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侦察大队初建成
侦察大队初建成
——老山侦察作战纪事之一
作者:宋伟

1987年5月我到原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组建的侦察大队报到开始,1987年12月1 日正式开赴云南麻栗坡县老山前线,1989年1月从云南老山前线凯旋回到吉林,尽管时间不到两年,却是我60岁的生命历程里,22年军旅生涯中最难忘,最高光,最值得书写的一段出彩经历。


侦察大队那些金戈铁马,激情飞扬的战事、往事,虽然过去了三十七八年,那些人,那些事,却久久难以忘怀,萦绕在我心中,出现在我脑海,挥之不去,不吐不快。


1987年5月9日下午,我是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第16集团军步兵第46师138团,一个人携带着供给关系和简单的行李,抵达位于长春市区的侦察大队政治处报到的,标志着我正式成为了第16集团侦察大队的一员,颇有雄赳赳气昂昂的威武雄壮。


当天晚上7时左右,军列满载着我们第16集团军刚刚组建的侦察大队从长春火车站徐徐驶出,宣告侦察大队向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新兴乡的龙泉坪训练基地开进成为事实。


军列有其特殊任务,因此不像旅客列车那样按时准点,常常是走走停停,有时真让人受不了,一停就是1个多甚至是2个小时,要是晚上还不能下车观光和活动筋骨。


因此军列走了一宿,仍然在长春附近,离训练基地还有很远的距离。旅客列车一宿能到的,军列足足走了一天一宿。好在军列终于在图们换车头后,向汪清县新兴乡进发了,但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军列满载人员、武器装备和物资蹒跚着开进新兴火车站时,时针已经指向晚上10点。


此时,车站一片忙碌。军列上的汽车在有关人员指挥下不停地调整并开下列车,然后有秩序地在公路上排开,准备装运器材、物资和人员。闷罐车厢里的各侦察连官兵已准备完毕,即将下车列队。站台上人来人往,热闹异常,但大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新兴火车站离此次开进的最后目的地——龙泉坪训练基地还有20多里山路,九曲回肠般的小路,夜幕给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首长机关首先乘车向龙泉坪前进,沿途拐弯处设有路标和岗哨,以指示行车线路。


“东风”牌汽车在山道上毫不示弱,车速达到了每小时七八十公里,可见各位驾驶员技术还是不错的,车的性能和保养也是过硬的。一路顺风,我们安全到达龙泉坪。各侦察连及其他人员装备物资等,在侦察大队的具体部署和安排下,有秩序地向龙泉坪开进,并于5月11日凌晨之前全部到达龙泉坪。


训练基地并非想象中的样子,在群山环抱之中,有一条小河从山脚下淙淙流淌着。离我们营房不远的那些杂乱无章的草房、木房和砖房聚集处,就是新兴乡龙泉坪村。


其实我们所谓的训练基地,就是原沈阳军区守备第10师炮兵团的营房。1985年百万大裁军部队整编时,炮兵团大部迁到汪清县柳树河师部后,只有1个营仍在龙泉坪。因此,营房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已经损坏得差不多了,该卸走的已经卸走了,该报销的也不含糊,两幢大楼的窗户玻璃全无,有的门也没有。


幸好打前站的同志们做了不少工作:窗户钉了塑料布,屋里打了板铺。虽然简陋,但也还能将就睡觉,对于一天一宿没有睡好觉的人来说,板铺加上两个草垫也就算“席梦思”了。并且为我们准备了香喷喷的四菜一汤,真的很及时!吃完饭,我们简单收拾一下后,躺在板铺上便呼呼入睡。


第二天,侦察大队宣布:11日至14日为全大队安家时间。于是,一场紧张的悄无声息的“战斗”打响了。


没有铺的,赶紧找木板和钉子打铺;没有桌子的,挖空心思地琢磨,因陋就简地钉一张桌子;没有电灯的屋子,赶紧安上;费尽心思地把各种物资摆放整齐。总之,这场战斗是无需过多指示的,命令的,自己想住得舒服一些,那就得去“战斗”,去创造,去建设......


