说话生动自由有点创新,那是笑话。思想观念僵化,发言、讲话时只能在老的“套路”里转游,无法跳出。时代在发展,与时俱进,不妨来个七言八语,百花齐放,来个独具一格的“非典型性”的发言。或许,这种富有新意的发言影响力更大、效果更好。

      备注:这篇杂文作于我国非典发生的第二年,这个标题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楹联潮浪起 初夏弄沙龙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