我们政治处也不例外,而且有些特色。保卫干事王刚的板铺,直至床下垫放东西的木板,在全大队来说也是够结实和美观的,且实用方便。可见,人的创造力是大有开发潜力的。


记得我和保卫干事王刚住一间房。王干事是沈阳市于洪区人,是一个很实在的人,话不多,很内敛,但非常能干,特别会收拾打理屋子。我们的屋子算是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住起来也十分舒服。


经过4天的安家“战斗”,各房间已初具规模,战果是可观的,有的还可以说是辉煌的。安了家,就得扎根乃至开花结果。


晚上,政治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主任和副主任布置了15日至16日的工作:


电影组2人为召开誓师大会作好会议准备;各位干事各负其责,每人1篇材料,为即将召开的党委会起草文件。政治处面临一场艰巨的考验,大家憋足了劲,想在头功中抢先露一手,为政治处第一次大战告捷多作贡献。


说起会议准备,可真是白手起家。炮团礼堂没有凳子和椅子,空空如已;没有用电设备,起码的梯子都没有,上梁架挂帷幕都费劲,更不用说礼堂的会场布置和气氛渲染,条件真够简陋的了。


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电影组组长卢军和放映员刘英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起早贪黑,扎帷幕和红旗,画军徽、刻字、写横幅、安装用电设备,跑到龙泉坪小学借扩音设备。喇叭坏了,卢军拆开研究如何修理。


千头万绪的工作,在政治处各位同志们和公务班同志们的协助下,他俩白天不休息,晚上加班熬夜干,终于在16日我集团军钱副军长到达之前,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首长检验效果了。


庄严的时刻终于到来。5月16日下午4点半,钱副军长、守备第10师师长马宗元,在炮团团长陪同下到达侦察大队。随即在大操场举行了威武雄壮的阅兵式。


受阅5个连队和机关方队,以整齐、矫健的步伐,威严的军容,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震耳欲聋的口号声,赢得了首长高度赞扬。


首长说:“在这样简陋的情况下,举行这样高水平的阅兵,而且扩音和广播效果保障得如此之好,实属罕见,我真是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美的歌声了,迎宾曲更是欢畅无比!”


阅兵结束后,首长要在礼堂向大队全体官兵发表讲话。在仅有一套扩音器材,操场离礼堂足有500米远的情况下,我们政治处全体同志一起出动,仅用20分钟就把一切准备完毕。扩音效果、会标书法的美感和整个会场布置,乃至座位安排等等,都令首长十分满意。


会议在5点半正式开始。首先是我侦察大队顾希山大队长讲话,然后是钱副军长作指示。他深情地向大家问好,并代表集团军党委慰问大家,希望大家刻苦训练,不管最终能不能上南疆战场,都要训练好,并表示要给予侦察大队各方面支持和帮助。


随后是马师长讲话,他谦虚地向侦察大队“检讨”,说没有照顾好大队官兵,各方面的条件没有给我们创造好,表示今后将给予帮助,并当场拍板赠送5000斤大豆给侦察大队,以表守备第10师官兵的心意。


此话一出,会场掌声雷动,此起彼伏。只听见相机的咔嚓声不断,看见相机闪光灯不停地闪,录音机把讲话录下,及时记录这美好的时刻。会议瞬间进入高潮,会场上歌声袅袅并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会议最后在乐曲声中圆满结束。


会后,首长到各连看望慰问官兵,并同战士们共进晚餐。晚餐后,首长们离开龙泉坪前往延吉执行公务。


5月17日,我侦察大队正式举行开训暨誓师大会。会上,大队长、政委及参谋长、主任等作了讲话,向全体官兵提出要求和希望。各连向大队表了决心,各连代表发了言。表明大队官兵参战决心和训练热情,受到大队首长高度赞扬。


5月18日和19日,连队训练正式开始。早晨是体能训练,白天是轻武器射击,这是第一阶段的训练科目。为了配合连队的训练和搞好其他工作,主任、王干事、李干事等都下连蹲点搞调查,检查训练情况。詹干事、刘干事、裴干事继续完成几篇专题材料。


我们把上述工作称为政治处的“第一战役”。我们可以宣告“第一战役”是胜利的一战,战果是辉煌的,成绩是突出的。可以说政治处的各位同志是有强劲实力的,是真正集中了全集团军优秀政工干部的集体,是值得信赖和无愧于参战的政治处。


最后我要指出,文章是根据我当年的日记整理而来,因此并非完全真实,其间肯定会有自己的一管之见甚至道听途说,自然会有很多不足和遗漏之处,敬请首长和战友们、读者们在阅读时包涵和理解。

[下一篇] 淇水飞歌

[上一篇] 李勇:繁花似锦美人梅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